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也越发强烈。而依赖于高端的科技之下,我们对这些未知的领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将列出20大重要的科学探索事件,看看那些神秘的未知世界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翼龙复原图

鸡体DNA中含恐龙基因记忆恐龙鸡培育史前恐龙

美国落基山脉古生物学博物馆馆长杰克-赫耐尔表示,他和同事正在致力基于鸡体内DNA中包含的恐龙基因记忆,唤醒鸡的恐龙特征,培育出一种一半像恐龙、一半像鸡的动物“恐龙鸡”。进而未来培育出真正的史前恐龙,让这种史前灭绝物种重返地球。他们通过改变现代鸡体内在进化历程中被抑制特征的蛋白质水平,从而恢复恐龙的多样化特征,例如:尾部、牙齿和前爪等。赫耐尔解释称,鸟类是恐龙的后代,因此从技术上我们可以从恐龙的后代物种还原出恐龙,我们仅使用鸡,而不使用其他鸟类,是由于鸡的基因图已绘制出来,并且我们已对鸡进行了彻底深入的研究。

热河鸟复原图

始祖鸟不再是“鸟类始祖”:应该属于早期恐爪龙

始祖鸟整整戴了150年的“鸟类始祖”的光环被摘下了。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人的论文:经最新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始祖鸟应属于早期恐爪龙类,而不属鸟类,它不再被认为是最早的

鸟类。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汉妮天体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距地球约6.5亿光年的绿色发光物质

2011年1月10日美国天文学会第217次会议上公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被称为汉妮天体(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的精细照片和X光观测数据,终于揭开了汉妮天体的神秘面纱。由许多地面和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原始图像表明,汉妮天体是一团巨大的炙热气体。天文学家推测,汉妮天体所发出的光,来自于一个名为IC2497的相邻星系的辐射。科学家认为,IC2497的内核里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曾经吞噬掉了各种气体和星体,并释放出两股相反的炙热气体和高能辐射。这种活跃的星系也被称为类星体。当类星体发出的辐射击中气体云时,就会激发氧原子,使气体云发出绿色的光芒。

155个“人兽”胚胎引发恐慌:“半兽人”将诞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过去3年,英国科学家已秘密制造了155个同时包含人类与动物基因的杂交胚胎。英国科学家说,人兽胚胎混合时动物细胞核已被取出,新人兽胚胎99%的遗传物质属于人类,只存在部分动物线粒体。不过,正因如此,一些科学家反对将人兽胚胎用于临床,担心存在于线粒体的动物遗传信息会给人类带来疾病。

“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粒子

欧洲研究发现"上帝粒子" 或解宇宙诞生之谜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公布了来自大型强子对撞器(LHC)的重要数

据,显示“可能看到”有“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该理论可解释粒子为何拥有质量,从而演化为万事万物。人类距离了解宇宙诞生之谜或许将要迈进一大步。“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学家希格斯于1964年提出,玻色子是一种“次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即比原子还小的粒子。希格斯认为,在137亿年前的大爆炸中,希格斯玻色子使物质得到质量(万有引力则将质量变成重量),使恒星和行星都得以诞生,最终孕育生命。

巨型食草类恐龙曾在南极大陆生活图片来源:

巨型食草类恐龙曾在南极大陆生活

如今,整个南极洲都被企鹅统治着。不过,在此之前,恐龙也曾在这块当时草木丛生的陆地上漫步过。这些恐龙从当时曾与南极大陆相连的澳大利亚和其他大陆板块迁徙至此。此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南极恐龙的化石,包括一只甲龙类恐龙和一小部分类似鸟类的恐龙。但是,现在,科学家们报道了一个最新发现:在位于南极半岛的詹姆斯-罗斯岛,他们发现了一只蜥脚类恐龙的尾椎骨化石(见图片)。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在南极大陆发现的最大的恐龙。

科学家创造最快网络传输速度纪录:每秒186GB

北京时间2011年12月14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科学家们实现了创纪录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帮助开启下一代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之门。11月中旬在美国

西雅图召开的“超级计算2011”(SuperComputing 2011-SC11)会议上,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实现了广域网络中双向每秒186GB的传输速度。这一速度相当于每天传输200万GB的信息,几乎相当于10万张完整蓝光DVD的容量。

科学家重现宇宙大爆炸景象

欧洲核子研究会的科学家们拍摄出了最接近宇宙大爆炸的图片。他们运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原子大小的微粒以光速投入进16米长的加速器里,微粒在零下271摄氏度的真空中碰撞爆炸,展现了这一壮观的景象。

地平线上同时升起两颗太阳

天文学家日前首次发现了第一颗同时围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就像美国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卢克虚构的行星故乡一般。这两颗恒星构成了一套双星系统:我们的太阳分别是其质量的1.5倍和4.5倍,并且它们每41天彼此环绕运行一周,从而使其亮度的短暂下降能够被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所探测到。而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同时还发现了额外的亮度减弱现象,这是当一颗土星大小的行星每229天从恒星前经过所造成的。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6万光年新旋臂改变银河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