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丘陵地,多为土质丘陵,形状圆浑,局部有陡坡、冲沟,斜面及山脚多为旱地、梯田,多高杆作物棉花、果树、豆类等;南方丘陵地,多为石质丘陵,呈尖顶,山脊、山背狭窄,地形起伏零乱,部分地区有陡坡和断绝地,山脚多为水稻田、梯田。

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中国主要有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辽胶丘陵、山东丘陵、川中丘陵、黄土丘陵等。

丘陵地区适合种植什么

丘陵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很多,以茶叶为例,可以种植庐山云雾茶、婺源绿茶、浮梁茶、狗牯脑茶、宁红工夫茶、修水双井绿、上犹绿茶等品种。其中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它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

一、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而且还是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它最早是在野外生长,所以是是一种野生茶,后来又东林寺名僧慧远将它改造成了家生茶。

二、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特点是叶质柔软、持嫩性好、而且芽肥叶厚、有效成分高。它主要是选用“上梅州”良种茶叶作为原料,精心培育而成的“茗眉”茶。

三、浮梁茶

浮梁绿茶的生茶历史非常悠久,从唐朝开始就成为了名贵的贡品。而且浮梁红茶是世界三大高山红茶之一,在1915年还获得过巴拿马国际金奖。

四、狗牯脑茶

狗牯脑宅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此地的地理条件优良,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温度都比较适宜,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

五、宁红工夫茶

宁红工夫茶是产自修水的红茶。修水产茶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在唐代时,修水县就已开始产茶叶,到19世纪中叶,宁州工夫红茶就已成为当时著名红茶之一。

六、修水双井绿

双井绿主要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的双井村,茶园基本上坐落在双井村的钓鱼台畔。这里依山傍水、土质肥厚、温暖湿润是最适合茶叶生长的地方。

七、上犹绿茶

上犹县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茶叶基本上具有“香高、味醇、色翠、汤绿、形美”的独特风味。上犹绿茶不仅种类非常多,而且品质优异,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丘陵区山地最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山地因各地位置、气候环境、土质地力、水肥条件不同,所以要谨慎 种植 作物。那么你们知道山地适合种植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山地适合种植的作物,一起来看看。
山地适合种植的作物
1、一般适合荒山地单独种植的药材树种有:薄壳核桃、山楂、酸枣、黄柏、厚朴、辛夷花等。

2、适合荒山地单独开发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天麻、黄芩、知母、射干、白芍、牡丹、柴胡、远志、薏米、草乌(附子)、丹参等。

3、适合山地林下、果林、退耕还林土地林下间作种植的药材品种有: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何首乌、栝楼。

4、适合粮药间作种植的药材品种有:小麦套种栝楼、天南星;收完小麦接茬种植紫苏、牛膝、鸡冠花、黄芩、荆芥等。

5、适合河流滩涂开发种植的药材品种有:枣树、山楂、甘草、麻黄草、白毛根。
丘陵山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1、水果种植。如:苹果、草地莓、猕猴桃、西瓜、桑葚、李、梨等。

2、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如:各类蔬菜(包括食用菌)种植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保证产品所含化肥农药不超标。还包括冬季大棚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种植。

3、粮食作物种植。丘陵山区一般是较旱,适合种植红薯、高粱,荞麦,玉米,花生。

4、中药材种植。如:黄芪、黄芩、远志、栝楼、甘草、毛知母、防风、沙苑子、丹参、党参等。这些品种抗寒,抗旱适应性较强。

5、茶叶种植。丘陵多为红色酸性土壤,由于茶叶不需太多养分,水,热足矣,所以红壤适合,而红壤多为丘陵,所以适合种在丘陵。
山楂山地种植 方法
山楂属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它管理粗放、结果早、寿命长、耐储运、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有较强的适应性,是人们欢迎的绿化树种之一。

楂果有食用、药用两种用途。果实中含红色素和果胶的数量为各种水果之首;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仅次于鲜枣和猕猴桃,且高出苹果18倍。钙含量居各种水果的第一位,每百克山楂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0.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2克、热量93千卡、钙85毫克、磷25毫克、铁2.1毫克、胡萝卜素0.82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4毫克、维生素C89毫克。据现代药物学研究,山楂的果、根、茎、叶中都含有重要的药用成分黄酮,果、根、茎、叶及其制剂能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并增加皮下毛细管的通透性等。

