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出词人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下片描写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妾侍沈宛的怀念之情。
青山一道同云雨,清也蒙蒙,浊也蒙蒙,伊又相争与何人。
纳兰《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诗词赏析
纳兰词·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词译
是谁说过,思念是一种痛,一种无可名状,又难以痊愈的痛。
我想,回忆也是。你曾说过,我像风,放浪不羁,快意人生,时常吹得你的心,无所适从。你也说过,你像水,微风乍起时,荡起的涟漪中止了你宁静的生活;而当风平浪静后,你也只能端坐如云,重新静守那一湖的寂寞……
我笑了,对你说我要做伴你一生的夏夜晚风;你也笑了,水晶般的眸子里潜藏着淡淡的忧伤。现在我有点懂了,时光变幻,四季交替,哪里又有永远的夏夜和不息的晚风呢?因此我们的故事,注定是一场失速的流离,一场彷徨的关注,一场风花的悲哀,一场美丽的悲剧……谢却荼蘼,起身轻叹,一曲《长相思》勾起来伤心,时光苍茫的洪涛中,一曲一调地演绎着那古老的歌谣——“生死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评析
容若这阕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明白如话,非常自然。但是所写为何,尚有争议。有人说是怀友之作,由“结遍兰襟”佐证。——当然,说容若“结遍兰襟”,也并非夸饰之语,他的确广交游,善交游,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容若本人也是极重友情,他的座师徐乾学之弟徐元文就曾在《挽诗》中赞美道:“子之亲师,服善不倦。子之求友,照古有烂。寒暑则移,金石无变。非俗是循,繄义是恋。”
但是“兰襟”一词,还有别义,晏几道《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中的兰襟,指的就是美女之衣衫。元好问《泛舟大明湖》“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中的兰襟,也是此义。除此之外,容若此词里还有“春心”“当时事”“梦里云归”等婉曲之词。但最让人感觉其不似怀友之作的地方还在于,容若此篇多次化用晏几道词句。凡此种种,都说明此篇合该是写情之作,是追怀过去的一段情事。
首句,“明月多情应笑我”,实为倒装,应理解成“明月应笑我多情”,显然是化用了苏轼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东坡啸出此句,那是因为他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己徒抱壮志,想为国分忧而不可得,而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自己白发已然。故东坡的笑,苦笑也。那容若的笑,又是什么笑呢?“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这句极其自然朴素,化用前人词句,了无痕迹,如同己出。晏几道曾作过一首《采桑子》词,和容若此篇无论在用韵还是在词句上都大大相像:
前欢几处笙歌地,长负登临。月幌风襟,犹忆西楼着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容若词“笑我如今”与晏词“应笑如今”相对,“辜负春心”与“一寸愁心”相对,“独自闲行独自吟”与“日日寒蝉夜夜砧”相对。可以说,容若上阕词简直就是晏几道下阕词的翻版。晏词下阕的意思是,那啼叫的黄莺和盛开的花朵曾见尽了当时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情景,如今,它们恐怕会笑话我的寸寸愁心、丝丝寂寞。知道了晏词言何,容若此言何义,也就十分明朗了。容若曾经和她(谢娘或沈宛)有过一段“双鸳池沼水溶溶”的美好恋情,那时他与佳人同调宝瑟,同拨金猊,同唱鹧鸪词。可是如今,只有“独自闲行独自吟”的失落和惆怅了,而那些燕舞莺歌的明媚的春光,也只有辜负殆尽了。
所以下阕,词人会说,“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所谓“当时事”即是往昔的情事,也就是“结遍兰襟”,情分极深。那他为何怕说当时情事呢?末句,“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因为夜静更阑,残月渐落,孤灯将灭,面对此情此景,他知道已然是事随云去,己身难到,“梦逐烟消水自流”了。爱人已经失去,空提往事,只会令人心生无限怅惘,遂只好“怕说”,不说了。
纳兰词: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解释赏析
一、《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译文如下:
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明知从此再也无法见面了,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二、赏析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心绪凄迷”是这首词抒情的重心。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设想那个女子正在偷偷垂泪,这里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应该搭配“满眼秋风”才是,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而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春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并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的心情却早已步入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容若几笔淡淡的勾勒,令整首词跃然纸上。这些千古名句如同一轮圆月,在漆黑的夜里闪着清冷的光芒。
三、原文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扩展资料: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自从纳兰的表妹进宫之后,词人便对她怀念不已。几年之后,在某一个春光明媚、心情本该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发现这场思念或许就不该开始,即便开始也本该早早结束。
