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第二部分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

《诗》《书》和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和尉监督烧掉,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官收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树等技艺之书,则不在此列。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烧了哪些书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焚书: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他到底烧了哪些书?

秦始皇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做的贡献好坏参半,好的是统一了六国,使得各国的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为后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不好的地方则是比较残暴,和儒家文化背道而驰,所以才有了后来听信了李斯的话,做出了“焚书坑儒”的举动,让天下的文人唾弃。

其实秦始皇当时并没有完全把书全部烧光,如果像传言一样,秦始皇真的把书烧光了,那么后来的《易经》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在战国的时候,百家争鸣的局面让所有热爱文学的文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平台,而儒家思想就是从百家争鸣当中脱颖而出的,到了秦朝,李斯上奏秦始皇,说百家思想不利于秦始皇统一六国,而秦始皇也没有反对。

就是因为没有反对,李斯开始了焚书的道路,不过秦始皇也是有自己的考虑,本身他自己就属于残暴治国,而儒家文化又讲究的是“仁爱”,但是在当时焚书焚的都是一些各国的史书,其他的都没有烧,只是后来李斯强烈反对,他主要想让儒家后代闭嘴,结果到最后除了一些医书、律法等,其他的一概烧毁了。

但是《易经》却逃过了一劫,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说当时的“焚书坑儒”并不是秦始皇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受到了李斯的上奏,听信了他的言语才会准奏的,也差点使文化断层,不过也幸好没有断。

秦始皇都烧了什么书?

秦始皇烧的是除了秦国史书以外的各国史书、诗书、百家之言等等,但医药、占卜、种植、法律方面的书籍没烧。

从《史记.始皇帝本纪》的记载也能看出,史书是必烧的范围,而诗书百家则是“除博士官以外不得私藏”,所以一些先秦著作还是能够保存的,而史书却大多消失了,研究先秦史常常被史料不足所困扰。

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的什么书

文/小冷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召开了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众多臣子在对秦始皇敬了酒以后,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赞词。

秦始皇剧照

周青臣说道:“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胜,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自然,听到周青臣所说的话,秦始皇感到很受用。是的,在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又发起了北征匈奴,南战百越的战争。

为了进行这两场战争,在公元前214年至公元前212年,咸阳城进入了战时体制,并开始了一些列的土木工程建设。

李斯剧照

而作为丞相的李斯,更是表达了自己在全国贯彻临战状态的决心。也是在公元前212年,发生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事件的导火线,是淳于越反对在秦国推行郡县制,李斯认为淳于越奈是妖言惑众,于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议: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焚书坑儒画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于是,焚书坑儒事件就发生了。

那么,在焚书坑儒事件当中,究竟哪些书被烧了呢?为什么呢?

首先是六国时期的史书全部被烧掉,因为,六国的史书肯定会被秦国对他们的战争记为侵略战争。

第二就是《诗》、《书》,诸子百家的书籍统一被烧毁,这些书又没有批判秦帝国,为什么也被烧毁呢?

李斯剧照

李斯认为,这些书都是在过去的历史之中发现理想政治,讽刺现实的批判工具,这些书有可能被作为批判郡县制的工具,所以得烧毁。

另外,医学,占卜,农业这三类的书籍,并没有被焚烧。因为这些书上,并没有李斯认为有批判秦国体制的内容。

焚书坑儒事件,一度被认为是秦始皇暴君形象的体现,更是被历朝很多读书人所不齿。被秦二世腰斩的李斯,更是被古代的儒生认为罪有应得。

秦始皇与李斯剧照

不过,小冷却觉得,分析一些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结合当时具体的社会坏境,背景来分析。

李斯之所以建议秦始皇这么做,是为了扫清阻碍其推行郡县制的障碍,因为郡县制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可以突出秦始皇至高无上的皇权。

自然,秦始皇为了自身的利益,自己的统治,就同意了李斯的建议,作为皇帝,丞相这一方面来看,他们二位做的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