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热解毒。蒲公英性寒,有比较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如果人体出现多热症状或者化脓性的疾病,用蒲公英的叶子来泡水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还能够帮助去除人体内的湿气,并清除肝脏的火气,有一定的排毒作用。

2、美容养颜。蒲公英的叶子里面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平时用蒲公英泡水喝可以改善皮炎、湿疹等常见的一些皮肤问题。另外,它还有一定的淡化雀斑的功效。

3、消肿散结。将蒲公英的叶子晒干后泡水喝,不但可以解渴利尿,帮助排出人体内的多余的盐分起到消除浮肿的作用,还可以用来治疗发烧时的高热不退以及烦闷燥热等。如果有刚生产完的女性出现了乳痛的症状,也可以饮用蒲公英叶子泡的水,有一定的缓解功效,还能起到通乳的作用。

4、防治肿瘤。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蒲公英的叶子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起到预防肿瘤的功效。平常多用它来泡水,可以适当地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但因人体差异,若是出现了过敏感应,则尽量不要服用。

蒲公英的用途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

蒲公英,中药名。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其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苦、甘,寒。主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

蒲公英的用处

蒲公英的用处有很多,可以用来焯过后凉拌、蘸酱、炒食等都可,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还能配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蒲公英绿茶,也可入药。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民苞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4至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将泥土、晒干。

蒲公英根圆锥形,长3至7厘米,表面棕褐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条形,长4至6至15至20厘米,宽0.3至1至2至3.5厘米,绿褐色,羽状分裂,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数层,花冠黄褐色。

蒲公英的花语是什么:

1、无法停留的爱。

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蒲公英的特点是随风飘散,它的种子随风飘散,风一吹全部就散落到空气中,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长,常用来形容“无法停留的爱”。

2、自由。

蒲公英的花语是自由。蒲公英开花以后会结种子,等到种子成熟以后就会被风吹散,它的特点就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因此常用来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子和生活态度。

3、顺其自然。

蒲公英的花语是顺其自然。它的种子随着风飘散,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孕育生命,顺其自然,常用来表达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没有必要为了某件事耿耿于怀,很多事情也不必强求,顺其自然,一切自会有答案。

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蒲公英有食用和药用功能。具体如下:

药用价值:

1、抗菌作用。蒲公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多种链球菌等都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幽门弯曲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2、抗病毒作用。蒲公英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还可抑制细胞生长增加利尿。

3、抗癌作用。蒲公英根部提取物三萜类能发挥抗肿瘤作用,能有效预防化学药物的致突变作用。

4、抗炎作用。蒲公英叶子提取物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抑制TNF-α的产生,说明蒲公英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抗炎作用的。

5、利尿作用。蒲公英全草具有非常强大的利尿活性,而且蒲公英利尿不会导致机体钾的流失。

6、通乳作用。该品叶有疏通乳脉管之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

7、利胆作用:国外研究,该品有利胆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8、蒲公英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以及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份。

9、有清热解毒,一般建议尿毒症患者每天可用蒲公英泡水喝,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在蒲公英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vC及矿物质,尤其善于清肝火,可以用与治疗由于肝火过旺而引起的眼睛疼,以及诱发的各种感染疾病。

10、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的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雀斑。

食用价值:

1、腌泡的蒲公英花蕾,经常吃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2、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来替代咖啡。

3、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

4、蒲公英的叶子可生吃,其苦味与味道强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时会产生一种不错的味道。

5、蒲公英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丝具有补中益气解毒的功效。

6、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钟,然后再烹饪可减少一些苦味。

扩展资料: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

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

花中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莨黄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叶酸和维生素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该品含考迈斯托醇、核黄素1.43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毫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