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到底有多少个替身具体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个替身最出名,因为他和蒋介石实在太像了,据说连宋美龄也常弄错。这人就是何云。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蒋介石曾多次遇险却都侥幸逃脱,这与他的好友、救命恩人、面貌酷似他的同乡何云的鼎力协助密不可分。
寻找替身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不断告捷,革命火势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当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暗中勾结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4月12日在上海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蒋介石这一倒行逆施的罪恶行径,立即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他以前也遭遇过几次未遂刺杀,此时此刻更是严加提防,唯恐遭到报复和暗算。特别是汪精卫遇刺未遂事件(目标实则是蒋介石)之后,蒋的戒心日渐加重,经常疑神疑鬼。善于洞察主子心态和神色的陈立夫,决定为他找一个与其相似的“替身”,以防不测。
蒋介石替身何云
1934年11月的一天,夜已过半,在杭州竹竿巷47号一幢徽派建筑的黑漆大门里,闪出一个戴墨镜和鸭舌帽、手拎黑色皮包的瘦高个儿的人来。此人名叫何云,字玉龙,时任浙江省会的公安局局长。司机急忙打开车门,何云一躬身坐了进去。司机瞥了几眼何云,着实吃了一惊:怎么委员长会在此地出现?委员长昨天下午还在南京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呢,不
可能在此间普通的别墅中出现呀!原来昨日总统府中热闹非凡,国民党要员齐集,这个总统府车队的司机,忙得不亦乐乎。临近傍晚,陈立夫突然召见这个司机,给了他一幅杭州地图,标出竹竿巷47号的位置,令其去把此人接来。
何云坐在汽车里,不时地看着怀表,心里越发忐忑不安。自从昨夜接到陈立夫的电话后,他就感到此事非同寻常。委员长侍从室的权势和待遇,他是心中有数的,许多人削尖脑袋也难钻进去,他得来却如此容易。但喜滋滋地放下电话后,他又细细一想,对方软中带硬的口气让他心里不禁发毛:他是个机警的人,平时人家都说他酷似“蒋委员长”,这次莫不是让他去给蒋委员长当替身,也就是……替死鬼?
陈立夫
事情果然不出预料。何云后来才隐隐约约知道了原委:蒋介石为了加强控制四川、云南、贵州的地方军阀,同时“围剿”川陕根据地的红军,除了决定派要员贺国光带领中央军参谋团入川外,他本人还要亲自前往视察和慰谕川滇黔将领。为了以防不测,这次他决定让替身秘密随行。
但找一个蒋介石的替身谈何容易!一是必须绝对忠于蒋介石的;二是必须与蒋介石的相貌一样的;三是必须工于心计,擅长做特务工作的。陈立夫提出好几个人选,蒋介石都不满意,3条中不是缺这就是缺那。最后,蒋介石想到了结拜兄弟、浙江省会的公安局长何云。陈立夫立即调来何云的
照片,觉得此人果然形象与蒋极为相似。再与蒋详加分析,蒋介石也觉得此人最为合适。于是,陈立夫立即连夜派车到杭州去接何云。此时已是午夜时分。
秘密训练
第二天傍晚,何云心急火燎地赶到南京,直抵蒋介石侍从室报到。出来迎接他的正是陈立夫。陈立夫将何云引到蒋介石办公室。蒋介石见何云进来,起身问候,何云一个立正,行了个军礼,说:“报告校长,托您的福,一切都好!”他知道蒋介石是最喜欢黄埔弟子称他“校长”的。蒋介石却沉下脸,说:“哎,玉龙,私下场合,不必来这一套,你我之间,弟兄弟兄。”何云一下子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他了解蒋介石,蒋介石发笑,大半虚情假意;若沉下脸来,却大半说的是真话。蒋介石热情地拉着何云的手,进入办公室旁的餐厅,各就各位坐下。
此顿饭说是便宴,却也十分丰盛。席间,蒋、何谈起了往事,何云十分感激蒋介石,是蒋介石介绍他参加陈其美设在上海的同盟会组织,并在其手下当了一个排长。后来又经蒋的介绍,在广州粤军当了个连长。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校长后,又破格录用未曾读过一天书、也未参加考试的何云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不久,又任命他为军校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何云追随蒋介石东征、西讨、北伐,危急中送白马救过蒋介石一命。北伐攻克杭州后,蒋介石不忘旧恩,任命他为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浙江省军事厅
副厅长。攻克上海后,蒋又把他调到上海,任上海市公安局督察长……
蒋、何两人谈得十分融洽。饭后,陈立夫把何云引进侍从室旁的一间密室。给何泡了杯热茶,递到何的手中,开门见山地说道:“此次紧急召你进京,让你承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事关委员长的人身安全,事关党国的前途命运。你必须向委员长宣誓,我才告诉你。”陈立夫的手一动,密室墙上出现一张灯光照耀着的蒋介石戎装像。何云走到蒋介石像前,举起右手,宣誓道:“敝人何云,誓死忠于委员长,不避弹雨刀剑。若有负心,让我死于乱枪之下!”
