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状元是刘春霖。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光绪30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时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之誉,出版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兰亭序》等小楷字贴多部,大字法贴亦有出版。刘春霖的名字已载入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书法大辞典》。刘春霖患有心脏病,经受日伪打击后,病情逐渐加重,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44年

中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到底是刘春霖还是张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甲辰科,这一科的状元是刘春霖,所以刘春霖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张謇也是清末时期的一位科举状元,他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状元的,而且他参加的这场科举考试和以往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不一样,这场考试是因为慈禧太后60寿辰而特开的恩科。值得一提的是张謇和刘春霖两人能成为状元都很偶然。

张謇原本考取的只是第60名贡士,按理说这样的成绩在殿试中一般只能位列三甲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光绪的老师翁同龢很赏识张謇这个人,最后正是在翁同龢的操纵下张謇才得以高中状元的,所以说张謇这个状元来的很偶然。

刘春霖的状元路是另一番情况,刘春霖在会试中考的是第二名,第一名是广东人朱汝珍。当时是慈禧太后主持殿试,考官将贡士们的答卷排好名次后呈给慈禧太后审阅,慈禧太后翻开第一份朱汝珍的答卷后,对朱汝珍答卷的内容颇为满意,但是有三个地方不符合慈禧的口味。

朱汝珍这份答卷的字体笔画比较粗,这点不符合慈禧的审美;朱汝珍的籍贯是广东,这点也颇令慈禧太后厌恶,因为太平天国、维新派以及反清的孙文等人都是广东人。此外,朱汝珍名字中的“珍”字让慈禧想起了光绪的珍妃,慈禧是讨厌珍妃的。出于这几个原因,慈禧没有把朱汝珍定为状元。

当慈禧太后翻开第二份答卷的时候,看到刘春霖这个名字很吉庆,而且不是广东人,心生欢喜,就将刘春霖定为状元,朱汝珍也因此屈居榜眼。

清廷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所以1904年的甲辰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了,刘春霖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张謇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吗

刘春霖(1872—1942年)字润琴,号石筼,肃宁人。1904年考中甲辰恩科头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请注意,不要认为是张骞。张謇是光绪二十年(甲午)的恩科状元,而科举制直到光绪三十年才宣告停止,张謇不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

末位状元是张謇,还是刘春霖?

张謇中状元在1894年,其后科举考试还举行过3次。最后一次是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增加的一次恩科,考中状元的为刘春霖。1905年清政府应袁世凯等督抚奏请立停科举,下令自丙午科(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科考试一律停止。至此,科举考试彻底废除。故末代状元只能是1904年的刘春霖,而不是1894年的张謇。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直隶省(今河北省)肃宁县人,诗画书法均有极高的造诣。由于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故他又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而别人则称他为“古代状元的谢幕人”。状元及第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可他没有在国内做官,毅然到日本留学。1907年回国,任保定高等学堂监督。1909年当选为咨议局议员,继而又被议员们选为资政院议员。1910年10月4日第一届资政院会议开始,刘春霖出席。资政院是清廷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目的在于培养锻炼议员的能力,为以后成立两院制的正式国会奠定基础,议员由名额相等的钦选和民选(各省咨议局选出的议员)混合组成,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国家最高立法和监督机关,或者说是一个过渡形态的混合型议会

清代最后一位状元是谁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其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33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继而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从事些文字应酬;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在徐世昌、曹锟当大总统期间,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因此名噪一时。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后,均能保持晚节。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3岁。

南通的张謇是不是清代最后一个状元

清朝的末科状元叫刘春霖,光绪三十年,最后一科的状元。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人.不是清代最后一个状元.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他16岁中秀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中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纂。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事业和教育。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家产,积极兴办实业。先后建成了大生纱厂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兴成了大生纱厂资本集团。张骞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并终生为其事业奋斗,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是不是张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