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

七彩丹霞是怎么形成的?

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

张掖七彩丹霞,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

在阳光的照射下,张掖丹霞奇观,色彩斑斓,似朝霞升腾,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游客叹为观止。

扩展资料

张掖七彩丹霞,地处西北荒漠美丽地质的奇观,走进这里总是令人震撼,放眼望去浓烈的色彩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景观。

在中国七个最美的丹霞地貌中,六个都在南方的湿润地区,唯独张掖丹霞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区,虽然没有水缺少了植被的生机,但它寸草不生裸露的胸襟,充满蓬勃张力的阳刚之气、处处洋溢着浓烈色彩的粗犷之美。

张掖丹霞就像是坦荡豪迈的西北汉子,无需精雕细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把它打造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五彩斑斓、风采奇妙的原始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彩丹霞风景区

七彩丹霞的形成

七彩丹霞成因是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七彩丹霞地貌的成因是什么?

01

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区,大部分陡崖坡则构成峡谷的谷壁。

基本坡面形态

黄进(1982)把近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态,自上而下分为三种类型:(1)受近水平岩层面控制的层面顶坡;(2)受垂直节理控制的陡崖坡;(3)崩积岩块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积缓坡。

产状倾斜的岩层发育的丹霞坡面则表现为“顶斜、身陡、麓缓”三种坡面。

在一些构造比较强烈的地区,岩层的倾角可能达到60-90°,则层面可构成陡崖坡。

此后,刘尚仁、罗成德等对丹霞地貌有关的形态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标准,认为陡崖坡高度应大于10m,坡度大于55°或60°,以此作为判断丹霞地貌的参考依据。但目前学者们对这一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会达不到上述标准。

七彩丹霞地貌怎么形成的

七彩丹霞地貌是沉积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当时环境下的氧化还原程度的真实反映。沉积物中Ca、Fe离子的含量很大程度影响了地层颜色的变化,尤其是Fe离子。

当地层中的Fe3+含量较大及Fe3+/Fe2+比值较高时,地层颜色以紫红、砖红为主;当地层中Fe2+含量较大及Fe3+/Fe2+比值较低时,地层颜色以白色、黑色为主;当地层中Fe2+含量较大及Fe3+/Fe2+比值由高逐渐变低时,地层颜色逐渐由红色向灰绿、黄灰、蓝灰过渡,直至黑色或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