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样量优化包括根据样品浓度,色谱柱容量,检测器灵敏度;
2、进样口温度优化根据样品的沸点和色谱柱的使用温度;
3、色谱柱温度根据样品的复杂程度和气化温度,初始温度是最轻组分的沸点,最终温度是最重组分的沸点,升温速率看样品的复杂程度;
4、检测器的温度设置的原则是保证组分不会冷凝,同时又满足检测器的灵敏度要求;
5、载气流速设定的原则,可按最佳高百分之10来设定,再根据分离程度调节。
气相色谱中的分离条件的选择包括哪些要素
气相色谱仪分离条件的选择包括载气的种类及流速、载体的性质及粒度、固定液性质、固定液用量、进样速度、进样量、气化温度和柱温等方面。一、载气的种类及流速:在一定的温度下,塔板高度是载气流速的函数。对于一定的样品和色谱柱,有一个最佳载气流速,此时的塔板高度最小,柱效最高。当要求载气流速较小时,可选择分子量较大的气体(如N2、Ar等)做载气。当要求载气流速较大时,应选择分子量较小的气体(如H2、He等)做载气,同时还应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二、载体的性质及粒度:载体的比表面积大,粒度和孔径分布均匀,颗粒细小,则固定液涂在载体表面上可成为均匀的薄膜,柱效高。但颗粒不宜过小,以免使传质阻力过大。三、固定液性质: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固定液和被测组分的性质有某些相容性时,其溶解度才大,样品组分在固定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才能实现分离。四、固定液用量:载体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越大,允许的进样量就越大。但为了改善液相传质,应使固定液膜薄一些。五、进样速度:进样速度必须很快,否则样品峰宽大,甚至使峰变形。六、进样量:进样量一般较少,气体样品一般为0.1~10mL,液体样品一般为0.1~5uL。最大的进样量应控制在峰面积或峰高与进样量呈线性关系的范围内。七、气化温度:进样后要有足够的气化温度,使液体样品迅速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在保证样品不分解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气化温度,对分离和检测有利。 一般气化温度比柱温高30~70℃为宜。八、柱温: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以免引起固定液的挥发流失。在使最难分离组分能尽可能好的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温度,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气相色谱中的分离条件的选择包括哪些要素
如何确定气相色谱的分析条件
气相分析操作条件的确定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我们要快速有效的分离一个复杂的样品,并获得满意的结果,除了要选择一根最佳色谱柱以外,还要对分离操作条件进行仔细的选择。色谱柱的好坏关系到分离的效果,而分离条件的设置又影响着色谱柱的分离。色谱柱和分离操作条件之间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将主要介绍气相分析操作条件的确定。
初始操作条件的确定
确定初始操作条件;色谱柱形式的选择;分离条件优化;程序升温。
1
、确定初始操作条件
进样量要根据样品浓度、色谱柱容量和检测器灵敏度来确定。样品浓度不超过mg/ml时填充柱的进样量通常为1~5μL,而对于毛细管柱,若分流比为50:1时,进样量一般不超过2μL。如果这样的进样量不能满足检测灵敏度的要求,可考虑加大进样量,但以不超载为限。进样口温度主要由样品的沸点范围决定,还要考虑色谱柱的使用温度。即首先要保证待测样品全部气化,其次要保证气化的样品组分能够全部流出色谱柱,而不会在柱中冷凝。原则上讲,进样口温度高一些有利,一般要接近样品中沸点最高的组分的沸点,但要低于易分解组分的分解温度,常用的条件是250~350℃。实际操作中,进样口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只要保证样品完全汽化即可,而不必进行很精确的优化。注意,当样品中某些组分会在高温下分解时,就应适当降低汽化温度。必要时可采用冷柱上进样或程序升温汽化(PTV)进样技术。
色谱柱温度的确定主要由样品的复杂程度和汽化温度决定。原则是既要保证待测物的完全分离,又要保证所有组分能流出色谱柱,且分析时间越短越好。组成简单的样品最好用恒温分析,这样分析周期会短一些。特别是用填充柱时,恒温分析时色谱图的基线要经程序升温时稳定得多。对于组成复杂的样品,常需要用程序升温分离,因为在恒温条件下,如果柱温较低,则低沸点组分分离得好,而高沸点组分的流出时间会太长,造成峰展宽,甚至滞留在色谱柱中造成柱污染;反之,当柱温太高时,低沸点组分又难以分离。
毛细管柱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待测组分的良好分离,又能实现尽可能短的分析时间。一般来讲,色谱柱的初始温度应接近样品中最轻组分的沸点,而最终温度则取决于最重组分的沸点。升温速率则要依样品的复杂程度而定。建议毛细管柱的尝试温度条件设置为:
OV-1(SE-30)或SE-54柱:从50℃到280℃,升温速率10℃/min;
OV-17(OV-1701)柱:从60℃到260℃,升温速率8℃/min;
PEG-20M柱:从60℃到200℃,升温速率8℃/min。
