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的时候发生一起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王佳俊冒用罗彩霞的身份就读贵州师范大学,并顺利毕业,此事件被称为罗彩霞事件。五年时间里王佳俊到底是怎么做到滴水不漏的呢?关于这个事件有三个疑点,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

一、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

这是一起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被冒名着罗彩霞,在2004年作为湖南省邵东一中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并取得214分,并没有达到当年二本531分的录取分数线,之后未被任何学校录取;而冒名顶替她上大学的同学叫王佳俊,两人是同一毕业班的同学,其父亲是为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公安局政委,王佳俊当年高考成绩335分,却被贵州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考取天津师范大学。

在2008年,王佳俊从贵州师范大学顺利毕业,而本应该同年毕业的罗彩霞却面临着身份证被盗用而取消其教师资格证书等系列问题,之后罗彩霞向天津市西青区学府派出所报案,并以姓名权、受教育权被侵害为由,起诉王佳俊、王峥嵘,但是时间过去一年,在2009年,罗彩霞接到律师电话,天津的法院以管辖权等问题拒绝立案,这就是罗彩霞事件。

罗彩霞和王佳俊都是2004在邵东县邵东一中298班的应届文科毕业生,在当年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王佳俊在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栏填报了

贵州师范大学,二罗彩霞天的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部有明确规定,从高考录取到大学报道都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两人都没有达到分数线,并且罗彩霞并由填报贵州师范大学,但是王佳俊却成功冒名顶替罗彩霞的名字,顺利通过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入学审核注册了学籍,并且在四年后获得毕业证书以及学士学位证顺利毕业。

二、王佳俊如何瞒天过海:三个疑点

1、罗彩霞未填报贵州师大却被录取

在当年罗彩霞事件,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罗彩霞并未填报贵州师范大学,但为何却被录取了?校方表示该生是被调剂录取的。有一些省份的生源好,但是有些地方学生不愿意去,为了不浪费教育资源,学校经得有关部门同意之后,可以进行 调剂招生,学校是按照招生政策来,是一步步按程序走的,是按照录取标准正常录取考生罗彩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