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恰相反;

2、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

3、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

都在地球上,为何城市温度却比郊区高很多?

城市里面的温度当然要比郊区高,因为城市不管是热量聚集还是散热属性,都与郊区大不相同,且往往越是中大型城市温度就会越高,这一点在城市生态环境上叫做“城市热岛效应”。

首先说城市热量聚集,城市热量聚集高于郊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我们常见的有路面硬化、绿植减少、工厂热量排放、机动车热量排放等。路面硬化,顾名思义就是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虽然经久耐用,但因为沥青是黑色的,所以路面吸收的热量也相当大,城市沥青路面越多,吸收的太阳热量也就越多,且吸收后会源源不断扩散到空气中,促使城市温度升高。

绿植减少,是指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原本的绿地、山体等,致使城市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因为绿植通过蒸腾作用,可以不断从周边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周边空气温度,而与郊区相比,即使城市人工绿化再美观,数量上也比不了郊区。

至于工厂以及机动车辆的热源排放,这两点的原理就不必过多强调,因为这两点热源我们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而与郊区相比,城市工厂、机动车辆是郊区的几百上千倍,热量聚集自然也要比郊区高很多。

然后再说散热属性,通常在突然遇到大风天气时,我们习惯找一个避风处,这类避风处既可以是山丘更可以是建筑物,因为建筑物厚厚的墙体可以直接阻挡空气穿过。然而,建筑物避风的属性再“升级”便是影响散热,道理很简单,我们所处的大气层,不管是热空气还是冷空气移动传播都是在对流层的范围内,而只要对流层内的空气流动,就可以一并带着热量,将局部热空气快速进行散发。

而当城市建筑物挡住了气流流动,那城市热量散发就只能依靠静止大气之间的热传递,这无疑会极大降低散热速度,反观郊区只要一场风刮过,那热量基本全给带走,这就好比是夏季两个人同时出汗,一个人依靠自然消散,一个人打开电风扇,两者消汗速度不同的道理是一样的。

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差异及原因?

城市中心气温一般高于城市郊区气温,形成这种温差主要是热岛效应造成的。因城区生产、生活产生的热量较之郊区多,在城区就形成上升气流,带至高空凝聚,向四周扩散、下沉;在城区上升气流的同时,由郊区地表气流补充至城区,进而形成一个小型气流循环。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扩展资料:

减弱热岛效应的方法: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2、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

3、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室外新鲜空气引进室内,以改善小气候。

4、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除建筑物、硬路面和林木之外,全部地表应为草坪所覆盖,甚至在树冠投影处草坪难以生长的地方,也应用碎玉米秸和锯木小块加以遮蔽,以提高地表的比热容。

5、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

为什么城市的温度要比近郊高?

01

影响城市温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热源和能源利用率太低,排出了大量的热量。二是,城市的建筑群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本领小,因而吸收了较多的热量。三是,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所以城市温度会比近郊高。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曾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这表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的事实了。

最近几十年的观测资料表明,确实城市比郊区的温度要高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例如,上海、纽约年平均温度要比近郊高l.1℃,柏林要高1.0℃,费城要高0.8℃,莫斯科、巴黎、洛杉矶要高0.7℃,华盛顿要高0.6℃。有些日子,还高得十分惊人哩!1979年12月13日的傍晚,上海市区要比近郊高出4.5℃;1981年7月10日午后,北京市区比郊区高出4.7℃。1972年7月4日傍晚,在加拿大温哥华,曾测到一次强热岛效应,城内比近郊区高11.0℃,这意味着,温哥华的郊区还是略带有寒意的初春气候,城市里却有初夏的气息了。

为什么城市的温度比近郊高呢?影响城市温度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厂密集,工业的热源和能源利用率太低,加上汽车和各种机动车辆川流不息,排出了大量的热量。据最近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办公室进行航测时发现,普陀区苏州河沿岸、杨浦区东段、黄浦江以南上钢三厂三个地区,昼夜气温均高出周围地区3〜4℃,而这三个地区正是工厂密集,能源消耗大的地区。二是,城市的建筑群,砖石、水泥、柏油马路,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本领小,因而在白昼吸收了较多的热量。三是,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下雨后,雨水很快从人工管道中流失,地面经常是干干的,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四是,城市建筑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流失。

此外,城市上空经常烟雾漫漫,这种烟雾在晚上起着保温作用,所以城市热岛效应晚上比白昼要明显得多。如果在休息天,由于工厂不开工,排放出的热量少,城市热岛效应就要比开工日弱一些。

由于城市温度高于近郊,盛夏市区热不可耐,特别是热岛效应明显的日子里,风小,人体更觉难受。据研究,人在休息时,环境温度低于25℃,—般不会出汗;气温在28℃左右,可稍稍出汗;当气温在29〜30℃时,就会明显出汗。无怪,一到夏季,城市的居民要涌到海边、高山和郊区去避暑。

为什么城市空气中的水汽比郊区少,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一般来讲原因有:1、城市的绿地和水域面积相对较小,大多数都是水泥地,阻止了泥土中的水分蒸发;2、城市中的建筑都是玻璃居多,加强了太阳光的照射,使水分不易保留,3、降雨,郊区由于大气水循环会比较的频繁,所以降雨会比较多,而城市中由于地面水蒸气较少升入天空形成云朵,所以降雨相较郊区会少些.
至于温度城市较高的原因有:1、城市的建筑、大多都是水泥或者玻璃,绿地少,而泥土和绿地可以吸收热量,水泥地和水泥建筑吸收的较少,而玻璃会反射阳光,照成二次光污染,强化阳光带来的热感;2、城市较多的工业生产及汽车,产生大量的废气,上升到城市上空形成一个膜状,使城市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于是温度升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一般情况下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交通工具和无数的家庭炉灶,都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成为热岛,城市与郊区之间存在热力环流。

为什么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地城市里,人们大量地燃烧石油、天然气、煤气、煤炭等燃料,每天还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产生大量的热量。另外,城市中的水泥和柏油地面会吸引更多的太阳热能。所以,市区的气温总比郊区的温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