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阶官名。宋政和六年,改登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修职郎府君是什么官职?

修职郎不是官职,是清朝正八品文官的散官官阶,通常授予县丞。
注:古代的官、职、品级等是分开的,修职郎就是官,也叫官阶或散官官阶,代表官员的行政级别,修职郎相当于今天的副处级。职就是职务,县丞就是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品级就是从九品到正一品,这个是古代特有的现代没有。
府君有两种意思:一是对逝者的敬称。二是对知府或太守(市长)的别称。而修职郎是县丞(副县长)的官阶,明显不是后一种意思,只能是前一种,即对逝者,特别是已故长辈亲人的敬称。
修职郎府君,应该是某段碑文,记录墓主生平曾任修职郎(副处级干部)。

皇清岁进士例授修职郎是什么官职?

“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是对于“岁贡(生)”的一种雅化的别称。当然不是真正的进士。明清时代的“岁贡(生)”是“贡生”的一类。贡生就是每年地方政府推荐本地最优秀的生员(也就是秀才)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一种秀才。贡生应该是秀才等级里最高的一种,每月能领粮食,一定时期(一般是两三年)国子监考试优秀后还能委以官职,这是其他秀才没有的待遇,甚至比举人的待遇更好。修职郎是清朝正八品文官的散官官阶,是虚衔不是实职,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行政级别,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所以皇清岁进士例授修职郎的整体意思就是牌匾主人是大清的贡生,最后朝廷授予了正八品修职郎的职位。

清朝修佐郎是什么职称?

清朝修佐郎(修职佐郎)是从八品文散官。(类似现在的行政级别,只享受待遇没有实职)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

清代散官

文散官

正一品,光禄大夫

从一品,荣禄大夫

正二品,资政大夫

从二品,通奉大夫

正三品,通议大夫

从三品,中议大夫

正四品,中宪大夫

从四品,朝议大夫

正五品,奉政大夫

从五品,奉直大夫

正六品,承德郎

从六品,儒林郎

正七品,文林郎

从七品,征仕郎

正八品,修职郎

从八品,修职佐郎

正九品,登仕郎

从九品,登仕佐郎

武散官

正一品,建威将军

从一品,振威将军

正二品,武显将军

从二品,武功将军

正三品,武义都尉

从三品,武翼都尉

正四品,昭武都尉

从四品,宣武都尉

正五品,武德都尉

从五品,武德佐骑尉

正六品,武略都尉

从六品,武略佐骑尉

正七品,武信都尉

从七品,武信佐骑尉

正八品,奋武校尉

从八品,奋武佐校尉

正九品,修武校尉

从九品,修武佐校尉

清朝修职朗甯古墖学正是什么官职?

修职郎,是个八品散阶荣衔,享受八品散阶待遇,有正职的,这个散阶就相当于是津贴的等级
学正,在国子监,就是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在地方,通常是一所学校的学官。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助教,博士呢大概就相当于教授。这是官学,所以这些学官是有品秩的。学正就是职衔。
清代也和宋代类似,采取职衔与荣衔分开的做法。
宁古塔,是个地方,是宁古塔将军治所
所以,这里连起来,就是这个人是宁古塔这个地方官学的助教,挂个八品修职郎的荣衔。
学正这个职衔,在清朝初期是正九品,到乾隆时期,升到了正八品。
所以,这个人除了领取正八品(正九品)的俸禄外,还同时也领取正八品荣衔的津贴。

修职郎和太孺人是什么意思

修职郎和太孺人是官衔的称谓。

修职郎是正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太孺人一般是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不用上报备案和册封,后来也有用于对一般妇女的尊称。

简介:

官衔,是官员级别的头衔或者称谓,与其权力和职责相匹配。是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清朝修职郎相当于今天什么官,明朝千总相当于今天什么官,谁大?

朋友你好。
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千总,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职位低下。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又漕运总督辖下各卫和守御所分设千总,统率漕运军队,领运漕粮,
一个是散阶,像今天的军衔,比如上尉,上校之类的,一个是实阶,好比今天的班长,连长,所以没有可比性。如果硬是要比的话,朋友可以对比一下品级。不过都不是一个朝代的,也很难说。

中国明清时期带“郎”的官职爵位有哪些?

职事官:
侍郎(副部长),明 从二品,清 正二品
郎中(司长),正五品
员外郎(副司长),从五品
明朝文散官: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清朝封赠官阶:
正六品授承德郎,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
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义郎),从七品授征仕郎;
正八品授修职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授登仕郎,从九品授登仕佐郎,俱授敕命。

清朝登仕郎是什么官?

文散官名,清正九品概授登仕_。

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_的属吏。明正九品初授将仕_,升授登仕_。

自从二品到从五品下的都以“大夫”为名,分别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

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扩展资料

文职封赠之阶:

初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寻改光禄大夫。

从一品光禄大夫,后改荣禄大夫。

正三品通议大夫。从三品中议大夫。

正四品中宪大夫。从四品朝议大夫。

正五品奉政大夫。从五品奉直大夫。

正六品承德郎。从六品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

正七品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议郎。从七品徵仕郎。

正八品修职郎。从八品修职佐郎。

正九品登仕郎。从九品登仕佐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