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
2、《孟子》:为《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
3、《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古代皇帝要读哪些书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一些经典古书(要看是什么年代的!): <左传>,<尚书>,<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楚辞>,<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孝经>,<庄子>,<老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书>等等. 加上这些书,皇帝还要读很多名人名言/名篇,比如:<出师表>,诗集,名人语录.
给帝王读的书有哪些
中国的帝王读《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孔孟文章(《论语》等)、佛学、《道德经》、杂学、历史学说、治国之道、驭臣术、厚黑学、房中术、清朝末年还看《四库全书》等
西方的帝王有的还读《圣经》、《可兰经》、《自然之书》等
帝王术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1、《帝范》 (唐)——唐太宗晚年传授给太子的帝王法宝
2、《帝学》 (宋)——专门供皇帝及其太子学习使用的教科书
3、《帝鉴图说》 (明)——统治者以史为鉴的经典名作
4、《贞观政要》 (唐)——唐太宗治国之方略
5、《治国方略》 (明)——专门研究最高统治术的经典著作
6、《康熙政要》 (清)——康熙大帝统驭之术
古代的帝王术主要学的是六个字:
道、术、法、形、势、权。
道、术、法、形、势、权,是帝王认知世界的六把尺。
何谓道、道是目的、是方向、是理想所要达到的境界。
何谓术、术渠道、是道路、是达成理想途径。
何谓法、法是方式、是手段、是如何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方法。
何谓形、形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特征、轮廓。
何谓势、势是事物运行时的力量、趋向。
何谓权、权是权衡、是揣测、是对事物形与势综合的分析与判断。
道是你心之神往的远山、术是你通往远山的道路、法是排除道路上障碍的方法与手段、形是你道路障碍的形态、势是它阻碍的方向与力量。权是要根据自身与障碍进行的综合性判断。
被尊为“帝王必读之书”,《群书治要》为何如此受人看重?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著作,成书于贞观年间,由大臣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主持编著。《群书治要》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主要为清明稳固政治、警示匡政服务。
《群书治要》由唐太宗李世民授命编著,唐太宗是一代明君,对于政治有着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于近臣魏征的悼词,由此可见魏征在政治与学识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和魏征等大臣的敢于进谏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初唐盛世,也为该书注入了大量精华理念。
中国古代关于治国的著作数不胜数,诸子百家、吴兢的《贞观政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这些政治著作继承了前人的治国理念净化,又总结了当时的治国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群书治要》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著成共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字,总结了唐之前的政要精华。
我国古代笃信儒家,在治国理政和道德价值观念方面都采用儒家思想。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仁义礼智信孝,都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体现。《群书治要》同样也继承了儒家思想观点,其治国理政的方法理念、经验与成效,成为唐太宗之后,历代君王乃至辅臣和各级官吏治国理政的教科书。
《群书治要》的许多治国理政观念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当今许多专家学者和民间贤才也认为该书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集成。
古代皇帝读哪些书
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一些经典古书(要看是什么年代的!): <左传>,<尚书>,<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楚辞>,<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孝经>,<庄子>,<老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书>等等.加上这些书,皇帝还要读很多名人名言/名篇,比如:<出师表>,诗集,名人语录. 明清皇帝成年后一般都看《资治通鉴》,清朝皇子用满汉两种文字启蒙,满族比较浅,就是认认字,汉学一般要读四书五经。清朝皇帝一般都学养很好,康熙涉猎比较广泛,宗教、军事、科技、数学等都看,典型的包括《金刚经》《老子》《孙子兵法》《齐民要术》《史记》《全唐诗》《论衡》等,雍正崇尚法家,笃信佛教,他读的书比较务实,荀子和韩非的书他都读,晚年雍正心虑黄河水患,读了很多水利方面的书籍。做皇帝也不容易。
帝王权术有关的书籍
帝王权术有关的书籍有《曾国潘冰鉴》、《厚黑学》、《道德经》等,并且其实所谓的帝王学就是管理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道家是帝王术的鼻祖如果你以权术的视角去通读《道德经》你就会发现很多关于秩序构建与运行的方法。
法家是第一个总结帝王术并以帝王师的形象出现的《商君书》《申子》《韩非子》如果你通读下来至少回到封建时代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儒家在汉武帝时才真正兴起、它的帝王术主要是通过修史来完成的、其具体表现为通过教授帝王历史知识来为帝王总结历史教训与经验。,集大成者是《资治通鉴》这是一本儒家帝王术的经典之作。
帝王权术的核心是:
帝王术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权利的分配与调和,达到统治范围内各要素的“均制” (均衡与制约)从而保证国计民生的稳定与发展,继而实现统治的长久性与可延续性。
当然在实践中如何保证统治的长久性与延续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通常会在历史上看见一些非理性、非常规的操作。
在古代,历代帝王是看什么书籍,都是什么种类的书籍呢?
