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出自陈师道的《菩萨蛮》。

陈师道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人。16岁时从师曾巩。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

他家境贫寒,但仍专力写作,欲以诗文传于后世。元符三年,任秘书省正字。次年病逝。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

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重。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有《后山集》。

清词丽句前朝曲使君借于灯前读

此句出自陈师道的《菩萨蛮》。

陈师道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人。16岁时从师曾巩。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

他家境贫寒,但仍专力写作,欲以诗文传于后世。元符三年,任秘书省正字。次年病逝。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

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重。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有《后山集》。

菩萨蛮(寄赵使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菩萨蛮(寄赵使君)

[作者] 陈师道   [朝代] 宋代

清词丽句前朝曲。使君借与灯前读。读罢已三更。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要使情怀好。犹有解歌人。尊前未得听。

《菩萨蛮(寄赵使君)》作者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的其它作品

○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 示三子

○ 清平乐·秋光烛地

○ 春怀示邻里

○ 十七日观潮

○ 陈师道更多作品

《全宋词》陈师道(3)

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单。

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

临江仙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粉面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春风还解染霜华。肯持鸳绮被,来伴杜家花。

   蝶恋花(送彭舍人罢徐)

九里山前千里路。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许得回顾。

水解随人花却住。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泪入长江空几许。双洪一抹无寻处。

西江月(咏丁香菊)

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

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

洛阳春

素手拈花纤软。生香相乱。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

一顾教人微倩。那堪亲见。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菩萨蛮(寄赵使君)

清词丽句前朝曲。使君借与灯前读。读罢已三更。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要使情怀好。犹有解歌人。尊前未得听。

木兰花减字(和人对雪)

清愁叠积。更莫迟留春酒逼。吹面和风。梅信新来一线通。

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

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

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还把最繁枝,过与偏怜底。试傍鸾台仔细看,何似丹青里。

渔家傲(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

一舸姑苏风雨疾。吴笺满载红犹湿。色润朝花光触日。人未识。街南小阮应先得。

青入柳条初著色。溪梅已露春消息。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后无强敌。

   少年游

御园果子压枝繁。看看分摘无缘。团沙弄雪,劳心费手,不肯暂时圆。

赛神旧愿心儿有,终了待、几时还。芍药梢头,红红白白,一种几千般。

   南乡子

袅娜破瓜余。豆寇梢头二月初。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暗里犹能摸得渠。

醉侧不须扶。唤作周家行画图。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未信丹青画得如。

   木兰花减字

今年百五。风日清明尘不举。紫秀红陈。三节烟花次第春。

来舆去马。千念一空春事谢。白下门东。谁见初杨弄晚风。

   踏莎行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青春欲动群芳竞。林声鸟语带余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重门深院帘帷静。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