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问题:氢气不像氦 气是惰性气体, 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每年由于氢气球爆炸而受伤的人数不胜数;

2、氢气的存储技术还不够成熟;

3、氢气的燃烧速度很快,如果压缩储存的话会很危险;

4、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补充:

优点:第一,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第二,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第三,燃烧产物是水,无毒、无污染,且可以循环使用。所以, 氢气 被称作 绿色能源 ;

缺点:由于氢能属于二次能源,需要借助别的能源来制取,加之生

氢气是清洁的燃料,如果作为汽车燃料,你认为目前存在什么困难?应解决哪些问题?

1.制取难: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
2.运输难:因为氢气属于易燃物,容易发生爆炸,密度很小
解决 :一.寻找制取氢气的新方法,如:
1.用氧化亚铜作催化剂从水中制取氢气。
2.用新型的钼的化合物从水中制取氢气。
3.用光催化剂反应和超声波照射把水完全分解的方法。
4.陶瓷跟水反应制取氢气。
5.从微生物中提取的酶制氢气。
6.用细菌制取氢气
7.用绿藻生产氢气
8.利用太阳能从生物质和水中制取氢气。(利用太阳能从生物质和水中制取氢气是最佳的制取氢气的方法。理由是太阳能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无污染、)
二.包装方式:氢气拖车/瓶组/钢瓶
运输方式:氢的贮运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即气态贮运、液态贮运、金属氢化物贮运和微球贮运。目前,实际应用的只有前三种,微球贮运方式尚在研究中。
另外,我们在化学课上还学到用碳纳米管,碳60贮存氢气

就目前情况看,氢气作燃料的汽车要投入使用前,还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氢气是一种燃烧后无污染的气体,但是氢气燃烧后产生水怎么解决
2.总所周知,以天然气、液化气为燃料的出租车,每次加燃料非常麻烦,如果以氢气为燃料添加需要大量投资建立加气站,像跑长途加氢气能像加汽油一样方便就好
3.动力不知怎么样,还有发动机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挺多,氢气燃烧产生的水在缸体内怎么解决,这就需要重新设计缸体结构
4.烧氢气发动机制成是汽油、还是柴油机结构或许还有更好的结构
5.氢气以什么方式进入发动机缸体(混合气自然吸入),因为不是很清楚氢气的压缩后密度、燃烧速度....等相关参数,是压缩燃烧还是点燃,对氢气了解太少啊

氢气是清洁燃料,如果作为汽车燃料,你认为目前存在什么困难?应解决那些问题?

储氢功能。
氢气成本低且效率高,在能源日益显现不足和燃油汽车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极大污染的今天,以氢燃料作为汽车燃料的呼声不断出现,日益高涨。世界四大汽车公司,美国的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日本的丰田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都在加快研制氢燃料汽车的步伐。汽车要使用氢燃料作为动力,其关键技术环节有两个,一是贮氨技术,二是燃料电池技术。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成技,因此氢气在汽车上的贮存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氢燃料汽车的关键。传统的贮氢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压缩贮氢的方式,用高压钢瓶(氢气瓶)来贮存氢气;钢瓶贮存氢气的容积很小,即使加压到l50个大气压,瓶里所装氢气的质量还不到氢气瓶质量的1%,而且还有爆炸的危险。另一种是采用液氢贮氢的方式,将气态氢降温到-253℃变为液体进行贮存;氢气液化的费用非常昂贵,它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液氢的成本;而且,液氢的贮存容形异常庞大(占去汽车内的有限空间),需要极好的绝热装置来隔热,才能防止液态氢不会沸腾汽化而避免浪费。以上诸多的原因,使得以氢气作为汽车动力燃料的应用一直都遇到很大的困难。尽管近年来,人们在不断开发利用贮氢合金来贮存氢气,但高性能的贮氢材料一直是人们寻求的目标。 碳纳米管出现后,人们在不断探讨碳纳米管用于贮氢的可能性。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1999年,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和IBM公司首次测试了碳纳米管吸附氢气的能力(贮存氢气的能力)、并发现,碳纳米管吸附氢气的能力随着管径的增大而提高。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下,锂和钾化学掺杂的碳纳米管的吸氢能力分别提高到对20wt%和14wt%,它们远远超过了6.5wt%的贮氢技术指标。这些研究结果证明,用单壁碳钢术管不需高压就可贮存高密度的氢气,并由此可望解决氢燃料汽车所要求的能够工作在室温下的低气压,高容量贮氢技术难题。

氢气做燃料的优点?在当今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发展前景如何?

