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清末皇帝是谁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 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清朝末代皇帝是谁

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清朝皇帝,清宣统(末)皇帝,通称宣统皇帝,或末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

爱新觉罗·溥(pǔ)仪(满语:穆麟德 英文名:Henry 亨利),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1906年2月7日生,1967年10月17日隐患尿毒症不治去世。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其曾祖父为道光帝,

溥仪17岁时照片

其祖父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父亲为醇亲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绪帝亲弟-摄政王载沣。也就是说,他是道光帝的曾孙,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孙,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绪帝的亲侄子。

其年号宣统(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帝,因其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尊称为清逊帝,在台湾的后人尊其为清恭宗。

后在满洲国做大满洲帝国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取自清朝的“康”,也就是指康熙皇帝,“德”是指德宗,也就是光绪皇帝,按慈禧太后懿旨,承接德宗为嗣。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7日,在沈阳机场准备逃往日本的溥仪被苏军俘获成为战犯,随后被关押至西伯利亚,在走完了5年的异域囚徒生活后,在1950年,苏联将溥仪等伪满洲国战争罪犯引渡给中国政府,溥仪等一大批伪满洲国战争罪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也就是当年日本关东军修建的秘密监狱。

在进行了10年的劳动改造后,1959年,最高人民法院遵照国家主席令,决定特赦溥仪,溥仪得到特赦后,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让其并从事修改民国档案等史料工作,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因尿毒症去世。[1]

中国清朝末代皇帝是谁 谁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

1、爱新觉罗·溥仪是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君主,是清朝的亡国之君。

2、1912年2月,他跌下统治地位的时候年仅六岁。1932到1945年间,他被日本关东军蛊惑欺骗,充当伪满洲国的傀儡元首,因此先后被苏联和新中国关押十四年之久。1959年蒙受特赦,1967年病逝于北京,当时的身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无疑,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命运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的作用;他是亡国之君和叛国罪人,最后成了新中国改恶从善的典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无疑是失败者,但他的每一步失败都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人民的解放,而他最终也成了自豪的中国人民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