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1961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专业,1981年本科提前毕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学美国。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大学执教。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怎么样

还不错。

据了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率先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中国内地商学院。

在学院影响力上,根据2016-2020年UTD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百强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位列全球第96位(亚洲第10位、中国内地第2位)。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即将离任吗?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院长近12年后,今年62岁的钱颖一即将离任,现任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拟接任院长。据报道,这一任命目前处于公示阶段。

清华经管学院成立于1984年。

钱颖一自2005年10月起担任清华经管学院第一副院长;2006年9月正式接任院长。

上任至今,钱颖一始终坚持以院长身份为本科生上《经济学原理》基础课,并为经管学院打造了一套阵容超豪华的顾问委员会,这一系列的贡献与成绩都为人所称道。

钱颖一花了大量精力去推动教育改革,并多次批评他眼中的“短期功利主义”。他曾说,“你还能找出比我们学院更‘功利’的领域吗?但恰恰是在这个最‘功利’的学院,我们在推行最不‘功利’的教育。”

为此,钱颖一在经管学院的十几年里没有带过一个博士生,没有申请过一笔研究经费,也没有主持过一个自己的研究中心、研究院或研究所。解释起来,钱颖一说“教育改革比经济改革更艰难,但是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却会十分巨大”。

2013年起,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还会收到钱颖一开出的书单:哈佛大学原校长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何兆武的《上学记》等,除了《魔鬼经济学》,都与经济专业无关。

经管学院的本科课程表更是“不走寻常路”——140个总学分中,专业课只有50个学分,通识课高达70个学分,另20个学分是任选课。

2016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为钱颖一颁发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时说:“这些年来,钱颖一忙于清华经管学院的院务管理,这无疑减少了他用在经济学上的精力,但我们收获了一位教育学家。”

2017年,钱颖一称:我们距“世界一流”还很远。他对学院的工作一贯要求特别高。我每次跟他汇报,学院某些方面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或某项排名为第一时,他总是不满足,屡次对我说,那个不算数,要做公认的第一。后来再去汇报工作,一旦说到排第一,我都会说“距离公认的第一还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他对我们的期望很高;另一方面,他对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发自内心地高兴。他就是这样的热爱清华、热爱经管学院。”钱颖一说。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的钱颖一曾在密云插队四年,当时他没有放下书本,并且特别喜欢学习数学和英语两科。他回忆,自己的英语和数学都是“田埂上学的”。

1977年,钱颖一和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恢复高考第一年的考场,成为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的818名学生之一。毕业后,他留学美国,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美国的多所著名大学。

同样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钱颖一、白重恩两人是“亲师兄弟”,都曾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系讲席教授埃里克·马斯金完成了博士生阶段的学习。

他们的“同门”还包括李稻葵、王一江、许成钢、邹恒甫等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圈内称他们六人为“哈六”,因为都在哈佛深造过。

经管学院官网显示,白重恩于1983年获中国科技大学数学学士,并获郭沫若奖学金。此后,他分别于1988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博士,199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是一位“双料博士”。

在接触过白重恩的人眼中,他是个温文尔雅、胸怀大度之人。虽然做事有条不紊,但只要发表其观点来便是犀利无比。今年两会期间,白重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大而快的投资带来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挤占了市场部门的投资,使得整体效率受到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