优点:来源丰富,热值高,燃烧后对环境污染小,运输费用较低,用途广泛.
当今发展的问题:大规模获取氢气存在技术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从水中获取氢气。保存不方便,由于氢气常温下很难液化,运输成本高,运输安全性要求很高。
前景: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降低氢气液化温度的添加剂,解决大规模保存问题;燃料电池,利用电能分解水,储存电能,需要的时候再高效的转化为电能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缺点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不要乱发!!!)

优点:第一,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第二,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第三,燃烧产物是水,无毒、无污染,且可以循环使用。所以,氢气被称作绿色能源。
缺点:尽管氢能已在一些国家进行了探索性的使用,但这种绿色能源并没有被普通使用,这是由于氢能属于二次能源,需要借助别的能源来制取,加之生产成本高,经济上也划不来,所以尚不能普及。

为什么氢气作为燃料却不能广泛运用

因为氢气要安全储藏和运输并不容易,它重量轻、难捉摸、扩散速度快,需低温液化,会导致阀门堵塞并形成不必要的压力。

氢为燃料最洁净。氢的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相反,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车辆,排放大量氮氧化物、四乙基铅,会导致酸雨,酸雾和严重的铅中毒。

更重要的是,废气中还含有3,4-苯并芘的强致癌物质,污染大气,危害健康。现世界各国对以氢为新型能源的研究颇为重视。日本于1984年5月24日在富士高速公路以每小时200千米速度首次试车(以氢为燃料)成功。

扩展资料

虽然氢气在通常状态下不是非常活泼,但氢元素与绝大多数元素能组成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已知有数以百万种,但它们无法由氢气和碳直接化合得到。氢气与电负性较强的元素(如卤素)反应,在这些化合物中氢的氧化态为+1。

氢与氟、氧、氮成键时,可生成一种较强的非共价的键,称为氢键。氢键对许多生物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氢也与电负性较低的元素(如活泼金属)生成化合物,这时氢的氧化态通常为 -1,这样的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氢与碳形成的化合物,由于其与生物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有机物,研究有机物的学科称为有机化学,而研究有机物在生物中所起的作用的科学称为生物化学。

按某些定义,“有机”只要求含有碳。但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通常都含有氢。这些化合物的独特性质主要是由碳氢键决定的。故有时有机物的定义要求物质含有碳氢键。

无机化学中,H- 可以作为桥接配体,连接配合物中的两个金属原子。这样的特性通常在13族元素中体现,尤以硼烷、铝配合物和碳硼烷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气

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l世纪的主要能源,但除了先要解决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之外,还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是因为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不是原料受到限制,所以错误.
B、氢气燃烧的产物是不污染环境的水,所以错误.
C、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是因为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所以正确.
D、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燃烧放热多、产物是无污染的水、原料来源广泛,所以错误.
故选C.

回答几个关于氢气的问题能直接用氢气作燃料么

可以啊。

氢在氧气存在下燃烧,产生能量并只生成水,没有危害无污染的能源。但是真正能够使用还需要大量科研,例如存储氢气、安全燃烧都是难关。

氢的聚变反应,氢弹的爆炸原理。如果能够安全控制其反应,少量的氢聚变就能产生大量的能量并只是生成氦,如果能再把生成物中放射性物质控制起来,那就是巨大的安全的能源,但是现在尚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有这种技术。核电站也都是利用铀或者钚等元素的裂变反应,其生成物有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需要很高的成本加以销毁或掩埋。

氢气可以做燃料的原因

问题一:为什么氢气作为燃料却不能广泛运用 主要有以下问题:
储存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储存难度大,需要高压,密封要求高,不能泄漏,万一泄漏很容易爆炸。
制备成本高。相对于石油,氢气的制取成本要高很多。而且也只能用石油等制取,既然石油能直接使用,当然不会找麻烦来制取。至于电解水,耗费的电能估计比氢气燃烧能利用的能量还多呢。

