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渗入;

2、汲水;

3、头向下垂;

组词:沁緑、沁心、沁入、沁透、沁出、沁脾、沁绿、沁欢、沁漉、交沁、沁溢、沁凉、撒沁、沁润。

“沁”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念?

“沁”,读音:[ qìn ] 

意思是:

1. 渗入;浸润 :~润。~人心脾。

2. 汲水 :“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

3. 头向下垂 :~着头。

4. 纳入水中。

沁    部首:氵    笔画:7    五行:水    五笔:INY

1,沁人心腑[ qìn rén xīn fǔ ]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2,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

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3,沁人肺腑[ qìn rén fèi fǔ ]

吸入新鲜空气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

4,沁人心肺[ qìn rén xīn fèi ]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

5,啮血沁骨[ niè xuè qìn gǔ ]

形容极端诚信。

沁的意思

沁的意思如下:

古籍解释

编辑 播报

说文解字

水。出上党羊头山,东南入河。从水心声。七鸩切 [12]

说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党榖远羊头山。东南入河。

上党郡榖远,二志同。今山西沁州沁源县县城南故榖远城,汉县也。前志榖远下曰:“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荧阳入河。过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党、河内、河南也。《水经》曰:“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南过榖远县东。

至荧阳县北。东入于河。”按,《水经》及注皆云至荧阳入河,师古据唐时在怀䩤武陟入河,疑转写错误,非也,古水道与唐时不同耳。

《山海经》、《水经》举涅谒戾山,班、许举榖远羊头山者,羊头卽谒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乡县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县平遥县,西南接沁源县,一名麓台山,迤逦而西为绵山。

其北为介休县,西为灵石县,皆谒戾山也。”今沁水出沁州沁源县西北百里之绵山东谷,西南流经平阳府岳阳县东,又折而东南经泽州府沁水县东,又南经阳城县东而入河南怀庆府畍,历济源县东北,又南经府城北,又东南经武陟县东、修武县西,而入于河。与唐时入河处同。

从水,心声。

七鸩切。七部。《经典释文》引郭朴《三苍解诂》曰:“音狗吣之吣。吣今譌作沁。” [11]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鸩切,音鈊。水名。《说文》:水出上党羊头山。《水经》:沁水出上党沮县谒戾山,南过谷远县,东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注:卽洎水。《郡县释名》:沁河源出沁源县,有二,一自县西北绵山东谷南流,一自县东北马圈沟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黄河。

又州名。《广韵》:本汉谷远县,後魏置沁源县,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广舆记》:沁源县属沁州,沁水县属泽州。

又《集韵》:所锦切,音㾕。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渗。义同。

又以物探水也。韩愈诗: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注:北人以物探水为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10]



沁是什么意思?

沁qìn - 英文翻译 沁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部首:氵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INY 五笔98:INY 仓颉:EP
笔顺编号:4414544 四角号码:331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81
基本字义
1.
渗入;浸润:润.人心脾.2.
汲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3.
头向下垂:着头.4.
纳入水中.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沁水)2.
同本义 [Qin River]
沁水,出 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3.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4.
县名 [Qin county].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动〉
1.
渗入;透出 [ooze;permeate].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2.
吸水 [seep absorb (water)]
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 韩愈 孟郊《同宿联句》
常用词组
1.
沁凉 qìnliáng
[ice-cold] 〈方〉∶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沁凉的风2.
沁人心脾 qìnrén-xīnpí
[delicious] 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3.
沁入肺腑 qìnrù-fèifǔ
(1)
[refreshing] 渗入人的内脏.喻指感受极深
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明末 清初· 张岱《陶庵梦忆·乳酪》(2)
亦作“沁入心脾”隐藏更多释义

沁的含义是什么

(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头向下垂;往水里放。

1、(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沁人心脾。额上沁出了汗珠。

2、头向下垂:沁着头。

3、往水里放。

详细释义:

1、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

2、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3】渗入;透出。

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词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沁,水。出上党羊头山,东南入河。从水,心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沁,河川。源出上党羊头山,向东南汇入黄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心”作声旁。

词语解释:

1、沁润

渗透浸润。

2、古玉沁色

古玉上的沁色,是因为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

3、沁入

渗入;浸润。

4、沁绿

[qìn lǜ]透出绿色。

5、喀喇沁

蒙古语,“喀喇沁”的意思是“看守者”。

6、沁漉

渗透。

7、沁溢

渗透漫溢。

8、交沁

相互渗透。

9、沁州黄米

[qìn zhōu huáng mǐ]沁县著名特产,中国古代四大名米之一。

10、沁凉

〈方〉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11、沁园春

词牌名。

沁是什么意思 沁字介绍

1、沁,拼音qìn,意思是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

2、沁,形声。字从水从心,心亦声。“心”意为“内部”。“水”与“心”联合起来表示“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

3、沁与泌,二字都意为“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或液体)”,而且水源位置都不能直接看到。区别在于,沁字表示的水源其位置是确定的,是在某个范围内的中心点处;而泌字表示的水源其位置不可确定,只是知道它一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