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的历史:鸦片战争后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晚期的历史问题

总的来讲,八旗军数量太少,而且分驻全国各地,并不是不用,收复新疆的时候清军主力就是八旗精锐,只是在清末那种形势下已经不堪大用。清朝晚期的蒙古骑兵主力,察哈尔骑兵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联军重创,此后就再也组织不起来成规模的蒙古骑兵了。绿营兵基本就和内卫部队差不多,真打起仗来不指望他们的,清朝晚期以后基本就被团练乡勇替代了。

至于新军,他的新是相对于旧式封建军队而言的。新军是按照西方标准组建的近代职业化军队,他和旧式军队的区别是,第一,他不再强调士兵的个人武勇,而是强调军队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纪律,团体协作;第二,他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基层士官作为军队骨干,保障了军事传统和延续和传承;第三,他非常强调军人的荣誉感和对祖国的忠诚,从而保证军队的士气,使得战事不利时军队也能坚守阵地,死战不退为战局扭转赢得时间。

毫无疑问,新军的战斗力是压倒性的强于旧式军队的,清朝至列强寇边以来,屡战屡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清军还是一支旧式军队,即使他的骑兵马术再精湛,骑射再高超,在经过严格训练的近代化军队面前也还是不堪一击的。清廷对于这一点其实非常清楚,只是出于不愿意武装汉人的心理,所以新军规模始终不大。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发现绕不过这道坎,才终于开始大规模编练新军。

当时编练汉军新军的时候,清廷还是留了一手的,他们也同时编练了八旗新军,但仍然是老毛病,分驻全国各地,而且人数太少。后来辛亥革命的时候这些旗军给革命军制造了很大麻烦,有些地方甚至在清帝退位后仍然拒绝投降,死战到了最后一人,算是给清廷尽了死节。

清朝末期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清朝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时开启了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维新派开始主张君主立宪又遭封建势力毁灭,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

扩展资料: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清朝为何最后会走向覆灭?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中国这些王朝历史中存在最长的一个朝代。清朝是由满族人统治的一个朝代,虽然统治时间最长但是最后也逃不过走向灭亡的命运。清朝在统治时期也出过非常多的名人,也有特别繁盛的时期。现在很多喜欢研究历史的人还是很喜欢清朝的历史文化。人们如今也经常能看到很多的清宫剧或者清朝历史剧,都广受欢迎。那么,清朝为何最后会走向覆灭呢?我认为清朝之所以最后走向覆灭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下面几个。

一、清朝的统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

我认为清朝之所以会覆灭,是因为清朝末期的统治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了。这也应了那句,天下大势是不断更迭的。一个朝代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因为新的文明出现了,必然要取代这种腐朽的统治。

二、清朝末期统治者不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不无道理。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不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只知道自我享乐。底层的民众只能奋起反抗,更多的能人志士希望建立一个公平民主的国家。所以清朝也就慢慢走向了衰亡了。

三、内忧外患是造成清朝走向覆灭的重要原因

当时外国的侵略者三番五次侵犯我国,清朝定挡不住外敌侵略,只能割地和赔款,长此以往国库被掏空。又加上官员贪腐严重,总之就是内忧外患使得清朝早早的走向了覆灭的道路。此外更多的民主人士走出来希望建立新政权,也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如果大家对“清朝为何最后会走向覆灭”这个话题有更多的看法,欢迎积极评论参与对这个话题的评论哟。

后期的清朝怎么没落的那么快

中国的封建王朝是在清朝达到了顶峰,也是在清朝走向了衰败,清朝从乾隆朝末年开始逐渐衰败。皇帝一度重用贪官和珅,导致政治日渐腐败。而清朝统治者也失去了早期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渐趋保守和僵化。

原因:

1、中国浪费了太多太多劳动力,导致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清朝满族沿袭之前的传统,女人从七岁之后就开始裹脚,美名其曰“三寸金莲”,但是却不曾想到,当时的西方工业革命后,妇女还是主要劳动力。

2、鸦片的毒害,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商业和工业都迅速发展起来。每个民族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那时期的中国,有钱人家的富家子弟在嬉笑斗鸟,甚至还聚众违法吸大烟,慢慢吞噬着晚清时期的主要劳动力。

3、清政府胆小怕事,腐败,自私自利,晚清已经参与了几次战争,每次都是以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赔款条约为结束,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正是因为这些权贵的统治,和这些罪恶的封建恶俗,当然和封建统治达到顶峰后必然衰落的自然规律也是脱不了关系的。更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无知和愚蠢,闭关锁国,看不到西方的先进技术,还误以为自己还是那个世界第一的泱泱大国,井底之蛙的思想终究导致清朝走向衰败的。

扩展资料:

清朝结束时间:

19世纪末,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开始高涨,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以及随后八国联军的入侵。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朝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

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