问题二:氢气做燃料有什么利弊 虽然长期坚持美式汽车的大排量高性能传统,但从比尔・福特担任董事长以来,新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福特战略上最重要的环节。“福特每年投入约75亿美元用于开发清洁能源技术、提高燃料经济性等研究,目前是全球唯一全面开发混合动力、乙醇、氢气和清洁柴油等多种新能源车型的汽车制造商。”在本月上海的米其林必比登挑战赛上,福特汽车高级副总裁苏珊・西斯基女士对本报称。技术储备对福特并不是问题。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公司,福特在欧洲拥有先进柴油技术,在美洲大规模使用乙醇灵活燃料技术,在北美押宝燃料电池的氢能技术,甚至面对丰田的攻势,福特也能迅速推出多个混合动力车型。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和时机选择。苏珊・西斯基说,“能源新技术的适用性因市场而异,目前还没有一个适用于全球的解决方案,中国需要探索最适合本国市场的新能源技术。”就此相关问题,福特汽车可持续商业战略总监约翰・维拉(JohnViera)接受了本报访问。约翰・维拉:如果从技术成熟度来讲,我们用乙醇作燃料的汽车已非常成熟,福特在巴西销售的车辆100%都是用乙醇做燃料;在清洁柴油方面,福特在欧洲销售的车型中,清洁柴油车已超过五成。只要当地条件成熟,清洁柴油技术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地区;至于混合动力,福特汽车已经生产销售了世界上第一款完全混合动力的SUV――福特翼虎混合动力车。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新技术,一种是完全用电力驱动的车,一种是用氢气做燃料的车。目前很难判断哪一种更具优势,所以我们都在进行研究。约翰・维拉:每一种新技术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新挑战。这也正是我们认为目前尚无适用于全球的解决方案的原因。约翰・维拉:对于中国市场,我们的计划是跟 *** 和能源行业合作,共同探讨开发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新技术。现在还没有确定哪种技术最适合中国。我觉得在中国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多种组合的选择,比如混合动力适合在城市中驾驶,因为它在城区驾驶的燃料经济性能会达到最佳状态,但如果一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它的经济性能就没有那么显著了。对于城区以外的人,可能清洁的柴油内燃车更适合他们。约翰・维拉:目前中国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车价太高。而且混合动力有不同类型,其节能降排效果大不一样。如果把一种新产品引入中国,我们要考虑这种产品不仅能够节能降排,而且在价格上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这是我查的,信不信由你!

问题三:氢气做燃料的好处和缺点 是否能造成温室效应?为什么? 氢气做燃料的好处是环保,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排放的是水。缺点是,目前用氢气做燃俯成本高,经济性差。

问题四: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 ),目前不能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目前还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是:制取成本较高