古典名著,历史书籍,从小学习知识古典名著,不停提升自身的基本常识,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眼界。事实上,即便是帝王之家,即便是注重学习知识教肓。学习知识古典名著,能够提升自身的基本常识贮备,为从小学习知识做好基础,学习知识历史书籍很普遍,既包含了古代历史的更替波动,及其各种各样权术和谋略,说白了以史为鉴,那样的学习知识有利于在今后的管控中防范于未然。
《资治通鉴》。司马光自打写出后,成了历代帝王总结经验经验教训的一大宝鉴,学习知识一下古代人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要掌握下不会因酒拖延课业的邴原。邴原在他离去故乡到异地上学的那时候,教师和小伙伴们认为他不会喝酒,因此只用来米和肉为他送别。邴原说:“我原本有酒量,仅仅由于怕荒芜课业,才将酒戒除。
现如今还要与大家远别,能够喝一次。”因此与许多人坐着一块儿喝酒,喝了一整天也没醉。同代也有个叫管宁的,管宁青少年时与华歆是好朋友。
曾一块儿锄菜,看到土里有一块儿黄金白银,管宁再次挥锄不停,视黄金白银好似石块沙土一般,华歆却将黄金白银捡起后又丢掉。大家从这件事情上判定出他们两人的思想道德坚韧。
古代君王都看什么书?三字经 四书五经 史记……其中有蕴含了多少修身,治世的哲学呢?!
中国的皇帝,可以分为好读书、不读书两类。而那些读书的皇帝,又可分为因读书而成为“好皇帝”,以及因读书而成为“坏皇帝”这两类。
所谓“皇帝原来不读书”,其表现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歧视和虐待知识分子。 考察中国古代的皇帝,大概有两种人:流氓、豪强。前者如刘邦、朱元璋,后者如刘秀、李世民:这两种人都不是靠读书登基的。读书?太酸了,那是秀才侪辈们干的事。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秀才人情纸半张”……“秀才”,不啻一无用处的别名耳,既无财富,又无死党和狠勇,怎堪比流氓、豪强,所以“刘项原来不读书”有道理了。
这道理却也诡怪,治国么,怎么竟可以不读书呢?古人尚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没有一肚子先人、圣人或前人的统治智慧即“间接经验”,怎么统治、管理好一个偌大的王朝呢?然而,不读书是不是没有道理呢,这要看怎么读书,以及读了之后知、行的关系。《颜习斋言行录》中说:“书之病天下久矣……古今圣贤豪杰旋乾坤开务成物,由黄帝五霸以至秦汉唐宋明,皆非书生也。读书著书,能损人神智气力,不能益人才德。期间或有一二书生济世救难者,是其天资高,若不读书其事功亦伟,然为书损耗,非受益也。”它至少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因“读死书”“死读书”而“读书死”的一个惯常的规律。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若干开创基业的皇帝,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人,都是不太喜欢读书的皇帝。
皇帝不读何所恃
不过,凡事皆有两面,“不读书”“反读书”到了极致,就是封建专制思想统治的源头,如明太祖朱元璋大搞专制统治,其表现形式是厉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而所谓“不读书”“反读书”的潮流也在历史上开了一个反智主义的源头。 不爱读书由帝制所决定。在一个没有任何束缚、监督、制衡的制度之下,一个人平白坐了天下,那么,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几乎会毫不费力地战胜了他的其他角色和功能。于是,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等等,会很快包围帝王的日常生活。甚至,这又会从骨子上影响到庞大的帝王后备军的“准帝王”们,比如最早农民起义的陈胜、吴广,以及进城之后的“天王”洪秀全等,都概莫能外。因此,这些或者靠了血缘裙带,或者靠了刀光斧影,或者靠了“宁有种乎”的暴力登台的帝王,在他们的生活中,读书本来就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有无数的欲望需要满足。甚至可以说,在帝王这个位子上,可以有多少嗜好、癖好都可以成为现实呢,于是,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滚它一边去吧。
