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单反相机就是拥有这个功能的相机。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

进入镜头的光线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早期的照相机必须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机并俯视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虽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颠倒的。为了校正这个缺陷,现在的眼平式照相机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五棱镜。这种棱镜将光线多次反射改变光路,将影像其送至目镜,这时地影像就

单反相机的单反级别里的高级、入门级、中级有什么区别?

入门单反:可以满足非影像行业的普通消费者日常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复杂光线条件,PSMA模式,不太重的机身,电池续航好(400起步),结实,不昂贵,等。

专业单反:可以高效满足影像行业从业者更专注的拍摄目的的需求(比如盈利,比如创作),这些需求包括:更大的影像传感器,高度可操作性,高速闪光同步,高速快门,极短快门时滞,高速连拍,优秀的续航(1000起步),优秀的快门寿命,丰富的接口,结实的机身,更好的对焦模块等。

具体到每一项:

快门速度:一般入门单反最高快门是1/4000秒,而所谓的专业单反基本都是1/8000秒,这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日常普通消费者1/4000足够了(吐槽一下各种妖魔鬼怪1/2.3寸们),但是对于专业摄影师,在光线充足时1/8000可以让光圈开的更大,景深更浅。这使得这个摄影师的“表达能力”变强了。

传感器画幅:其实用这个区分入门与专业不是太严格了。两年前,入门单反基本都是apsc(600d)画幅,而“专业单反”基本都是FF全画幅起步,甚至有更大的。但是现在随着单反竞争加剧,出现了一种全画幅的入门单反,比如(佳能6d,尼康d600),我有种感觉,将来apsc是要留给微单用了,而单反全副化。那更大的画幅意味着什么?其实不是全幅更大,而是apsc更小一些,全幅才是正宗的胶片的尺寸,全幅由于影像传感器更大,所以如果像素数量接近的话(比如尼康d7100和无敌兔)单个像素的面积更大,噪点控制,色彩还原,干扰之类的问题都会更小。这应该是全画幅优势之一,不过这一点,apsc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缩小差距;之二,就是更大的传感器面积,带来更“完整”的景深表达(不是更浅)。这一点是小画幅无法通过技术进步缩小差距的(或者说很难,沈阳中一光学的减焦镜)。而这,对于摄影师是很重要。

连拍。入门单反的连拍有两个比较大的区别,一个是速度低,一个是快门机构的设计。入门单反连拍有5张/s就是还不错的了,这也是能足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而专业摄影师面临的场面一本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这也是摄影作品的价值之一),或者节奏快,瞬息万变,所以连拍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专业单反一般8张/s起步。还有就是快门机构的设计,当连拍的时候,反光板高速上下挥动,会有震动,所以尼康和佳能采用了很多技术来减少反光板震动,让反光板动作更干练。

机身:其实机身涉及比较杂,包括机身结构,快门机构,密封性,按键布局,balabala。最常见的区别就是塑料机身与金属机身的区别,入门单反以塑料机身为主(d7000也是个入门货),因为普通消费者不会在很苛刻的环境中使用,而且由于单反相比较普通卡片机价格不菲,所以大家会下意识用的爱惜一些。但是摄影师有时候会在大风天气,尘土环境,下雨环境,运动中,使用相机,所以专业单反基本都采用了镁铝合金机身,还有一点,金属机身可以承重更重的镜头,普通消费者不会买太重的镜头。快门寿命问题,入门单反一般都是5w次或者10w次的快门寿命,这意味着每天100张可以拍两三年,足够了。但是专业单反一般会有几十万次的快门寿命,因为好多时候摄影师需要连拍,快门一下去就是几十张,而且前面提到了,专业单反的连拍速度一般比较可观,所以快门机构需要设计的更耐磨,牢固,这都是成本。快门时滞,快门时滞是说,当你触发快门到相机执行快门动作的延迟,一般入门单反会有65ms左右甚至更多的快门时滞,而专业单反基本都是45ms以内了,更短的延迟,让摄影师操作更顺手,更短的延时需要电路与机械结构优化来实现,这也是成本。防水防尘,很多时候,摄影师需要在苛刻环境拍照,比如沙漠,比如下雨天,比如泥石流里~~这也是入门单反不用太考虑的地方,但是实现这些需要更精心的设计。操控,大家可能都有印象,更专业的单反,按钮更多,布局更合理,而入门单反相比较之下,好多常用参数还是需要到菜单里面调,举个栗子:专业单反两个波轮在M档的时候就可以分别控制光圈和快门。

续航:入门单反基本都是400张左右的续航,而入门中端单反(D7000,60D)基本是1000张左右的样子,而专业单反(d4,1dx)由于横竖手柄一体,所以续航2000张起步。更长的续航时间,一方面得益于一致保守非议的“肩屏”,另一方面是对电路和电源管理方案的优化。更长的续航可以让摄影师更专注的拍摄,而不用心理一直算计着。

肩屏:“肩屏价值观”的流行,成功的让“D7000,d90”赢得了“专业”的美名,这真是尼康佳能煞费苦心的结果,也反映出大家并不了解专业单反的精髓之处。肩屏可以方便的查看拍摄参数,而不需要点亮屏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省电力,因为驱动这个计算器显示器,比驱动一个100w像素的真彩lcd要省电多了,甚至背光都不用就能看清!其次一个好处,就是操作体验更连贯,当你调节一个参数,直接眼睛看一下肩屏,比把相机翻一下,或者举起来看lcd要方便很多。

丰富的接口:都知道尼康高端一点的相机在前脸左边部分有两坨橡胶,甚不雅观。其实那是同步闪光接口,用来和独立闪光灯同步。入门单反是不用考虑这些的。更丰富的接口 ,可以让这个相机更好的融入到“工作环境”(生态系统?)