检测器的温度是指检测器加热块温度,检测器温度的设置原则是保证流出色谱柱的组分不会冷凝同时满足检测器灵敏度的要求。大部分检测器的灵敏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检测器温度可参照色谱柱的最高温度设定,而不必精确优化。
载气流速的确定相对容易一些,开始可按照比最佳流速(氮气约为20cm/s,氦气约为25cm/s,氢气约为30cm/s)高10%来设定。然后再根据分离情况进行调节。原则是既保证待测物的完全分离,又要保证尽可能短的分析时间。用填充柱时,载气流速一般设为30ml/min。空气,300~400ml/min;氢气30~40ml/min;氮气(尾吹气)30~40ml/min。
如何选择色谱柱和色谱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常常决定是否能够达到分离的目的,而选择试验条件的主要依据是范氏方程和分离度与各种色谱参数的关系式。气相色谱柱分析条件的选择主要包括柱温、载气种类和流速等的选择。适当的分析条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工作,并达到良好的定性定量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色谱柱分析条件的选择呢?解决方案“柱温的选择
柱温是影响分析时间和分离度的重要因素。选择柱温的依据是样品的沸点范围,固定液的配比,允许使用温度,以及检测器的灵敏度。柱温主要影响分配系数、容量因子以及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扩散系数,从而影响分离度和分析时间。选择温柱的原则,一般是在使难分离物质对达到要求的分离度条件下,尽可能采用低温柱,其优点是可以增加固定相的选择性,降低组分在流动相中的纵向扩散,提高柱效,减少固定液的流失、延长柱寿命和降低检测器的本底。提高柱温可以使保留时间减少,加快分析速度,使样品中组分完全流出,但是分离效果不好。降低柱温,样品有较大的分配系数,选择性高,有利于分离。但温度过低,容易引起峰形拖尾或前伸,并且分析时间长。可根据固定液的使用温度极限和样品组分沸点调节柱温。对于高沸点混合物,在保证分离完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柱温。可在低于分析物沸点180℃~200℃的柱温下进行分析;对沸点不太高(200~300℃)的样品,柱温可选100℃以下;对于气体、气态烃等低沸点混合物,一般选择室温或50℃以下进行分析。对于宽沸程样品,需采用程序升温法进行分离,即柱温按预先设定的程序随时间成线性或非线性增加,从而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载气的选择
一般说来,痕量分析或毛细管色谱的载气纯化程度,要高于常规分析。特别是电子捕获、热导池检测器,载气纯度直接影响灵敏度和稳定性,一定要严格净化。根据分析对象,对于色谱柱的类型,操作仪器的档次和具体检测器,若使用不合要求的低纯度气体,不良影响有以下几种可能:a.样品失真或消失:如H 2 O气使氯硅样品水解;b.色谱柱失效:H 2 O,CO 2使分子筛柱失去活性,H 2 O气使聚脂类固定液分解,O 2使PEG固定液断链;c.有时某些气体杂质和固定液相互作用而产生假峰;d.对柱保留特性的影响:如H 2 O对聚乙二醇等亲水性固定液的保留指数会有所增加,载气中氧含量过高时,无论是极性或是非极性固定液柱的保留特性,都会产生变化,使用时间越长影响越大;e.检测器:
气相色谱固定液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被分离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根据所谓的“相似性原则”,即固定液的性质与被分 离组分之间的某些相似性,如官能团、化学键、极性、某些化学性质等,性质相似时,两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强,被分离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就大,分配系数 大,因而保留时间就长;反之溶解度小,分配系数小,因而能很快流出色谱柱。 下面就不同情况进行讨论: a、分离极性化合物,采用极性固定液。这时样品各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定向力和诱导力,各组分出峰次序按极性顺序,极性小的先出峰,极性越大, 出峰越慢; b、分离非极性化合物,应用非极性固定液,样品各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作用力是色散力,没有特殊选择性,这时各组分按沸点顺序出峰,沸点低的先出峰。对于沸 点相近的异构物的分离,效率很低; c、分离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时,可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馏出,固定液极性越强,非极性组分越易流出; d、对于能形成氢键的样品。如醇、酚、胺和水的分离,一般选择极性或氢键型的固定液,这时依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能力大小进行分离。“相似相容性原 则”是选择固定液的一般原则,有时利用现有的固定液不能达到满意的分离结果时,往往采用“混合固定液”,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各不相同的,按适合比例混 合的固定液,使分离有比较满意的选择性,又不致使分析时间延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固定液往往是参考资料或文献介绍的实例来选用固定液的。
