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书的渴望之情。

《窃读记》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海音女士。这篇文章所获荣誉如下:

1、《窃读记》入选2001年版《中国当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

2、上海市语文书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第三课。

3、鄂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4、语文S版语文教科书六

窃读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窃读记·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放学后,“我”奔向窃读的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有时候,以

雨天为借口,可以在书店里长时间的'看书.走出书店的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吃饭长

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中心思想:

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我”“窃读”时的独特感受与百般滋味,将一个极其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充满灵性的“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段落结构

《窃读记》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我”常常到书店去“窃读”.

第二段(第5至第9自然段):“我”在窃读过程中的苦与乐。

第三段(第10自然段):“我”时刻记得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窃读记这遍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窃读记》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海音女士,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

文章赏析具体如下:

本文写了作者两次窃读的经历。窃读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色多皱的布裙比作支不开的破伞,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衬托了作者受到店员礼遇后愉悦松快的心情。

林海音的作品《窃读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

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魅力。

扩展资料:

林海音(1918—2001年),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五岁开始迁居北京,在北京读书长大。她的童年生活,在她的小说《城南旧事》中可以看到,这部小说在八十年代改编成电影,影响很大,使她成为祖国大陆读者最热悉和喜爱的台湾作家之一。近年来,林海音的散文陆续介绍到祖国大陆,文笔细腻而温婉,受到读者很大的欢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窃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