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

气温日较差怎么算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air temperature)。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日出前。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大。

2.在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6.又和地表性质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吐鲁番盆地素有“早穿皮袄午穿衫,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气温日较差达15°C以上。

"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的概念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轻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而异.气温年较差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仅1~2℃;中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增大,一般可达10~20℃;高纬度地区可达30℃以上.低纬度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很小,各月热量的收支相差不大,故气温年较差很小.中高纬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冬季则相反.因此,冬夏获得的热量其差别很大,故气温年较差则大.同一纬度,陆地上气温年较差大,海洋上则小.中纬度的内陆,气温年较差可达30~40℃,海洋上仅10~15℃.因为海陆物理性质不同,致使海洋增温和冷却缓慢的缘故.陆地上气温年较差又随地形和地面状况而不同.一般来说,气温年较差凸形地小于凹形地;植被覆盖地区小于裸地.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大小随纬度、季节而变化,又和地表性质、天气情况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吐鲁番盆地素有“早穿皮袄午穿衫,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气温日较差达15°C以上.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能量消耗就越少,有利于糖分的贮存,因而新疆哈密瓜个头大肉质甜.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是划分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大陆性气候则冬季严寒,夏季高温.俗话说“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夏季高温对大多数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在大陆性气候极强的中亚和东亚地区,水稻和棉花在北纬50°左右的高纬地区仍可正常生长;而在相同纬度的英国,由于海洋性气候极强,根本不能种棉花,只能种植麦类和马铃薯.大陆性气候极强的西伯利亚,许多地方针叶林界限深入到北极圈以内,而在英国,北纬59°的地方已呈现出苔原景象,而不能生长针叶林.

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的概念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较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山区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

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一般而言,低压中心因为盛行上升气流,天气以阴雨为主,所以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因此温度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则温度较高,所以气温日变化较小。高压中心则正好相反,所以一般情况下高压中心的气温日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