气相色谱固定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gc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定性依据是:标准物质进行对照定性。(在一定色谱系统和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保留值,比较样品组分与已知组分的保留值,即可鉴定每个色谱峰各代表何种物质)。还可以用相对保留值定性,化学反应条件定性,两谱联用定性。定量依据是:在实验条件一定时,峰面积或峰高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峰面积或峰高定量。其定量方法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气相色谱实验中如何选择最佳分离条件
固定相的选择 载体或固定相的粒度小有利于提高柱效率 ,但 不能太小。一般要求填充颗粒直径是柱直径的十分 之一左右 ,即 60~80 目或 80~100 目。并且粒度要 均匀,粒度越一致 ,填充得越均匀 ,柱效率就越高。 除分析气体外 ,分析其它物质大多使用装涂固 定液的色谱柱。其优点是可在较低温度下分析高沸 点的样品 ,由于柱温低 ,固定液选择系数增大 ,从而 提高了柱效率。同时 ,固定液含量低 ,缩小了保留 值,节省了分析时间。固定液配比的选择取决于样 品性质(如沸点 ,极性) 、载体性质及柱温等 ,此外要 求固定液粘度小 ,蒸汽压低。 色谱柱的选择 柱材质:不锈钢柱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 ,可广泛 使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分析 ,可采用玻璃柱或聚 四氟乙烯柱。 柱长:在其它操作条件下不变的前提下 ,适当增 加柱长能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柱子越长 ,分析 时间也相应增加。 载气压力对柱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如提高柱内 压力,有助于提高柱效率。但只提高入口压力 ,使流 速加大且压降太大时 ,反而会降低柱效率 ,因此也必 须提高出口压力。一般采用在柱后加装适当气阻的 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载气流速过高和过低都影响柱效率。一般要求 H2 作载气时 ,流速为 50~100mL/ min ;N2 作载气 时,流速为 20~70mL/ min。此时分离效果好 ,分析 速度快。 汽化室温度的选择 汽化室温度的选择 ,主要依据样品的挥发性、稳 定性、沸点及极性等。由于色谱进样量小 ,通常选择 高于柱温 10~50 ℃即可。但必须稍高于样品组分 中的最高沸点 ,以保证快、全气化、无分解等要求。 但对于某些高沸点组分或热稳定性差的组分 ,在其 沸点左右分析会产生分解现象。此时应采取的措施 是减少进样量 ,采用高灵敏度检测器 ,汽化室温度的 选择应低于其沸点 100~200 ℃。 进样量的选择 进样量对柱效率 ,峰高和峰面积都有较大的影 响。在其它条件不变且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 ,进样 量越少越好 ,可以提高分离度。一般气体进样量在 1~10mL ,液体进样量在 0. 5~10 μL 之间 ,可取得 较好的分析效果。
使用气相色谱时,选择柱温的原则是什么?
一般来说,使用分流/不分离进样时,进样口温度,高于物质的沸点,低于物质的分解点为宜。一般原则都是>200℃;柱温一般从60℃开始,慢慢往上升,到你最高物质的沸点以上20℃差不多了,如果你的样品不纯净,最好升到250℃ 维持一段时间 保证杂质吹出来;检测器温度要高一点,FID最高温度为450℃,你设350℃没问题的。你可以根据这个条件先尝试下,再根据结果自己稍作调整。祝你好运!
气相色谱仪的选购原则?
首先是如何看指标。液相色谱仪的指标很多,有泵的、检测器的、色谱柱等等。要看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国家标准,仪器的主要指标有噪音,漂移,最小检测浓度,定性定量重复性等。这些指标都要放在系统,回路里去看,去比较。
1.最小检测浓度
检测浓度是反映仪器灵敏度的重要参数。CL=2×Nd×C/H(CL:最小检测浓度Nd:噪音C:样品浓度最小检测浓度H:样品峰高)由上式可见,最小检测浓度是和噪音成正比的,噪音越大,最小检测浓度就越大,灵敏度就越低。某些厂家回避了这个指标,说明他们不愿在最小检测浓度的基础上去比较噪音。
噪音是指由仪器的电器元件、温度波动、电压的线性脉冲以及其他非溶质作用产生的高频噪声和基线的无规则波动。对于检测低含量的样品就要求仪器的噪音越小越好,否则噪音过大将会导致基线不稳,甚至影响分析结噪音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噪音越大,检测的灵敏度就越低。果。
2.漂移
漂移是指仪器稳定后一段时间内基线漂离原点的距离,通常用来衡量仪器稳定快慢。高品质的仪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效率。
有人会认为这些指标好像都是检测器的。对的,但是就前面所说条件是要放在整个回路和系统里去看去比较。例如:泵的脉动会直接影响噪音指标,泵的流量准确度、精确度指标,以及密封性不好也会影响相关指标。所以要系统地看指标。
定性定量重复性主要是考核仪器稳定性的指标,这对于分析样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仪器其稳定性应该是十分优秀的,这就要求多次进样保留时间及含量的一致性,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才能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