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也叫公孙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死因: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

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

白起是怎么死的?

白起被赐死的原因如下:

一、白起战功太高,在秦军的威望太高,而且曾经是魏冉一党。秦昭襄王那个时候已经快要70岁了,他自知没有多少时间了,他怕新君压不住白起。

二、白起与秦相范睢一直闹矛盾,将相不和是大忌。白起长年征战在外,而范睢一直伴随在秦王身边,位高权重,白起得罪这样的人,当然没有好果子吃。最后范睢的一句话,让秦王下定决心杀白起。

三、最根本的原因是,白起不听秦王的命令。在历朝历代,不听君王命令的将军,要么君王是傀儡,要么就要被灭族,这是大忌。

四、没有急流勇退,不懂周旋。白起一生,可谓功勋卓著,他没有像范蠡、王翦那样卸甲归田,功成身退。

五、将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了,身居高位,即使心里有怨言也是不能说出来的。

白起(战国)——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第二年,秦军得到修整,秦昭襄王决定再次攻赵。任命白起为帅,统兵攻赵。没想到,白起竟然连续三次拒绝秦王的命令,不出征。

他跟秦王分析,灭赵良机已经错失了。长平之战后,赵国紧急动员全国军民,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备战并加强了秦赵边境的防御;赵国上下对秦恨之入骨,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如果此时进攻,必然遭到赵国的强烈抵抗。另外,赵国派使者游说各国君主,与齐国、楚国、魏国、燕国四国达成军事同盟。

几个国家团结一致,秦国这个时候去攻赵,只能碰个头破血流。不如等待时机,再徐徐图之。

秦王执意灭赵,听不进白起之言,第一次白起拒绝后,开始对白起不满,派了王陵攻打赵国,失败了;第二次命令白起出征,再度被拒绝,秦王对白起的怒火继续积攒,派另一个将军王龁,再次攻打赵国,大败而归,秦王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把失败的原因归在白起身上;第三次命令白起统军征伐赵国,这时白起生病,还是拒绝了。

白起没办法了,只能带病出征。但是由于生病,行军缓慢,秦王问范睢怎么回事。范雎说了一句话,要了白起的命,范雎说:“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秦昭襄王这个时候,终于对白起失望了,于是派使者带了一把宝剑给白起,让他自尽。

秦朝大将白起是怎么死的?

自杀。

白起本是一介平民,因秦昭王推行军功爵制,他才有机会步步高升。在与韩魏联军作战时,白起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升任国尉。后又升任大良造,一举夺取魏城大小六十一座。随后,白起攻垣城,夺光狼城,大败楚军,攻占楚都郢,迫使楚国迁都于陈。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与赵魏联军交战,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长平之战暴发。白起击败“纸上谈兵”的赵括,将四十万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只走了240个年纪小的士兵,让他们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乘胜灭赵。秦相范雎因受苏代挑拨,劝秦昭王养兵,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白起接到退兵命令后,对范雎非常不满。

几个月之后,秦昭王发兵攻打邯郸,命白起出战。白起认为此战必败,称病不去,结果秦国损失约4万人马。秦昭王大怒,再次命白起出战,白起仍称病不去,还说如果秦国攻打邯郸,秦国就完了。秦昭王无奈,只好另派大将出战,结果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说后,还在秦昭王面前说风凉话:“当初你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王大怒,命令白起立刻出兵。这个时候,白起还真是病了,大概是着凉感冒之类,还挺重的。白起仍然称病不去,秦昭王不听了,以为他又是装病,于是传令:“就是抬也要把白起抬到战场上去!”

这次,白起实在没办法了,可接到王命后还是磨磨蹭蹭,一拖再拖,竟然拖了三个月。三月之后,秦军被赵国战败,秦昭王实在忍无可忍,命白起立刻起兵,不得逗留,违令者斩!

秦昭王下了狠话,白起也害怕了,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此次出兵心有不服,把这样的大将派出去,岂不是祸事?于是,秦昭王派使者追赶白起,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接过使者递过来的宝剑,顿时就哭了,仰天长叹道:“老天啊,我到底有啥罪呀?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使者对他说:“将军坑杀降卒,为大王冠以暴君之名,难道还不该死吗?”

