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总体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冬季:气温寒冷,冬季青藏高原是冷源,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输送热量,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形成中层冷高压,冷空气下沉,加强了东亚冬季风。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西部;夏季:气温凉爽,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向四周大气输送热量,以6月、7月份为最大。形成地面热低压,空气上升,高空形成暖高压,即青藏高压,加强了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夏季暖区范围广。
青藏高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气候寒冷。表现为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降水量比较少;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很强烈。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比较湿润,西北部比较干燥。
夏季到青藏高原旅游,既要考虑保暖,又要考虑防晒。当前年龄比较大或者身体状况不太好的人需要考虑携带氧气袋。
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青藏高原的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的原因是: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少热量散失快,降温快,气温低。
年较差小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气温不会很高,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方;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冬季风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气温不会太低(比东北漠河气温要高)。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
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使得南半球的水汽通过索马里急流到达北半球之后产生绕流和爬坡的现象,一部分水汽绕流至东亚地区产生东亚雨季降水,一部分在高原的热力泵作用下汇聚到高原东南侧产生降水。
位于中国青海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监测表明,青藏高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年平均值已由1994年的360ppm(ppm:一百万个空气分子有一个二氧化碳)上升至2013年的395ppm,增加了10%。
青藏高原阻挡了中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
如图1所示。
冬季,中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中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
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中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中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
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中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中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气候复杂多样。
青海省气象局的统计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气温以每10年0.35℃的速率上升,远高于全球每百年升温0.74℃的速率。
然而,青藏高原的现有气象记录普遍历史较短,而且空间分布不均。
因此,要想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历史有更加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就必须依托气候代用资料。
科研人员以研究青藏高原冰芯记录为手段,进行气候环境信息的挖掘,对影响环境的自然与人为因素进行整体研究,对环境长期演变过程中的重大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特别是灾害事件进行剖析,通过钻取并分析青藏高原大范围的冰芯资料,洞察了过去十多万年、1万年、2000年及近百年的不同时问尺度与不同分辨率的气候环境变化。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藏地区的资源优势
1、青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本区全年日照时数比东部同纬度地区约多1000小时,西藏的拉萨,每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有“日光城”之称
2、地热资源丰富。
拉萨北面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有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之称。
3、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西藏正在建设中的羊卓雍湖水电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水电站。
青藏地区的简介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高原也因此而得名。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 长江 澜沧江(湄公河)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
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1.地形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山峰之间高差不大,地形相对山区较为平坦,“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2.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并且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除雅鲁藏布江峡谷等极少数地区)
3.河流分布
这里是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怒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等等大江大河都发源在这里。
4.柴达木盆地
1、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气候干旱,但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主要的矿产有:鱼卡的煤、冷湖的石油、锡铁山的铅锌,察尔汗盐湖的盐类资源。
3、察尔汗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青藏铁路地处高原地区,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现有客车机车车辆的要求已超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范围,因此高原气候对车内环境品质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低气压、缺氧。青藏铁路全线海拔高于 4 000m的地段长达965 km,大气压力及大气含氧量相当于平原的60%左右;在沿线最高海拔 5 072m的唐古拉山口,大气压力及含氧量分别为 54.4 kPa和165 g/仅相当于平原的54%左右.阳光辐射强。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照度远大于平原地区,属高紫外辐射区。平均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均气温0℃以下,极端高温为25~26℃,极端低温为一45~一36℃,海拔4500m以上区域夏季最高气温低于0℃。一天中的最大温差达22℃.相对湿度小、风速大。青
描述青藏高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是:
青藏高原介于北纬26°~39°、东经73°~104°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横断山,北界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除西南边缘部分分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及缅甸等国外,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米。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占中国冻土面积的70%。其中青南一藏北冻土区又是整个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约占青藏高原冻土区总面积的57.1%。除去多年冻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区域内还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即冻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冻结、融化交替出现,呈现出一系列融冻地貌类型。另外,青藏高原上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也广泛分布。
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
气候特征是: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6℃以下。由于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而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属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00~3200小时。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