陈立夫又让何云坐下,说道:“江西的共军,如今已到贵州,贵州的军阀‘剿共’不力,致使共军在当地猖獗。为确保委员长的安全,必须替委员长找一个替身。我在全国范围内挑来挑去,都没有合适的人选,委员长说起你,才把你召进京。看来,你天生有个好条件,与委员长外貌极其相似,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了解委员长,委员长也了解你,你也忠于委员长。你有这两个先天的条件,所以委员长的替身是非你莫属了。”
见事已至此,何云便干脆地答应了。但他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委员长的气质我学不像,还有委员长的奉化口音学不像,还有委员长如海洋般广博的知识我一下学不会,那样,可能会坏了大事。”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安排的。从现在起,你接受的是封闭式训练。我向你庄
重宣布,任命你为总统府侍从室特别侍从,专门负责委员长的安全!”
于是,何云便以蒋介石的贴身侍卫的身份出现,只要蒋介石在工作,他都时刻跟随左右,时刻注视着蒋介石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脑中打下深深烙印。下班进了密室,何云必须把白天记录下来的东西,像放电影一样,复习一遍。只要何云一进入密室,吃喝拉撒全在里头。
蒋介石戎装
陈立夫给何云安排了两个老师,一个是蒋介石的亲侄子蒋孝镇,蒋孝镇跟随蒋介石身边多年,是蒋介石最贴心的侍卫。他负责教何云奉化话;另一个是南京大学的国语教授,也姓何,专门负责教何云古典汉语。何云穿上了长袍马褂,理光了头,经过蒋介石的理发师老胡的精心处理,光头上还留几根细细的短毛,上唇蓄了日本式的八字形的短须。乍一看,真的分辨不出是假蒋介石来。
模仿蒋介石并非容易,蒋介石说的是奉化官话,比较软。何云故乡是浙江西南部的严州(今建德县),严州方言也比较软,可在习惯用语及发音上却差别很大。几经周折,“精诚合作”、“戮力剿共”等用语差别仍很大。蒋介石在急了时偶尔会骂“娘希匹”,可何云此句平日用得极多,不符合蒋介石的性格。蒋介石处事不惊,说话一句一顿,干脆有力,而何云开口连绵不断。蒋介石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而且喝得很少。何云却喝茶,量也大,喝时不够斯文雅观。蒋介石很少吃荤,荤时
必有鱼,而何云荤素不分,吃得也太多太快……总之,差距太大,陈立夫与蒋孝镇一一指出,并监督着何云一样样演示。一次不行,又来一次,弄得何云肚皮胀了,人也瘫了,这才罢休。蒋孝镇歇着,何教授上场,一字一句地把着何云练字体、写文章。教完,何教授站在一旁,监督着何云练习一遍,直到何云满头大汗为止。
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何云在外观上的模仿已相当成功,连卫兵也难以辨出真伪。“形似”已无问题,只是口音还有些别扭。陈立夫针对这个现状,叫他不要在公开场合讲话,以免露馅,还要求他着力观摩蒋委员长的言谈举止,务求“神似”,尽量通过手势来表示可否。同时,何云必须控制食量,保持体形,每天都有专门的医生来给何云称体重、量体形,发现有了变化,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经陈立夫的精心策划与秘密训练,何云进步很快,陈立夫自以为大致可以蒙混过关了,决定让何云替代委员长登台亮相。
首次亮相
1934年12月上旬,蒋介石决定在中山陵检阅自己的卫队,有意让替身亮相,试一试效果。出发的时间到了。已蓄上日本式短胡的何云换上特级上将军服,胸前戴上一大堆勋章和奖章,披着黑大氅。这时,他又一次紧张起来。他小心翼翼随蒋介石来到大照镜前,二人并肩而立,镜中的真假蒋介石居然不差丝毫。蒋介石连连点头称赞“像,像,真像!”这时,他才松了一口气。临行,陈
立夫再三叮嘱:“此事绝不能有半点儿闪失,其后果你自己清楚。”何云深感担子格外沉重,不禁额头冒汗。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已由不得他了……
这次“蒋介石”检阅的“皇家卫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警卫队,是一次小型阅兵行动。“蒋介石”一身戎装,正襟危坐在主席台前,国民党许多军政要人分坐两旁。但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还有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都未被邀来参加。
检阅是从蒋介石的贴身卫队开始的。队员们穿着一式的新军装,挎着一式的武器,排成整齐的方队,正步前进。通过主席台时,队员们一律行注目礼,并高喊:“委员长好!”台上的“蒋介石”一脸庄严,向士兵们挥一挥手,喊一声:“弟兄们好!”
