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语言与图像的直接联系,通过指图说英语,尤其是名词可以采取这一方式,让孩子在听到声音时与所看到的画面对应起来。

2、建立语言与动作的直接联系——TPR全身反应法TPR全身反应法有著名美国心理学家JamesAsher提出,通过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相应的反应,使听者逐渐建立语言能力,形成英语思维。

3、同时建立语言与动作、图像的联系。在课程中主张亲子互动和亲子阅读,目的在于通过家长的指图、肢体语言的演绎来让孩子建立声音与图像、动作的联系,逐渐形成英语思维。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有哪些方法?

以语法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是正确学习英语的途径,因为它并不能赋予学生在现实世界用英语沟通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学了半天英语,不会用!既然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语言,必然要面临说出口的问题,所以想学会怎么用英文,那就必须在不忽略语法和词汇的前提下,把学习重点放在交际训练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上。

第一招:Think In English

戒掉借用中文去理解英文的习惯!一定要戒掉!实在没有必要去弄懂或者翻译每一个词,我们应该'read through a piece of text' 和 ‘understand the meaning', 通过文字呈现的整个语境以及背景知识去理解词汇的意思。'Likewise, when somebody talks to them, they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every single word. But they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essage. That's important.' 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无需明白对方说的每一个字,但是需要明白对方传递的整体信息。

第二招:Use English to Think

跳过中文,直接用英语去想、去表达。比如,看到一棵树的图像,一个具有英语思维的孩子会直接想到 Tree,而不会用“树”这个中文词来做过渡桥梁。

也就是说,在母语之外建立一种外语思维的关键:你要建立这门外语(language)和你平时接触到的景象(images),你的经历(experience)和你的情感(emotions)之间的直接关系。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开用母语翻译这个坎儿。

具体来说,爸爸妈妈在家里可以怎么做呢?

1、在语言和图像(images)之间建立直接联系

很多爸爸妈妈带孩子开始学英语,常会这么做:用一副挂图,或者一些字卡,让孩子跟着学 “苹果,苹果,apple;香蕉,香蕉,banana...” 复习的时候会这样提问:“苹果的英语怎么说?香蕉的英语怎么说?”

这样的过程,孩子学会的是 “苹果=apple;香蕉=banana”,把中文和英文对应起来。所以等他看到“苹果”这个东西,要说出英文的时候,必然要经过翻译这一步。

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的!

重要的事说三遍!正确的做法是,在语言和图像(images)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比如,像下图这样,孩子听到英文Apples的时候,就能直接用手指出苹果的图片

想要让孩子的英语更好一些,怎样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一般都很想打开绘本,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故事里面又发生了什么。不需要经过更多的加工,就想平时我们喝水吃饭一样,不需要去思考如何去喝。使这种观点是肤浅的,但毕竟是自己的。而这些应该是国人研读教材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的点。熟悉西方的思辨传统。可以说,阅读是培养孩子英文思维方式的最有效方法。

这样也就帮助他们掌握了用英语处理问题的能力,英语思维也可以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以养成。就是要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比如,给他放英文动画片,听英文故事,看英文有声读物,等等。多读多听且多背诵其中的经典句子,这些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肯定能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所以很多人成年后学习外语能力不如孩童时期就是因为脑部的这个区域在作怪。

也必须存在,哪怕是it,there等做的“假位”主语。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抛砖引玉:这种是奔着很高要求来让孩子学习英语的。当孩子听到英文Apples的时候,就能直接用手指出苹果的图片。所以孩子大了要形成英语思维方式花的时间也长。但只要坚持也是能做到的。

写英文日记,哪怕刚开始只有两三句,坚持下来就会有一段,乃至一篇。毕业后去澳洲学习,第一次出国和房东沟通没什么问题,她说我的发音也比较自然。正确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训练时间,不干扰英语思维的形成。那怎样把这一个句子一眼读下去,并且能够知道什么意思。关键是找到主语,谓语和宾语。你们总有一方得学对方的语言才能沟通,才能拥有跨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