繁殖和栽植

大量繁殖山楂苗木多用嫁接法,砧木用野山楂或栽培品种都可以。山楂种子坚硬,透水性能差,萌发困难,需经过两个冬天的沙藏,才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使种壳开裂萌发,一般育出山楂成苗要4年时间,现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早采种变温处理沙藏法

野生山楂果提早采种出苗快,即在生理成熟期内采收,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以果实初着色期采果较为适宜。这时种子基本成熟,而种核还没有完全骨质化,缝合线也不太紧,利于出苗。将采来种子果肉碾烂,等果肉腐烂变软,搓碎用水淘洗干净。用2~3倍的开水烫种,随烫随搅拌,4~5分钟后捞出,用凉水降温后,浸泡一昼夜。第二天在石板上或水泥地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暴晒,每小时翻动一次,使其受热均匀,晚上收起来后再浸泡在水中,第二天再晒,这样反复有70%~80%的种壳开裂时,即可准备沙藏。第二年沙藏的种子少数萌动发芽,即可播种。

2、早采种沙藏法

在山楂果生理成熟期内采收,后用碾子将果肉压开(切不可压伤种子),然后用水淘搓,除去果肉和杂质,再将净种放在缸内用凉水浸泡10天。每隔两天换一次水。从缸内取出山楂种子,趁湿沙藏。混拌均匀,放入挖好的坑内。坑挖在向阳背风处,深1米,宽80厘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将混好的种沙放坑底摊平,厚8~10厘米,在种子上方10厘米处搭放一层木棒。木棒上放一层席头,并在坑的中间立一把秫秸作为通气孔。然后将土填回坑内,并稍高于地面,以防积水。种子沙藏时间180~210天,次年4月初开坑取芽播种。种子发芽率可达95%~100%。

3、马粪发酵法

秋季将野山楂种子先用热水烫过,然后用温水浸种3~5天,将种子捞出和鲜马粪按1:4混拌,放入30~50厘米深的坑内,其上覆盖,使之发热至35℃左右,经30~50天种缝开裂取出再用湿沙层积,次年春播种,可当年出苗。

4、腐蚀法

用石灰水或鲜尿浸种,以腐蚀种皮,促使种壳开裂,再经过湿沙层积,第二年春季播种后也可出苗。

整地播种

1、整地作畦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圃地,整地作畦,以南北畦为好,畦宽一米,畦长视地而定。施足量农家肥,灌一次透水,待地皮稍干即可播种。

2、播种时间

新疆北部4月10日左右为宜。如果在此期间扒开种子沙藏坑,种子未发芽,可进行室内催芽,温度以10~12℃为宜。在种子刚露白时即可播种。若种子出芽而未整地,可先在畦内高密度漫撒育苗,覆盖地膜,出至3~4片真叶时移栽。

3、播种量

主要采取条播和点播两种方法,每畦播四行,采用大小垅种植即双带状种植法。带内行距15厘米,带间距离50厘米,边行距畦埂10厘米。畦内开沟,沟深1.5~2厘米;撒入少量复合肥和土壤混合。沟内座水播种。条播将种沙均匀撒播于沟内,点播按株距10厘米,每点播3粒发芽种子,用钉钯搂平。覆土0.5~1厘米,覆盖地膜。

砧木苗管理

1、揭膜定苗

播种后一般7—10天出苗。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揭去地膜,3—4片真叶时,按10厘米的株距定苗,保证每亩留苗2万株以上。

2、幼苗移栽

将间出来的幼苗移栽到事先准备好的畦内,移栽时先浇透水,立即用棍或手指插孔。将幼苗根入孔内用手挤压一下。栽后立即浇水。

3、苗期管理

当幼苗出齐和定苗后,及时松土除草。松土不宜过深,以免伤根。幼苗长到15~20厘米,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千克。此后每月追肥一次,并浇透水,在嫁接前5天灌一次大水。

4、摘心

当小苗长到20厘米时摘心,并尽早摘去苗木基部10厘米以下生的分枝。

嫁接

1、嫁接时间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2、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芽接。先在山碴接穗上取芽片,在接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在芽系两侧呈三角形切开,掰下芽片;在砧木距地面3~6厘米处选光滑的一面横切一刀。长约1厘米;在横口中间向下切1厘米的竖口,成“丁”字形。用刀尖左右一拨。撬起两边皮层,随即插入芽,使芽片上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密切,用塑料条绑好即可。

