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学大师部分列举如下:

陈省身。他是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荣获1983以及1984年度Wolf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华罗庚。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王浩。他是仅次于哥德尔的逻辑数学大师。二十世纪50年代初,王浩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又被选为不列颠科学院外国院士

中国的数学家有哪些?

1、新中国数学事业奠基人,华罗庚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2、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

3、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

陈景润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级难题,众多数学家认为用现有数学理论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出现新的数学观念,新的数学理论系统。

4、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

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终于使他成为菲尔兹奖得主。

5、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开拓者 早年对对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做出了贡献, 四、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 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 ,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 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等等。

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3.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4.冯康

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数学家、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创始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4年冯康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转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

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 ;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8月17日逝世于北京;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吴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文俊

百度百科-冯康

百度百科-冯祖荀

百度百科-华罗庚

百度百科-祖冲之

中国数学名人有哪些?

数学名人有:

1、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在书中他提出五大公设。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

2、秦九韶:

秦九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表述了一种求解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数值解的算法——正负开方术。

3、朱世杰:

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此外他还创造出“垛积法”,即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与“招差术”,即高次内插法。

4、杨辉:

杨辉曾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在总结民间乘除捷算法、“垛积术”、纵横图以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

5、李冶:

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与杨辉、秦九韶、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有哪些中国的数学家?

从古至今,“数学”一直被称为“科学之母”,每一个伟大的科学成就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外一些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得、牛顿、欧拉、高斯等等,他们都是数学史上很著名的人物。

那中国都有哪些伟大的数学家呢?他们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哪些巨大贡献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几位。

祖冲之

第一位:祖冲之

429年,祖冲之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冲之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了。

他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圆周率”相信大家都知道,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就是他的贡献。

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16世纪才被西方打破,可以说是他曾经让中国的数学领先了世界几百年。

第二位:陈景润

1933年,陈景润生于福建福州,是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1957年1月他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奖论文是《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

1963年《典型群》一书出版,他发起创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去世,年仅63岁,后来他捐赠了自己的遗体,这是伟大数学家为中国科学界所做的最后贡献。

第三位:华罗庚

华罗庚可以说是个“数学天才”,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华罗庚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者,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的数学领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更让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天才数学家”一生最高的学历却只是初中文凭。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极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第四位:陈省身

1911年10月28日,陈省身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

1926年,陈省身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很大。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他还为姜立夫当助教。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孙光远博士指导下,他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具有一一对应的平面曲线对》。

1934年夏,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汉堡大学数学系留学。

1935年10月完成博士论文《关于网的计算》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

1936年2月获科学博士学位;毕业时奖学金还有剩余,同年夏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资助,于是又转去法国巴黎跟从嘉当研究微分几何。

陈省身是20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

早在40年代,陈省身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两项划时代的重要工作:高斯-博内-陈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理论,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概念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他培养了包括廖山涛、吴文俊、丘成桐、郑绍远,李伟光等在内的著名数学家。

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真正的“数学巨匠”。

文首有说到“数学”是“科学之母”,数学影响了我国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其实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从小就受到数学的启发,他也是物理学界很少运用数学的物理学家。

他曾经说过: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堪称奇迹中的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杨振宁提出要“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就是用数学来研究物理。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刘薰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跟教育家,他跟杨振宁的父亲还是同学。

他有多牛呢?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中学:春晖中学。

这所学校的美术老师是丰子恺。

音乐老师:李叔同。

国文教师:朱自清、朱光潜。

书法课:于右任。

此外,还有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巴人,廖仲恺,黄炎培,陈望道等等前来讲座。

而数学老师是谁呢?就是刘薰宇。

所以,在数学教育在这个领域,刘薰宇绝对是民国大师级的存在。像美术老师丰子恺就经常跟刘薰宇请教。

丰子恺说:

“我与薰宇相识后,他便做这些文章。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每次想,假如从前有这样的数学书,也许我不会抛荒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