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编来说,设置密码真的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小编好多帐号的密码小编都记不住,导致至今还有许多帐号不能用,想想都头疼!但世界上总有那么多聪明的人,他们会设置一些符号、图型还传递许多信息,下面小编就为各位读者盘点一下这些世界级别的密码,有些大家会有些耳闻,如达芬奇密码!

密码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随着数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密码被人类所破译,但也有千奇百怪的密码难题至今仍未破解。接下来小编要带大家去看的就是目前九个世界级密码,当然其中有被破译的有依旧是谜的。

第一个:十二宫杀手密码

1969 年 7 月 31 日,三家报社各自收到了一封密文的三分之一,密文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二宫杀手。十二宫杀手要求这三家报社把密文发表在报纸上,否则他将在当周周末再次杀人。三家报社只好照做。

这个密文共有 408 个符号,以后大家都习惯称它为 408 密文(408-cipher)。408 密文是十二宫杀手的第一封密信。一个星期后,一位教师和他的妻子破解了这篇密文。大卫·芬奇的电影《十二宫杀手》完整地记述了这一事件。

408 密文用的是最简单的字母替换法,所不同的是一个字母可能对应多个符号。这种加密方法可以很好地防止字频破解法,因为你可以让常用的字母对应更多的符号,保证每个符号出现

的次数大致相等。不过,破解这样的密码也不是完全没有突破口,“字母 Q 后面一定是 U”等英文特点能提供不少线索。这种一对多的替换加密方法就叫做同音替换法(Homophonic Substitution Cipher)。

同年 11 月 8 日,十二宫杀手又寄出了一篇密文。这篇密文有 340 个字符,被称作 340 密文。与 408 密文不同的是,虽然大家都相信 340 密文同样使用的是同音替换加密,但直到现在 340 密文也没有解开。

第二个爱伦·坡的密码挑战

爱伦·坡被认为是现在推理小说的鼻祖。他本人也对密码十分热衷,常常在自己的诗歌或者散文中隐秘地嵌入一些密码。除了在他的小说《金甲虫》中设置众多的密码对读者的智力进行折磨外,爱伦?坡还在一本流行杂志上公然向所有读者挑战:邀请大家设计密码考验他。他也确实是一名专家,据说陆陆续续地解开了上百个读者寄来的密码。

在此期间,有一位名叫 Mr. W. B. Tyler 的读者写了两个密码寄给爱伦坡。这两个密码不但没有得到解答,反而还被直接被刊登到了杂志上。这是爱伦坡唯一公开的未解之谜。一时间众说纷纭,更有甚者大胆猜测 Tyler 实际上就是他的笔名。

Tyler的第一份密码

直到1992年,特伦斯·惠伦(Terence Whalen)教授终于解开了第一份密码。他走出的第一步是发现了“逗号-匕首-小节”这样的组合在八行里面出现了七次:

据此他进一步猜测这三个组合符号代表的是单词“the”。在克服了没有标点与空格的困难之

后,他给出了最终的译文:

The soul secure in her existence smiles at the drawn dagger and defies its point. The stars shall fade away, the sun himself grow dim with age and nature sink in years, but thou shalt flourish in immortal youth, unhurt amid the war of elements, the wreck of matter and the crush of worlds

第二份密码更加曲折一些。有人专门悬赏 2500 美金的不菲金额邀请高手来破译,不少人认为这份密码将会透露爱伦·坡与Tyler的关系。

Tyler的第二份密码

直到 2000 年,这个密码才被多伦多的软件工程师吉尔·布朗茨(Gil Broza)借助电脑的力量破译。破译的细节在这份 PDF文件 中,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研究。

第三个达芬奇密码侵权案中的密码

2003年,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火爆全球。但是“枪打出头鸟”,这本火热而又挑战禁忌的小说一出来就遭到非议颇多,有人认为内容涉嫌抄袭《圣血和圣杯》,最后闹到打官司。在2006年,伦敦的法庭宣布对《达芬奇密码》抄袭的检控不成立,而富有娱乐精神的法官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y)在最后长达 71 页的裁决书中悄悄地嵌入了一段密文:

s m i t h y c o d e J a e i e x t o s t g p s a c g r e a m q w f k a d p m q z v

有趣的是,这段密文的解密过程与《达芬奇密码》的第一个密码有关,都涉及到了斐波那契数列表示的字母轮换。而且大法官为了增加难度,故意对密文进行了改写:

密文中的第二个 t 其实应该是 h,最后一个字母没有被译成密码,解密时,一些字母要按照反方向进行置换。

这段密码的明文是:

Smithy Code Jakie Fisher who are you Dreadnought

法官后来解释说,他自己是 Fisher 的粉丝很多年了。海军上将Admiral John “Jackie” Fisher 被认为是皇家海军历史上的第二号重要人物,他革新海洋军事作战方式,引入了第一艘现代战舰“大无畏”号。史密斯花了大概 40 分钟将这个密

码编入裁决书里纯粹是逗自己玩儿的,从没想到有人居然会注意到。这也给这桩侵权诉讼增添了一个可爱的花絮。

第四个混乱加密法

1918年,一位名为伯恩(Byrne)的人设计了一个叫做 “Chaocipher” 的加密算法。他自认为这个算法的规则简单,但难以破解。同时他制造了一个用于演示加密过程的实体机器。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套算法并没有引起任何组织或者政府的兴趣。伯恩最后选择在 1951 年出版的自传“Silent Years”中对世人宣布这个加密算法的存在,并向任何能破解此密码的人提供赏金。

在当时,世界上恐怕也只有 3 个人知道这个算法的细节:伯恩的儿子与两个 Cryptologia 杂志的编辑。将近 60 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能够获得赏金,更有传言称这个加密术实际上已经失传了。最后在 2010 年,伯恩的家人决定将所有与 Chaocipher 有关的文章以及机器捐给博物馆,这个神秘的密码系统最后才得以重现人间。

第五个CIA 的雕塑密码

1990 年,美国艺术家吉姆·桑伯恩(Jim Sanborn)花费 25 万美元,创作了一个刻满密码的雕塑作品——Kryptos。这个雕塑作品现在坐落于弗吉尼亚 CIA 的广场内。丹·布朗的悬疑小说《失落的符号》里提到了这个雕塑密码,无疑让这个密码再度名声大噪。

整个密码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已被破译,其中第一、二部分是多表替换密码,第三部分是置换密码。尽管 2010 年 11 月桑伯恩本人给出了一点提示,但目前第四部分仍然没

有被解决。

第六个比尔密码

梦想自己能得到一张藏宝地图,上演一段破译密码探寻宝藏的传奇故事?你的机会来了。据说,在 1820 年,一个叫做托马斯·杰斐逊·比尔(Thomas Jefferson Beale)的人在弗吉尼亚贝德福县的某个地方埋藏了大量的宝藏,随后把装有三封密信的盒子交给了一个名叫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s)的旅店老板代为保管,之后就永久地消失了。莫里斯死前把盒子里的三份密文交给了他的朋友。这位朋友把这段故事连同密码全文一道印成了小册子,宝藏之谜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利用《独立宣言》作为密钥,可以破解出第二份密码。第二份密码中详细记录了所藏宝藏的数量,现在看来至少值 6500 万美金。这份密文中还说到,宝藏的埋藏地点详细地记在了第一份密码内,而第三份密码里则记录着宝藏的原主人。虽然各方神圣都把五花八门的手段试了个遍,但到目前为止,剩下的两份密码都还没被破解。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整个故事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认为比尔密码不过是一场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