嫁接后管理

1、补接

芽接后7天进行检查。凡接芽新鲜未皱缩、叶柄落或呈绿色一触即落者为成活;如接芽变黑,芽片皱缩,叶柄僵死在芽上即未成活,应马上补接。上冻前浇一次水,不要解塑料条。

2、第二年管理

嫁接后的第二年早春树液流动前,对所有芽接上方0.4厘米处剪砧,剪口要平滑并向接芽背面稍倾斜。解除塑料绑条。砧冠剪除后,砧末基部将发出大量萌孽,尽早抹除。加强追肥浇水,促进生长。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树体生长。

2、施肥

及时施有机肥做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加施尿素209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每年施3次追肥,在树液开始流动时,每株追施尿素0.5—1千克。谢花后每株施尿素0.5千克。在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草木灰5千克。

3、浇水

每年浇4次水,春季在追肥后浇1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后结合追肥浇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后浇1次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花期管理

盛花期喷0.004%~0.006%的赤霉素,对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个有显著效果,要喷花序,喷至滴水为止。落花后当果实长到直径为0.2~0.3mm时,进行疏果,结果新梢粗壮的每花序留7~8个果,细弱的留3~4个果或不留果。

整形修剪

山楂是喜光树种,树冠郁闭,光照通风不良,果实小,果面不光洁,上色差,并且病虫害严重。山楂整形要因树制宜,以纺锤形、疏层形和开心形为主。主枝分布要合理,同方向的主枝间距在40cm以上,要去掉重叠、交叉、密挤枝。山楂极性强,控制不好结果部位易外移,下部枝条细弱,甚至枯死,所以在修剪时,要抑前促后,外围少留枝,做到外稀内密,对结果枝和结果枝组要及时回缩,使之变紧凑。疏除过密枝、衰弱枝。主枝下部光秃的部位,可在发芽前每隔15-20cm用刀环割至木质部,促使潜伏芽萌发,萌发后的新梢长到20~30cm时摘心,促发分枝,培养成结果枝组。

采收、贮藏

中山丘陵地带适合种什么

丘陵山区一般是较旱,适合种植红薯、高粱,荞麦,玉米,花生,黄豆,绿豆,南瓜,冬瓜,西瓜等。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粮食作物种植,丘陵山区一般是较旱,适合种植红薯、高粱,荞麦,玉米,花生,黄豆,绿豆,南瓜,冬瓜,西瓜等。就沙质土壤来说,西瓜是非常适宜于种植于沙地和石谷子土壤。由于系比热容比较低,因此在夜间气温下降之际,能够最大限度的拉大同白天的温差,这种土壤的好处就是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夜间西瓜等植物夜间的呼吸作用,尤其是像西瓜这样能够接触于地表的农作物。西瓜属于含糖量高的物质,在夏季消暑非常受欢迎。其生育时间从四月份至七八月份,时间短而且还可以考虑同其他作物进行间套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中药材种植。黄芩、远志、重楼,白芨,半夏,天麻,杜仲,栝楼、甘草、毛知母、防风、沙苑子、丹参、党参等。这些品种抗寒,抗旱适应性较强。依据观察中药材市场行情多年的变化规律,以上品种效益较好。一般亩/年效益在3000一5000元左右。其实这些年药材市场波动大,行情也不稳定,大家不要跟风。

丘陵适合发展什么农业

丘陵地区: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一般可发展成林业或养殖业。五种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山地多、耕地少是丘陵山区的地貌特征。
当前丘陵山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间河谷的少数耕地上,而大量的山坡地并未得到合理利用,尤其是坡度为25°以下的缓坡地,具有发展经济林的良好条件,应重点开发利用。可以根据当地的各种条件,发展果、茶、桑及用材林等。
丘陵地带一般湿地较多,温度适宜,士壤好,磁场和地理宜农作物生长,可以种植小麦、水稻、土豆、各种水果等作物。做好科学规划,把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丘陵地带适合什么农作物种植

水果、蔬菜、粮食、中药材、茶叶等。

一、水果种植

苹果、草地莓、猕猴桃、西瓜、桑葚、李、梨等。

种植方法:

一般在春季栽植,株行距2*3米,最好是一级苗。栽前挖好定植穴,放好底肥。栽好后在80cm处定干。 夏季施复合肥,在7月开始喷多效唑2-3次。到来年可见果

二、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

各类蔬菜(包括食用菌)种植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保证产品所含化肥农药不超标。还包括冬季大棚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种植。

种植方法:

食用菌萌发时不产生典型的芽管,而是先膨大为原来的2-5倍,孢子沿长轴方向生长,内部出现空泡。

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一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三、中药材种植

黄芪、黄芩、远志、栝楼、甘草、毛知母、防风、沙苑子、丹参、党参等。这些品种抗寒,抗旱适应性较强。

种植方法:

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的,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

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

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450公斤,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在我国丘陵地带,一般适合种那些农作物?