光学取景器,在单反相机头顶处一般都鼓起一个包,里面有个棱镜来实现光学取景。入门单反一般是五面镜,而非入门单反都是五棱镜(sony奇葩的evf)。

对焦准确性:这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对焦模块硬素质,这包括了对焦点数量,十字对焦点数量;

第二点,软素质,可能大家有体验,同样的对焦模块,但是不同市场定位的单反,效果却不同。

单反的基本知识

摄影是人们记录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自1837年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诞生以来,其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进步与人文和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分不开的,显现出了日趋明显的时代特征,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世界 文化 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单反的基本知识,供大家参考!

单反的基本知识1:摄影的“立意”

单反相机模仿人的视觉,你眼睛看到的东西,用单反相机准确还原成照片,传递给别人,使他们身临其境。

当我们端起相机准备拍照的时侯,问题就在眼前:你想拍什么?或者说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是一个人物,一件事,还是某人某事? 摄影的表达如同写 文章 ,在下笔之前你就必须为你的文章“立意”,创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趣味中心。

确立一张照片的“立意”很重要,没有立意的照片等同一张“废片”。看一张照片就如同在听一个“语无伦次”的人说话一样,你无法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张照片只能用来说明一件事!

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张照片中表达许多问题,可以说是失败的。构图时舍不得许多无用的元素,这也漂亮,那也有意思,许多漂亮的东西在一起,造成观察者的视觉游离,从而使得“立意”下降。

绘画构图是加法,简单的摄影构图是减法。而真正的摄影构图是在不影响画面立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信息和元素。一切都需视传达的目的而定(此如证件照或人物肖像类的特殊摄影除外)。

单反的基本知识2:基本知识

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因为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拍摄时,应一脚前。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

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详见快门介绍)

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 、独脚架。“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善用RAW格式!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单反的基本知识3:光圈

镜头内,口径可变的圆形通光孔,这个结构我们把它称为光圈。组成光圈的叶片就称为“光圈叶片”。(理论上叶片数越多,焦外越自然,越圆)。光圈在机身上通常以f—来表示,比如F5.6,F8,F16 。我们把它称为光圈值,简称光圈。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形象地讲:光圈就是瞳孔。

光线暗,瞳孔放大,增大进光量。光线强,瞳孔缩小,减小进光量。

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通光量的多少。f值越大,通光越多

光圈的作用,类似下图“阀门”的开合,水龙头为光线)

iso一定,光圈越小,快门越慢,光圈越大,快门越快。

结论:

大光圈,浅景深,背景虚化。同条件下提高快门速度 (多用拍人) ( 例如 F1.8 )

小光圈,深景深,前后均清晰。同条件下降低快门速度 (多用拍大景)( 例如 F22 )

理论上,光圈孔径愈大,影像质素会愈好,但由于像差会随着孔径的增大而急剧增加,使影像质素变差。另外,光圈太小则会产生衍射现象(在数码摄影中,小光圈更会增加曝光时间,使影像出现噪声现象)令影像像质降低。因此,最佳光圈值便是避免以上两种现像出现的平衡点,亦即最大光圈值低1至2级。例如50 F1.8,缩到F4锐度最佳!

最佳光圈:

最佳光圈的意思是,任何一只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都有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档或若干档光圈。在这一档或这几档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致,即达到最大的分辨率。最大分辨率指的不是前后清楚的范围(即不是景深)。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数据仅供参考)

注意:

——A档光圈优先(摄影师多用此档)

1.不管拍什么.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 保险 .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单反的基本知识4:快门

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其实快门是一个简称,全称叫快门速度。所谓快门速度,就是在按下快门,反光镜翻起,快门叶片打开使感光元件感光,到快门叶片关上,感光元件停止感光 其中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快门速度,简称快门。 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

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约为——焦距的倒数。

例如: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某些镜头有防抖功能,安全快门下,仍可降低快门速度1-2档)

快门和光圈是配合的。

若抓拍,需要快门优先。(提高iso,短焦段,大光圈,三脚架,等一切可以提速的工具)

拍舞台注意安全快门。

1/4000快门可以抓拍瞬间。

夜晚的车水马龙 10s+,小溪流水快门稍长,0.5s、1s。

b门功能,从按下到松开,快门开闭时间你自己掌握。:

单反的基本知识5: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指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感光度在胶片时代是恒定的,一个胶卷只有一个感光度,因为一个胶卷从工厂里生产出来,胶片上的银盐数量已经决定了,是不可变的。数码时代,CCD/CMOS是感光元件,感受光后产生的电流大小可以通过放大器来调节,因此感光度是可变的。感光度的英文缩写是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领越强。同样的光圈快门条件下,感光度越高,画面越亮。

相同条件下,ISO越低,画质越好!ISO越高,快门越快!

