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1、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意大利,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多次击败了奥地利帝国的维尔姆泽、阿尔文齐、博利厄等将领,最后迫使对方签订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

2、晏子:在与邻国的外交中,多次体现了其本身不卑不亢,机智灵活的讲话特色。讲话时庄严不侮辱国体,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

其貌不扬却成影帝,他是怎么做到的?

其貌不扬却成影帝,这说的应该是黄渤吧,黄渤长的真的是其貌不扬,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的情商和高超的演技,成为了影帝,由此可见,黄渤的演技还是让人们非常认可的。此外,在黄渤的身上还有许多的闪光点,比如说黄渤是一个能坚持不懈的人,能认真琢磨角色的一个人,所以黄渤最终才能成为了影帝。

一、黄渤是一个能够坚持不懈的人。

在黄渤出生的那个年代,做明星还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想法,因为明星这个职业,并不能被大众所认可,因此黄渤的选择就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但是黄渤依然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爱好,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虽然说第一次没有成功,但是第二次如愿以偿。因为黄渤的长相问题,也令很多人产生了怀疑,但是黄渤凭借自己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二、黄渤有比较高的情商。

此外,黄渤的情商也是比较高的,长相不够,情商来凑,这说的应该就是黄渤的这一类人。不管是在参加节目还是出席某种场合,黄渤都能够凭借自己的高情商巧妙的化解尴尬,还能够活跃气氛,所以黄渤不管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一片。黄渤不管到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个自己的高情商是分不开的。

三、黄渤的演技。  

作为评价演员的一个标准,演技当然是一个演员必不可缺少的一项素质和能力,黄渤这些年参演的作品也很多,也拿到了影帝的称号,这和黄渤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黄渤能够潜下心来仔细的去琢磨一个角色的特点,我觉得这是值得很多演员去学习的地方,正是因为这种努力,黄渤才塑造了很多的经典角色。

关于"中国脊梁"的人物事例

1、邓稼先

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

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人物简析: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2、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十分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但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

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之后在中国政府的过问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最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必须能回来,此刻最后回来了!”

人物简析: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3、袁隆平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

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袁隆平将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800公斤。

人物简析: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4、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人物简析:

杨利伟是“神舟”5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从杨利伟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质素、智慧和表现,看到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的前景和希望。

5、雷锋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

另100元雷锋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人物简析: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唐朝医生虽其貌不扬,为何却玩转大唐官场,君王都是粉丝?

唐文宗时期,有一个名叫郑注的医生专门配制一些时间没有的奇药,并且这些药的药效还挺好,在他行医期间,通过一副奇药成功的引起了当时的武宁节度使的注意,后来,这位节度使看郑注非常机灵,于是便将他留在了身边。而郑注没有浪费这个机会,凭借着自己擅长拍马屁的能力,一步步地走向了权利中心。

郑注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因为经常吃不饱饭,所以成年后的他身材极其瘦小,并且由于他天生长着一双斜眼,因此很不受人待见。因为没有什么背景,且样貌不好,他只能依靠着自己从小学来的医术挣取生活费。一次巧合,郑注被人介绍到了武宁节度使的府邸,在得知这位武宁节度使在夫妻生活方面有问题之后,郑注便开了一副奇药给他喝,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服药竟然起了作用。

病情有所好转的武宁节度使非常感谢郑注,于是便将他留在了身边,通过极高的情商,郑注慢慢地取得了武宁节度使的信任,成为了军中的二把手。在军中的这段时间里,郑注认识了身为监军的王守澄,后来,郑注凭借着这层关系来到了京城。不久后,王守澄夺得了大权,朝中的大小事务都由他来管理,借此机会,郑注也得到了高升。

后来的日子,郑注在朝中一直如日中天,可是他的诸多行为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感,然而郑注并没有因此受到责罚,反而凭借着自己拍马屁的能力又取得了一位宦官司令的信任。一日,唐文王突发疾病,郑注凭借着自己的奇药将唐文王神奇般地治好了,于是,唐文王也成了郑注的粉丝之一。后来,朝中发生了“甘露之变”,在这次叛乱中,郑注不幸被杀。

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的女子

黄月英(诸葛亮的妻子)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本名于史无载,“月英”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襄阳一带,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
钟无艳(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齐宣王之妻[1]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华。相传是战国齐国无盐邑之女。外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1、嫫母——远古中华始祖黄帝之妻
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形同夜叉,丑陋无比。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但她为人贤德,黄帝娶她为妻。嫫母果然不负黄帝的厚爱,对妇女们实施德化教育。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上山去了。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就这样,人类使用的第一面镜子产生了。 嫫母虽然丑陋,但是黄帝对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后宫的责任交给了她,在黄帝周游巡视天下时,黄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黄帝命令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组织能力,黄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因嫫母内助有功,黄帝败炎帝,杀蚩尤。
3、孟光——东汉名士梁鸿之妻
夫妻之间人们常用“举案齐眉”来称赞夫妻之间的平等和睦与敬爱。这个成语讲的就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的故事。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由此还引出另一个成语便是“相敬如宾”。
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 梁鸿是当时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傥的美男子,当地不少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所以当人们听了孟光的话后,都讥笑她是不切实际、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取笑她眼界太高。但梁鸿却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断然娶孟光为妻。夫妇婚后第二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梁鸿虽然很有学问,却不愿为官,曾作一首《五噫歌》而被当权者追杀。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夫妻二人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 留下了举案齐眉的千古美谈。清人张蘩大加赞赏:“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更志。”
阮氏——东晋名士许允之妻
东晋的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果真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古代德美才佳的丑女还有很多,但最为有名的是以上四位。

谁能举出在青年时期有重大作为的名人事例

1、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

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

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2、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4、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 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

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史称“太康之治”。

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病逝,时年五十五,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5、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

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去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