问题五:氢气可以作燃料吗 可以啊

氢气如果作为汽车燃料你认为现有什么困难

没有发动机,没有传统形式的方向盘,没有加速和刹车踏板;不需要汽油作为燃料,排放物只有水因而没有任何污染……这就是科学家们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汽车”。
这种目前令大多数人认为不可信并有些荒诞不经的事,通用汽车的科学家们则深信不疑:“至2010年,以氢为能源动力的燃料电池车可望实现商业化!”通用汽车燃料电池业务部执行总监麦考白博士语气坚定地说。
这份蓝图因过于美好,美梦又仅需7年,反而让人不敢相信它的来临竟是如此平易,如此迅捷地逼向我们。
燃料电池:
电动车的终极方案?
在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黑色档案”中,汽车成为诸多导致因素中“当仁不让”的大户。有关机构预测:全球石油生产至2016年达到生产顶峰后,石油资源将以此为转折点,走向衰竭,包括燃油在内的石油制品价格,将不可逆转地逐步“昂贵”;另一方面,使汽车污染尽可能降低直至纤尘不染,也是众望所归。
因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电动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通用、福特、奔驰、丰田等公司先行一步,投入巨资研发的电动车出现在各地车展里,包括北京车展。自然,电动车使排放几乎为零污染的效能达到了,然而,传统电动车的动力,无论是铅酸、镍镉等动力电池,本身既有污染,且更难化解,使用后又形成“二次污染”;另外,电动车需不断充电,而电能的主要来源目前仍靠煤炭热能的转化,源头上并未减少而是加大了煤炭的污染。因此,有激进者评论其为“恶之花”。
事实上,依靠传统电池组做动力的电动车,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似乎都成为了“昨日黄花”:例如世界上对环保要求最苛刻的美国加州,这块本该是电动车最有市场响应的地方,仅仅不到10年就日落西山,问津者每况愈下。制造商赔本赚吆喝难以持久,积极性高开低走。说到底,厂商不是“活雷锋”,光输血不造血,厂商无法忍受。所以,日本厂商务实特快,大力倡导混合动力车,既烧油也可烧天然气,并在市场的商业化上走在了前面,而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公司已将电动车动力之源,转向并青睐于燃料电池,此点已在理论上响应最多,成为当前主流方案。
麦考白说:“混合动力作为过渡的办法是可行的,但致命缺陷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做的是一项战略性的解决人们未来出行的课题。我们认为,以氢为燃料动力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电解提取氢,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为氢燃料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当然,其中伴随大量当代复杂且前沿的高科技。在燃料电池的研发上,通用已投入了10多亿美元和大约1500多名最优秀的科学家。“已不存在重大科学难题,产品的实用性更加靠近商业化运营。”通用方面明确表态。
氢动力车:
七年后步入商业化?
在北京金港汽车公园,通用汽车组织了2003年能源动力高新科技全球巡展北京展活动,世界首辆可驾驶的线传操控燃料电池车Hy-wire,首次在中国展出,并请记者驾车体验。
从记者试驾Hy-wire看,的确与传统燃油车有天壤之别,外观上,尽量贴近传统和大众习惯心理,没有太另类,但内核却只有用“革命性的颠覆”来描述:没有任何脚踏板,没有任何机械传动装置,仅用手就完成发动、行进、转弯、刹车等所有车的驾驭动作。车内除了一个大小与传统方向盘相近的驾驶台外,其余空旷如野(除了必占体积的座椅),空间之大令人惊骇,如传统燃料车前部的发动机一类的大块部件,在此一概全免。所谓“线传操控”,即指用电子线路替代机械操作,驾驶模式和开飞机相近。所有动力来源于底盘下安装的燃料电池组和储氢罐,后者与油箱大小相若。
由于是“概念车”,只要会开就行了,因而大家都充满好奇地、小心翼翼地开,也就无法观其动态性能。通用此次还带来了也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氢动3号”,它与Hy-Wire的区别,主要在于不是线传而接近传统操控,更接近于市场化。
“氢动3号”为通用公司去年推出的基于欧宝赛飞利MPV改进的燃料电池车,已经达到了通用汽车和欧宝品牌的商业化生产指标。它不仅率先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在普通道路上便捷地行驶,还使未来轿车的大规模生产日期大幅度地提前,变得更为可行。
“氢动3号”目前的主要性能数据为:以200个电池单元集成为燃料电池堆,功率达到94KW,电机60KW,可在30秒内完成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启动,最高车速可达160公里/小时,燃料为4.6kg的液氢或3.1kg的压缩氢气,满罐氢的一次行驶距离可达400公里。应该说,在主要性能方面,已接近了传统燃油车,且比传统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性能还要好。
通用所设想这种车的“商业化”有具体目标:2010年时商业化起步,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投入市场达100万辆,只有如此,才能让厂商赢得利润,继而实现氢动力电动车的可持续发展,以使更多的人们感受到“未来汽车”的魅力。
4年前通用在介绍“氢动1号”时,专家们预言其商业化时还很谨慎,说大约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如今商业化的时间表骤然提速,令人惊异。
不过,万事开头难。氢动力电动车的社会化应用,需要整个链条的支撑,人们认知并接受的革命性的新生事物的观念、政府部门战略性规划与扶持、氢动力车制造上下游特别是下游(如加氢站)的支持等等,都远远超出了一个厂商所能驾驭的范畴。而关照于内,厂商在努力降低成本、使用更加便捷的方法、高新技术向市场转化等方面,需要一段历程。
麦考白博士说:“通用汽车的目标是成为第一家销售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汽车公司,并致力于2010年以后生产出大众能承受得起的燃料电池车。让当今世界88%的没有个人交通工具的人,实现他们拥有一辆汽车的梦想。” 但愿这个历程如专家们所预言———“未来汽车”,人类从2010年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