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地选择:建园时最好选择土壤深厚,通气性良好的轻壤、沙壤和壤土建立种植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以上,地下水位保持在1米以下。

2、园地规划:枸杞果园要有健全的排灌系统,要具备引水灌溉的主渠、支渠和毛渠,还要有排水沟,做到旱季能灌水,雨季能排水,种植地四周要设置四通八达道路方便运输。

3、起苗假植:枸杞定植时间大约在3月下旬至3月中旬,起苗时做到主根完整,少伤侧根,起苗后立即放在阴凉处,对于起苗后不能及时定植的苗木挖15~20厘米深的假植槽。

4、修剪浸泡:苗木定植前要进行一次修剪,对挖苗时挖伤的根要剪平,剪掉越冬时枯干的枝条,修剪后将一萘乙酸溶解在酒精里稀释到15~20ppm,放入苗木浸泡12~24小时随后移栽。

5、挖穴施肥:定植前按株距1.5米、行距2米定点挖定植穴,挖定植穴的长40厘米、宽40厘米、深40厘米,表土和心土分别放在一边,在定植穴内施入复合肥100~150克再填入心土。

6、定植方法:定植穴心土与肥料混合均匀后填入表土,放入枸杞苗木,最后用脚踏实,栽苗深度要求和原来苗圃中生长时的深度相一致,栽植后要及时灌水一次。

种植枸杞的方法是什么?

枸杞种植培育:

播种、扦插、压条、分株繁殖均可。 园林用途:可丛植于池畔、台坡,也可作河岸护坡,或作绿篱栽植。可做树桩盆栽,果实可入药。 产地分布:分布全国各地,主产宁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福建等省。日本、朝鲜、欧洲及北美也有分布。

枸杞生态习性:喜光,稍耐荫,喜干燥凉爽气候,较耐寒,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碱性土壤,喜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粘质土及低湿环境。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米。多分枝,枝细长,拱形,有条棱,常有刺。单叶互生或簇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先端尖锐或带钝形,表面淡绿色。花紫色,漏斗状,花冠5裂,裂片长于筒部,有缘毛,花萼3-5裂,花单生或簇生叶腋。浆果卵形或长圆形,深红色或橘红色。

新栽植的枸杞苗,在主干高60厘米时去顶,选留3至5个侧枝。第二年将选留的3至5个侧枝回缩至30厘米,形成第一层树冠。以后逐年培养,使之形成三层“楼上楼”的树冠,增加挂果量。若制作盆景,可在第二年春季萌发前,将枸杞粗壮枝剪断扦插,来年即可开花结果。

水分管理:

枸杞忌多湿与排水不良,但过于干旱又影响其生长发育,应根据当地条件及时进行排灌水。病害防治。枸杞的病害主要有黑果病和根腐病两种,多发生在雨季。黑果病发生时,花蕾、花、果变黑,潮湿情况下病部有红色粘液。可在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1:1:200)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发病时,病株茎基部变黑腐烂,地上枝叶发黄,最后全株死亡。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用石灰或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病株周围土壤。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1000至1500倍液灌根防治。

枸杞种植技术和方法

枸杞种植技术和方法需要遵循如下步骤:

一、选地

选择土壤深厚,通气性良好的轻壤、沙壤土地块种植枸杞,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以上,地下水位保持在1米以下。

二、种子处理

将枸杞用水浸泡1-2天,搓去肉皮,将子粒洗净晒干,每0.5千克枸杞能洗子100克左右。

三、播种

1、枸杞种植可采取条播或穴播两种方法,于春季土壤解冻后的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深度1-3厘米,种时首先翻地作畦,施足基肥,使土壤细碎湿润。

2、然后将种子拌细土均匀地撒在畦上,种子的距离7厘米左右,再覆盖约1厘米厚的土,10天左右即可出苗。

3、保持畦内湿润,如发现干燥,应随时喷水。小树出土之后,生长很慢,应注意经常喷水、除草和追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待苗生长至70-100厘米时进行移栽。

四、移栽

移栽株距230厘米,行距26厘米,穴深26-30厘米,每穴施1.5-2.5千克腐熟的堆肥,与土壤充分混合。春秋季从苗床上连土挖起幼苗,每穴栽3株,排成三角形,使其互相支持生长,壅土踏实,浇水定根,候生芽长叶后,再施肥浇水。每亩种植120株左右。

五、田间管理

1、幼苗在5月中下旬施一次肥以促进根系生长,最好以磷肥为主,以氮肥为辅。每亩施用磷二酸铵10千克、尿素5千克,将肥料拌和均匀,撒施在植株周围即可。施肥之后灌水以满足生长需要,以良好的水肥条件促使苗木生长,漫灌和浇灌都可以,以灌透为好,灌水从夏季到入冬前要进行4-5次

2、枸杞从第5年开始进入盛果期,整形必须在定植的第四年前完成。定植当年短截全部枝条,每根枝上留4-5个发育良好的芽,第2-3年对侧枝和延长枝进行疏枝和短截,使枝条发育粗壮、密集均匀、通风透光良好。

3、每年10月中旬使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瘿螨和绣螨,间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