在悔悟之后,当初的情景再次浮现眼前,容若心中还是有着挥之不去的无限惆怅,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下片开始写无可奈何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之情。全词以懊恼之意写分离之苦,语少而意足,辞新而情悲,有跌宕摇曳之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性德《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译文及鉴赏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清代:纳兰性德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译文
花草香美的美丽时节,人怎能在寂寞中度过呢?因而与友人话起了生平夜至三更,禁不住弹唱一曲,悲歌低吟浅唱,竟引得清泪暗流。
要知道春花秋叶,季节更替地催促时光流转,恍惚间鬓角已添了白发,索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虚名。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芳菲节:指春天。
一阕(què):一曲。零:滴落。
秋叶春花促:岁月催人老之意。促:短促,时间紧。
点鬓(bìn)星星:鬓边白发杂生。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星星:形容白发星星点点地生出。
倾:这里是一饮而尽的意思。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创作背景
容若自二十二岁起,便担任康熙侍卫,扈从銮驾南巡北征。如今又是一年一度的芳菲时节,但是诃人却因志不得伸、失去自由而终日悲愤哀伤不已。值此春夜,他却独自不成寐,挨到三更时分,愁情更浓,于是悲歌一曲,写下了这首词。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赏析
上片写春天让人寂寥落寞,情思涌起,于是慨然高歌,暗自垂泪。词以疑问语气开篇,“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在芳菲时节,姹紫嫣红、满城春色的胜景。但是此篇中,词人的心情似与佳景甚不相合一“寂寞芳菲节”。一边是莺啼燕语、百花盛开,—边是茕然独处,形影相吊,两相比衬之下,词人的内心确实是寂寞惆怅。因此,在这个时候,“欲话生平”自然是再也不能了。词人自二十二岁起,便担任康熙侍卫,扈从銮驾南巡北征。侍卫一职十分辛劳,容若“性耐劳苦”,恪尽职守旦夕不懈,但是让词人痛苦的并不是辛劳,而是违背理想和本性。他在八年的光阴中,熟练的弓马只能用于担任警卫和奉陪狩猎,杰出的诗才也只能用于涂写那些言不由衷的.应制篇章。值此如水春夜,他却独自不成寐,想到这乏味的人生唯有“泪暗零”而已。
下片写秋日落叶春日繁花年复一年地催促着人逐步迈向衰老,抒发世俗的感慨。“须知秋叶春华促,点鬓星星。”词人风华之年,尽在枯燥的鞍马间度过,然而时光荏苒,秋叶飘零,春花盛开,年复一年地催促着人由少到老,除了徒增白发之外,了无生趣。“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结篇处,词人宕开一笔,说遇到美酒当前,就应该一醉方休,不要戮力去追求千秋万岁的俗世功名。既然理想渺茫,人世如风,等不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时候,那么何妨有酒就干,任诞放达,身后名定不如生前一杯酒。结处化李白《行路难》中名句: “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身后干载名。”颇得太白逍遥超脱之风。
全词虽写春,感慨人生,轻叹岁月,但意境苍凉,抒发了人生无常,转瞬即逝,年华似水,不胜今昔的慨叹。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赏析
赏析
词的上片写出纳兰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辜负”、“闲行”、“独自”这些词中,能够体会到纳兰内心的寂寞和无聊,只有自己吟唱自己的孤独,因为他人不懂。
到了下片的时候,词人便解释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沉郁的心情,首先是害怕回首往昔,词人害怕提起当日的事情。因为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纳兰面对的回忆不过是空城一座,而词人自己,只有在城外兴叹。
这也就是为何纳兰会在月光下愁苦,在灯光下,午夜梦回,依然能够温习往日的岁月。不论这首词是纳兰作给朋友的,还是沈宛的。都是词人发自内心的感慨,细腻单纯,干净得几乎透明。
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原文: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译文: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如今在惨淡的月光下。在暗淡的灯影里,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两种,一是怀友之作,纳兰是极重友情的人,他的座师徐乾学之弟徐元文在《挽诗》中对他赞美道:“子之亲师,服善不倦。子之求友,照古有烂。
还有一说是,这首词是纳兰为沈宛而写,当时纳兰娶江南艺妓沈宛为妾侍,后来因为家庭的压力,二人被迫分离。这首词就是纳兰在离别之后,思念沈宛的佳作。
名家点评
现代作家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阕多用晏几道语意,当为写情之作。”
现代学者张秉戌《纳兰词笺注》:“此词意是为怀友之作。纳兰是极重友情之人,其‘结遍兰襟’并非夸饰之语,但重情又往往成了负担,常常带来失落和惆怅。本篇即是抒写此种情怀的小词。”
典故
纳兰性德与沈宛相识在纳兰死的前一年,纳兰性德一生共有4个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卢氏,是两广总督之女,但是结婚没多久就去世了。此后纳兰性德续弦官氏、颜氏,最后才结识了沈宛。
沈宛是通过朋友介绍相识纳兰性德,那时候的沈宛已经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名妓了。纳兰性德是一个词人,非常欣赏看重有才能的人,他欣赏沈宛的才气。两人初次见面便被双方的才气所深深的吸引,互认知己,惺惺相惜,郎有情妾有意,互生情愫人之常情。
于是纳兰性德将沈宛接回京城,为其安排住所,当时由于特殊的情况,沈宛并没有入住明府,甚至没有一个名分。因为当时的社会不允许,纳兰性德与沈宛的生活就如情人一般。在这段感情中,他们心灵相惜,相知互怜,是一种精神的慰藉。
但是这种日子并没有多久就结束了,纳兰性德去世了,沈宛和她肚里的孩子就这样成为了孤儿寡母,偌大的京城竟没有她们的容身之处,只能含泪回到家乡,苦痛无人诉说无人知晓只能作词抚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