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职位低下。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又漕运总督辖下各卫和守御所分设千总,统率漕运军队,领运漕粮,称为卫千总、守御所千总。京师内九门,外七门,每门设千总把守,称为门千总。又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也有此职,称土千总、土把总。

清代一名千总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位?

千总相当于现在的营级或者团级军官。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编制上,千户始于金朝,为世袭军职,元明一直沿袭。而清代有一个与之相近的千总的官职,但性质和之前的千户却大不一样了。清代的千总为绿营兵的军职,不再是世袭军职。在清代除了满八旗兵之外,还有汉八旗,也就是所谓的绿营兵。

而千总是绿营兵的军职,不再像明朝的千户为世袭军职,由上面任命产生。清代的千总属于中下级军官,统领的士兵人数不多,在500——1000人之间,属于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营级或者团级军官。

官阶分享

1、千总:相当于营级。

2、 把总:相当于正连级。

3、外委千总:相当于副连级。

4、 外委把总:相当于正排级。

5、 额外外委:相当于副排级。

千总是几品

千总是正六品,并且是军职人员,掌管绿营(汉兵)提督实为一省的最高武官,总兵略低于提督。总兵以下,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为汛。其中,千总又分营千总和卫千总,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中国帝制时期千总是干什么的?

千总是中国明清时期武官中一个职位的名称。最开始是在明朝嘉靖皇帝时设置“千总”一职,是驻防京师的军事将领,多由功臣担任,以后逐渐没落,到了清朝时期,“千总”一职仅为武官中的下级军官,次于守备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