在我国丘陵地带,一般适合种哪些农作物?

东南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多为农田,耕作制度可采用多熟种植制度,分为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多熟种植制度。江南丘陵多采用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一水稻、油菜一水稻、油菜一棉花、马铃薯一水稻。该区是中国重要的粮油产区。华南丘陵多为一年三熟种植制度,种植模式为油一稻一稻、薯一稻一稻,菜一稻一薯等。浙闽丘陵种植为一年两熟和三熟,种植模式为菜一稻、薯一稻一稻,薯一玉米一稻,豆一稻一稻等。

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主要种植农作物有水稻、甘薯、马铃薯、花生、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其次甘薯,马铃薯。水稻是福建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水稻种植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双季稻种植季节一般在早春2月下旬播种6月中下旬齐穗,7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50d左右;双季晚稻在7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至中旬齐穗,11月中旬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20d左右,双季稻种植多分布在闽南地区,年种植2季。单季稻种植季节在蔬菜或者马铃薯收获后开始播种,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齐穗,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收获,单季稻多分布在闽北和闽西地区,一年种植一季水稻。

甘薯是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0万亩(福建统计年鉴),福建省各地均有种植春薯、夏薯、秋薯、越冬薯,以秋薯为主。东南沿海甘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甘薯种植面积的2/3,甘薯以鲜食为主,前作以早稻、花生为主,多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种植,生长期120~150d.南部冬薯区前作主要为晚稻、秋花生等,一般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种植,生长期120~150d,是福建省唯一的非设施反季节栽培区域。闽东内陆山区和闽西北地区的甘薯种植类型以春夏薯为主,一般于立夏至芒种(56月)期间种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初霜前收获,生长期130~160d。目前,福建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各种类型的甘薯品种:加工型品种有龙岩7-3、金山630等,淀粉型品种有泉薯76、泉薯9号等,食用型品种有龙薯14号、广薯87、龙薯13号、福薯8号,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菜薯18号等。

花生是仅次于水稻、甘薯之后的福建省第三大作物。福建省现有花生种植面积约161万亩(福建统计年鉴),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产约28万t,种植区域也由沿海地区逐步向闽西及福建省其他内陆山区如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区扩展。福建省花生分为春、秋两熟,以春花生为主,春花生面积约占85%,秋花生面积约占25%。春花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以蔬菜或马铃薯为前茬作物,7—8月份收获。秋花生播种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10—11月份收获,收获后种植马铃薯,作为马铃薯的前茬作物。

丘陵地带可以养殖什么?

丘陵地带可以养殖什么
可以养殖的很多,鸡鸭鹅兔子啊,或者说做一个农家乐,在开垦土地种植牧草,比方说优质高产的巨菌草
养殖兔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兔子有着打洞的天性,不管是人工养殖还是野外的。特别是以散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时,兔子通常都会在开始繁殖前进行打洞生育。
所以我们在建造兔舍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尽量将兔舍建立在靠山坡或者是丘陵的地方,土壤不能过于干硬,避免兔子无法打洞。
所以说丘陵地形很好的发挥了它的特性

丘陵地带种植什么果树好呢?

丘陵地区可以栽种的果树很多,但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学和土壤让状况选择适合在当地在中的果树。如果在北方可以种植桃树、梨、苹果、板栗、枣等,在南方可以选择柑橘、桃、梨、李、杨梅、枇杷等果树。

武汉农村丘陵地带种植养殖什么合适?

武汉农村丘陵地带可以种果树,培育鲜草,养鸡鸭羊,可以挖沼塘养鲜鱼虾,也存沼气,循环利用。
农村丘陵地带种植/养殖类型与方法:
1, 雨季播种中药材。
2, 禾本科农作物间作中药材。
3, 利用小弓棚种植中药材。
4, 育苗移栽法:先育苗,移入大田。
丘陵地带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