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共3个皇帝:秦始皇、秦二世、子婴,其中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暴君。

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阿房宫,劳民伤财,收天下美女于阿房宫中,美女每天的脂粉都把河道染色了,焚书坑儒,灭杀很多儒生;秦二世,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他害死了哥哥扶苏,还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召蒙恬回来,把他被毒死在狱中。胡乱杀人,随意对大臣动屠刀。

夏朝,商朝和秦朝时期有名的暴君各一个。

夏朝:

夏王桀 ,中国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亦是最后一任君主,名履癸,发之子,另一说皋之子。后世的文献将他描述成一个暴君:他宠信王后妺喜,对政事不闻不问之余,还大量残杀忠良。结果商汤起兵,〈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于是桀逃到鸣条(今山西安邑);在鸣条之战,桀战败,夏朝就此灭亡。以后,他被流放至南巢(今安徽省巢县)。桀临死前说:“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我悔恨不在夏台杀商汤,否则我今日就不会到这个地步。),不久病死,后世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

发逝后,其子履癸(即桀)继位。桀善武,《史记·律书》夸张地说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供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那部落中挑选出他所钟爱的女子带回宫作为妃子。《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都遭到了这种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奔投了商汤。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有缗氏(即舜的后代)因不服顺桀而被灭之。活动于今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夏乱这期间兴旺了起来。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汤被囚禁于夏台(一作钓台),随后被释放。除了夏室对外关系的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了桀在廷内用人失当。

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7世纪末期,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一边逃一边战,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一说今河南中部,另一说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淮南子·修务训》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鸣条之战,夏室被推翻,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可能是今河南郑州)称“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传13世(《世本》载12世)、16王,历时471年(依《竹书纪年》),于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灭亡。

商朝:

商纣王一般指帝辛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帝乙少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因其母为正后,故得以立为嗣子。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欢心。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因此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好发展,国力强盛之余,便兴拓土开疆之事,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商朝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击败商军,帝辛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秦朝: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秦始皇是暴君吗?

关于秦始皇性格、相貌的描述,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那句话始终绕不开,“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稍微对上面这句话有点理解的读者,会认为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是“三等残疾”。秦二世而亡,在后世的两千多年中,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总会绕不开一个词语:暴君。秦始皇是暴君吗?

历史上那些被后世诟病为暴君的帝王,最出名的是隋炀帝杨广,有人说他为修复长城、重启丝绸之路、开凿运河、三征高丽等,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搞了一个个劳民伤财的庞大工程,使得天下民怨四起。

殊不知,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更是泽被后世。嬴政继承王位后,诸子百家、战国七雄,任何一个都希望能统一全国,但真正做到了是秦国,是嬴政一统天下。所以鲁迅先生认为秦始皇非常冤枉:

“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在统一这个大环境下,仁义道德、无为而治都是无法实现的,唯独秦国的“霸道”、“耕战”,最终做到了。事实上,秦始皇被称为“暴君”,最大原因是秦朝二世而亡,真正的暴君是胡亥。

胡亥一上台就滥用民力,“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

尧、纣王、夏桀、商汤、周武王、秦始皇哪些是暴君昏王的历史排序

历史排序:尧(夏朝以前)、夏桀(夏朝)、商汤(商朝)、纣王(商朝)、周武王(周朝)、秦始皇(秦朝)。

被普遍认为是昏君暴君的君王:夏桀(夏朝)、纣王(商朝)、秦始皇(秦朝)

但历史上纣王和秦始皇都是雄才大略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