高ISO虽然速度快,放大后,图像颗粒粗(即噪点大),不能精细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最低感光度!高ISO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对于D3100:建议晴天100、200。阴天200—800,夜晚手持、抓拍1600,上三脚架可用100.

单反的基本知识6:测光和曝光

测光,就是机器去判断光的强弱明暗。

测光方式:一般为矩阵,中央,点测光。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因为机器为方便后期,自动曝光会欠曝,导致灰蒙蒙的,白的不白,黑的不黑。所以,遇到白色要加曝光,遇到黑色要减曝光!

3.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4.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5。对于M档,测光无效,但是会影响液晶屏直方图信息提示。

手动测光:

1. 寻找画面中接近18%灰的区块 。

当拍摄 经验 逐渐累积之后.我们就很容易在一个画面中找出接近18%反光率的地方.它可能是监天.可能是大太阳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绿的草丛,也可能是没有粉刷过的墙面。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进行点测光的地方.应当多多拍摄.然后观察结果并修正自己的判断。

2.使用灰卡或是手掌来测光

如果判断中间调的经验不足或是环境混乱.可以直接将灰卡置于环境光源下,直接对着它来测光。 如果没有灰卡.可以用自己的手掌来取代。人的肤色接近18%的灰调.所以自己的手其实就是一张很好用的灰卡。不过要记得别用被太阳晒得很黑的手背.那样会影响测光结果。

曝光的准确:

单反相机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单反相机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对于初学摄影的人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单反相机的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单反相机的基础知识

一、 摄影的立意

单反相机模仿人的视觉,你眼睛看到的东西,用单反相机准确还原成照片,传递给别人,使他们身临其境。

当我们端起相机准备拍照的时侯,问题就在眼前:你想拍什么?或者说想通过照片传达什么,是一个人物,一件事,还是某人某事? 摄影的表达如同写文章,在下笔之前你就必须为你的文章“立意”,创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趣味中心。

确立一张照片的“立意”很重要,没有立意的照片等同一张“废片”。看一张照片就如同在听一个“语无伦次”的人说话一样,你无法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张照片只能用来说明一件事!

如果我们试图在一张照片中表达许多问题,可以说是失败的。构图时舍不得许多无用的元素,这也漂亮,那也有意思,许多漂亮的东西在一起,造成观察者的视觉游离,从而使得“立意”下降。

绘画构图是加法,简单的摄影构图是减法。而真正的摄影构图是在不影响画面立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信息和元素。一切都需视传达的目的而定(此如证件照或人物肖像类的特殊摄影除外)。

二、 基本知识

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因为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拍摄时,应一脚前。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

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

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 、独脚架。“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善用RAW格式!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光线: 光线是摄影构图的基础和灵魂。摄影主要是根据光线本身的色温和强度来控制画面.通过光线的照射角度来把个人情感融入照片之中。在选择、处理光线时就必须随时随地考虑拍摄对象周围的环境对画面光影结构的影响.自然光是不可以控制的,但可以采取遮挡、反射等方法调节:人工光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随意控制造型效果.并使之发生变化。在复杂的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混合时.要注意控制色温的一致。

色彩: 如果说光线赋予照片以生命,那么.色彩就给照片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作为摄影构图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在构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拍摄时通过画面色彩构成的主观控制.把色彩元素进行设计、提炼和选择搭配.拍出来的照片就会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从而渲染、烘托出主题和内容所需要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

1、对比色的和谐:是指互补色之间的关系,如红与绿配置得当也能得到和谐的效果。

2、邻近色的和谐:如黄与橙、蓝与绿等,会呈现出一派宁静的色调,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和谐。

3、类似色的和谐:亦称同种色的和谐,如深红与浅红、深蓝与浅蓝等。4、消色、光泽色与其它色的和谐:消色包括黑、白、灰三色,光泽色包括金、银色。消色、光泽色与其它任何色彩搭配在一起,都能达到完美的色彩效果。 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的作用

影调: 影调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它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从黑白摄影来看.影调的主调可以分为三类:高调、低调、中调(灰色调)。不同的影调有其不同的感情色彩,如高调的明快、淡雅,低调的庄重、深沉,中间调的和谐、平稳等。影调只有与具体的形象、物象相结合.才能赋予作品以鲜明的、生动的感染力。

线条: 线条一般是指画面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在构图中合理地利用线条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根据线条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外部线条是指画面形象的轮廓线.内部线条则是指被摄对象轮廓线范围以内的线条。根据形式的不同,可将线条分为直线、曲线两类,直线又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之分.水平线易产生宽阔之感。在拍摄风光时.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垂直线易传达高耸、刚直之感,如林立的楼群、挺拔的树木、高峻的山峰等:曲线则指一个点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向后所形成的轨迹。曲线给人以优美,柔和、轻盈、流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