白起听罢,点了点头,说:“要这么说,我是该死!我用欺骗手段把赵军四十万降卒坑杀,足够死罪了!”说完自刎而死。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白起(战国)——长平之战

白起,千古“杀神”,唐朝“武庙十哲”之一。长平之战参战兵力:赵军约四十五万、秦军约六十万。开始时赵国将领是廉颇,老将廉颇构筑壁垒,任凭秦军屡次挑战都坚守不出。时间一长,秦军锐气受挫,粮草难以维继,再拖下去只能撤军。

但是赵孝成王认为廉颇消极避战,几次派人责备廉颇。赵王又听信谣言,令赵括取代廉颇统领赵军。此时秦王也换上了白起统军,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令秦军佯装溃败,把赵军引出廉颇辛苦构筑的防线。赵括不知是计,以为自己大展神威,命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阵前。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多天后,士兵内部大乱。赵括强行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

主将一死,剩余赵军向白起投降。投降的四十万赵军(也许不到四十万,后世一直有争议),全部被白起下令活埋(据现代考古,是被秦军斩杀后掩埋)。自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对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

战神白起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一代战神白起被秦昭襄王下诏令其自尽后,于公元前257年在杜邮亭(今陕西省咸阳市东)自刎而死,很多人认为白起之死实在是兔死狗烹的典型,因为白起征战沙场三十多年,先后大破韩,魏,楚,赵四国,坑杀四国兵卒一百多万,虽然使得这四国一蹶不振,从此不敢再与秦国争霸天下,但也引来了天下人的指责,所以在白起失去利用价值后,秦昭襄王便将其杀掉以平息天下人的怒火,以免秦国成为众矢之的。

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白起残忍的坑杀40万赵国降卒确实给他自己乃至整个秦国都带来了很深的负面影响,从此东方六国更加仇视秦国,而秦国东出的道路也将更加艰难,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因为各国军民都知道既然投降秦国的下场也是死,倒不如舍命抵抗也许尚能苟且!所以杀掉白起刻不容缓。

但是持这种想法的人都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从长平之战到秦灭六国,这中间又过去了40年,如果长平之战后真的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挡秦国统一步伐的话,那为何秦国这一走又是四十年?所以长平之战后秦国虽然实力确实已经傲视群雄,但还是不具备统一六国的实力!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中,秦军虽然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但自身也损失了20万兵马,而之后的邯郸之战中,面对赵,魏,楚三国联军,秦军久攻邯郸不下,最终以折损近30万兵马的代价惨败而回!所以不到五年的时间折损如此多的兵马,即便是秦国也承受不住,根本无力东出,事实上,邯郸之战十年后,秦国自以为恢复了实力,再次进攻魏国,却被信陵君率领的五国联军打的不敢再出函谷关!由此可见,秦国虽然强,但还没强到能以一国之力尽灭六国的地步,所以秦国在战略上还是很需要白起这种名将来继续削弱其余六国实力的。

既然秦国依然需要白起,那秦昭襄王又为何执意要赐死他?在我看来原因可以归结为“君臣猜忌,将相失和”,秦昭襄王和白起之间的这种猜忌并不复杂,起因是将相不和,将是白起,相是范睢,成语“睚眦必报”说的就是这个范睢,范睢确实有才,他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

但也因为远交近攻的思想与最初的秦国权臣,昭襄王的舅舅穰侯魏冉进攻齐国的思想相违背,所以范睢受到了魏冉的打压,但秦昭襄王一心想要除掉把持朝政的魏冉,于是重用范睢,最终将魏冉逐出朝堂,从此范睢得势,最终被拜为相国。

魏冉虽然走了,但与魏冉交好,深受魏冉提拔的白起还在,因为战事秦国不得不继续依靠白起,但睚眦必报的范睢已经将白起视为政敌,而白起也很不买范睢的帐,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很大的隔阂,长平之战后,白起向秦昭襄王提出趁机进攻邯郸,灭赵国的策略受到范睢的阻挠因而没能实现。

在停滞了一年后,秦国围攻邯郸,但此时赵国得到了喘息时间再加上魏,楚等国的援军,使得秦军损兵折将,久攻不下,于是秦昭襄王令白起重新挂帅出征,但白起认为战机已过,此时攻赵定会无功而返,因此拒不出征,后秦王派范睢亲自登门,白起依旧不从,还放言“当初秦王不听我言,结果如何?”

讽刺意味不言而喻,后秦昭襄王大怒,再加上前方邯郸战事连连失败,秦王更加不想让白起留在咸阳看自己的笑话,于是便驱逐了白起,此时范睢趁机向秦王进言:“白起虽被驱逐了,却是怏怏不乐,很不服气,这对秦国很是不利。”这些话也刺激了秦昭襄王最脆弱的那根弦,于是秦昭襄王派人送了一柄长剑给白起,令其自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其实不难看出,白起之死是秦昭襄王,范睢和白起自身共同引发的,范睢当年怕白起趁机灭了赵国,独吞天大的功劳,因而不遗余力的阻止长平之战后战事的扩大,导致赵国有了喘息时间,赢得了后来邯郸保卫战的胜利。而秦昭襄王虽然很需要名将为他打天下,但他更需要的是完全听命于他的将领,如果名将总是违背自己的诏令,这是对君王最大的威胁,那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能放过一个,以免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而白起自己也有很大问题,将领领兵外出作战,还与守在君主身边的文臣之首有矛盾,不仅与文臣有矛盾,还总是很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惜顶撞君王,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导致白起这种结局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