因此,古代的封建帝王因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位居万人之上而为所欲为。多数皇帝整日花天酒地,也不愿让光阴由读书去充填,而且管理国家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由自己的心腹大臣和太监去打理。
读出了江山社稷
但爱读书且提倡读书风气的古代皇帝也是很多的。
三国时孙权嘱咐大将吕蒙读书——兵法、历史等等,读多了才能逢大事 “不糊涂”,也能受人尊敬,当年同是大将的鲁肃,就对读了书的吕蒙刮目相看。此之后,北魏孝文帝、南朝梁代的文宗等,都喜读书,甚至认为不读书就难称皇帝。这样,便把读书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去认知了。
到了宋,太祖虽然是“马上”得的天下,却常常手不释卷,他知道,要使自己广见闻、增智慧,唯有读书,也是他说的“宰相须用读书人”。继任的宋太宗,下令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太平总类》,书成,他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明、清两代皇帝,除处理政务和躬身祭祀之外,读书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后来雍正皇帝曾说,“读书养气”,即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是皇帝自觉读书以提高自己执政能力的一种感悟。
康熙更是皇帝中酷爱读书的典范。他从5岁开始读书,8岁登基,从此于儒家经典日日必读,字字成诵。至少年时,因读书过劳,至于咯血,仍不肯休息。24岁时,在内廷设南书房,选择汉儒为侍读学士,常侍左右讲究文义,并命学士日日进讲,有时虽在瀛台避暑,也不尝间断。晚年教子读书,也可视为是他读书好学的继续。到了他的孙辈,还有一位打破“到处一游”写诗纪录的乾隆皇帝,其学习和创作的劲头毫不逊于康熙。
读书而亡国也大有人在
读书而成为亡国之君的,也大有其人。
王莽早年以清贫而喜读书知名,而且喜探索,还做了尸体解剖、飞行试验、人造乳酪等探索,比达?芬奇等不知早了多少年。可惜他读书食古不化,后来大搞乌托邦试验,最终功败垂成。
信佛的“皇帝菩萨”梁武帝萧衍,除了佛事,最好读书,“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此外,他还喜写书,《通史》以及《统御集》等,还创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理论。不过,书读得多了,昏头昏脑,居然自己出宫“舍身”,创造了历史上皇帝出家的纪录。
隋炀帝也是如此,喜欢书籍,除了收藏,他还爱写书,不过终究于治理国家大事无补,且成为快速亡国的典型。
其实,如果不是苍天弄人,皇帝中有的人本来是很可表彰的,如有“皇帝词人”之称的南唐后主李煜以及有“书画大家”之称的宋徽宗赵佶等。不过,因为是皇帝,不是专事读书或艺术创作的士子,他们的下场就只能是亡国之君,如南朝梁元帝萧绎临亡国时才恍然大悟,下令焚烧古今图书14万卷,且口中喃喃道:“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资治通鉴为什么是古代君王必读之书
我的理解:
资讲的是有助于,有益于;治讲的是治理,对君王而言即是治理国家,管理朝堂;通即是通古博今喽,鉴是借鉴的意思,通鉴最好是两个字一起理解,借鉴历史,于君王就是借鉴曾经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的教训与闪光点!
下面是我刚从百度收集的:
书名的来历: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所以 ,资,有助于;治,治理;鉴,借鉴。
另外: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 、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此书引起司马光之后许多史学家的醒思,史学家面临改朝换代,君臣异位的尴尬时期时,往往以资治通鉴的撰写精神为原则,强调君臣处理事情与一般人处理事情有所不同与学习思考。这一个特点由书名也可看出,「资治」两字意谓著帮助。「通」则意谓著博通古今,「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於往事,以资於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