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中国服饰,明代较盛行。是一种包在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最早的抹额是男子的专属,之后也常被妇女作为头饰使用。

据古书记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人使用抹额作为军戎服饰之一,用作部队的标识,方便军事管理。在宋代的仪卫中,如教官服幞头红绣抹额,招箭班的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就是用红紫等色的纱绢,裹在头上的抹额。

抹额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束发,材料较厚实的抹额在冬季亦具有保暖功能。

有时是家族传统,用以归束自我。“抹额以约束自我,非命定之人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