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

将50毫升浓度为百分之三十的过氧化氢倾倒入小烧杯中,滴入3至4滴洗洁精,利用胶头滴管,滴入5至6滴丙三醇,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待用,将两药匙的二氧化锰放入干燥的小烧杯中,放置待用;将两烧杯中的药品同时倾倒入100毫升的量筒中,观察实验现象。

方法二:

将50毫升浓度为百分之三十的过氧化氢倾倒入小烧杯中,滴入3至4滴洗洁精,利用胶头滴管,滴入5至6滴丙三醇,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待用,将两药匙的

大象牙膏实验配方

大象牙膏的实验配方是双氧水+碘化钾(或其他催化剂)+发泡剂混合时,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分解出大量氧气。

双氧水(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为氢和氧的一种化合物,碘化钾(或其他催化剂)在不改变物质成分的前提下加快双氧水中氧的分离,大量氧气溢出到掺有发泡剂的溶液中,产生大量泡沫,喷涌而出。

“大象牙膏”实验是2009年由美国《连线》杂志网站公布的十个最令人惊讶的化学实验视频之一,其实验方法是将浓缩的过氧化氢与肥皂混合起来,加上一些碘化钾或高锰酸钾(不能过多),即可观察到一股充满氧气的泡沫状浅黄色物质像喷泉一样从容器中喷涌而出。是著名的化学实验之一,体积很大,因此也可以称为“大象的牙膏”。

方法一。仪器:烧杯,锥形瓶。药品:过氧化氢(双氧水),硫酸铜(或其他催化剂),洗洁精,水。实验步骤:将双氧水和洗洁精、催化剂和水分别混合,可加入色素增强视觉效果,分别把两杯溶液倒入锥形瓶(使用难溶于水的催化剂可以不与水混合,直接倒入锥形瓶)。

方法二。仪器:烧杯,锥形瓶。药品:氯化铝饱和溶液、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洗涤剂。实验步骤:将洗涤剂和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倒入锥形瓶,可加入色素增强视觉效果。

大象牙膏实验步骤和原理是什么?

方法一

仪器:烧杯,锥形瓶。

药品:过氧化氢(双氧水),硫酸铜(或其他催化剂),洗洁精,水。

实验步骤:将双氧水和洗洁精、催化剂和水分别混合,可加入色素增强视觉效果,分别把两杯溶液倒入锥形瓶(使用难溶于水的催化剂可以不与水混合,直接倒入锥形瓶)。

方法二

仪器:烧杯,锥形瓶。

药品:氯化铝饱和溶液、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洗涤剂。

实验步骤:将洗涤剂和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倒入锥形瓶,可加入色素增强视觉效果。

原理

大象牙膏(Elephant Toothpaste)的原理是双氧水+碘化钾(或其他催化剂)+发泡剂混合时,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分解出大量氧气。

双氧水(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为氢和氧的一种化合物,碘化钾(或其他催化剂)在不改变物质成分的前提下加快双氧水中氧的分离,大量氧气溢出到掺有发泡剂的溶液中,产生大量泡沫,喷涌而出。

化学解释

这个实验证明过氧化氢(H2O2)可以被催化分解,产物是水与氧气。过氧化氢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但是反应速度极慢,甚至于观测不到。在加入催化剂(一般在大象牙膏实验中为碘化钾)后会加速反应生成大量氧气:

2H2O2 → 2H2O(l) + O2(g)此反应中碘化钾充当了催化剂:它的总量并没有减少,且加速了反应的进行。碘离子将反应机理改变为:

H2O2    +    I−    →    H2O    +    IO− 

H2O2    +    IO−    →    H2O    +    O2    +    I− 

2H2O2    →    2H2O(l)    +    O2(g)    ΔrH° = −196 kJ/mol 

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产生的气泡是热的。另外,使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固体催化剂与液相的接触面积可能不如液体催化剂大。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象牙膏

请问大象牙膏的实验方法

大象牙膏的原理是用双氧水+碘化钾+发泡剂,碘化钾充当的是催化剂。

二氧化锰等物质也可以充当催化剂,效果相当,2H2O2==2H2O+O2,会发生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氧气,但不会有大的危险。另外用碘化钾做试验时,不完全是催化剂作用,也参与了反应,实验没有特定的比例。

家里可以的实验不多,比如用乙酸除去茶瓶胆的碳酸盐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