蒋介石宋美龄
贴身卫队之后是外勤队,之后是一队、二队、三队、工兵队、辎重队、通信队,最后是骑兵队。阅兵结束,“蒋介石”也未发表任何讲话,主持人陈立夫宣布阅兵结束,各自归队。照惯例,大家等蒋介石先走才好走。“蒋介石”站起来,满面笑容地与主席台上的要人们一一握手,正要开步走,宋美龄从一旁走了出来,很高兴地挽住了“蒋介石”的一只手,说道:“达令,我看这卫队的装备与精神都不错,但还缺少一点儿。”
“蒋介石”一下子脸发红,半天答不出,隔了一会儿,才问道:“夫人,有何见教?”
宋美龄似乎有所觉察:“达令,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蒋
介石”摇摇头。
宋美龄笑笑:“你呀,贵人多忘事。算了,回去再跟你说吧。”宋美龄拉着“蒋介石”的手,“蒋介石”顺从地跟了过去。
这下,陈立夫急了,假如“蒋介石”真的与宋美龄共同上了小轿车直奔总统府,那麻烦事就大了。陈立夫立即向“蒋介石”使了个眼色,“蒋介石”忽地停住,说道:“夫人,等我如厕了再走。”“蒋介石”向厕所走去。各位军政要人此时也纷纷下了检阅台。
陈立夫在暗中捏了把汗,替身演示总算蒙混过了关。中午,蒋介石令厨子烧了严州特色菜干菜鸭,还做了严州特色食品火烧饼,犒劳何云。蒋介石边吃边与何云开了个玩笑:“玉龙,侬(你)搓(差)点儿把我咯女客(夫人)拐走啊!”
何云站起来,对蒋介石一鞠躬:“校长,我向你赔罪了。”
蒋介石哈哈大笑:“真要有此效果,真要有此效果啊!”蒋介石是从不开怀大笑的,他觉得这件事情弄得非常有意思,何况这是宴席间,只有陈、何、蒋三人,也就没有什么顾忌,露出了他当年在上海交易所得意时的本相来。
瞒天过海
蒋介石真正让替身出场是在四川。1934年12月下旬,蒋介石偕陈诚、晏道刚、吴稚晖、陈布雷,还有宋美龄和德国顾问端纳飞往四川。飞机降落在重庆广阳坝机场。以四川省主席刘湘为首的地方党政要员,早已恭候在机场。仪仗队照例把洋鼓、洋号敲奏得震天响,镁光灯闪成一片,晃得何云睁不开眼,他精彩
地模仿着蒋介石挥手的动作,直到膀子发酸。新闻记者纷纷要求采访“委员长”,却遭到陈立夫的拒绝。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人们围着“蒋介石”一睹风采的时候,一辆黑色小轿车绕过欢迎的人流,神不知鬼不觉地驶往预订的宾馆,车里坐着的便是蒋介石本人。白天,同刘湘磋商军政大计的是蒋介石;入夜,留在官邸里的却是何云。谁要来行刺,何云自然是替死鬼了。此时,深谋远虑的“四川王”刘湘做梦也未想到,他面前竟有真假两个“蒋介石”。
然而,智者千虑,也有一疏。尽管伪装得天衣无缝,但是在蒋介石临行前夕还是露了馅。那天,刘湘临时改变了“议事程序”,当晚8点多钟,他亲自拿着汇报材料去宾馆呈送给委员长。推开门,刘湘诧异地看到:堂堂的“党国领袖”正在伏案为驻川参谋团主任贺国光誊抄文件。他十分怀疑,故意当面向“委员长”请示“戡乱”纲要的细节,何云急红了脸,吞吞吐吐,一问三不知。
刘湘顿悟:此人可能是委员长的替身。
一向受人敬捧的“四川王”今日却被人戏弄,岂能咽下这口气?翌日,刘湘至机场为委员长送行,他直言不讳地对贺国光讲,本人从来尊敬委员长,想不到委员长却对我刘某存有戒心,还当面演起“双簧”来。贺国光连忙解释“这是为党国领袖以防不测”,请求刘湘千万保守秘密。蒋介石回到南京,为此事大骂何云一顿。幸亏陈立夫解
围,认为并非全是何云的过错。不过,蒋介石不再轻易动用替身了。
1935年初,红军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接着又四渡赤水,忽东忽西,让国民党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3月24日,蒋介石一行乘飞机经重庆飞到贵阳督战。何云与另外几个蒋介石的贴身侍卫早两天就秘密到了贵阳,他们向贵州省政府要了贵州省前主席毛广翔的别墅,说是要在贵阳建立个联络处。他们对别墅进行了彻底清理,确认别墅内无任何异常,才电告已在重庆等候的蒋介石。蒋介石抵达贵阳后,白天住在别墅内,与幕僚们共商“剿共”大事,夜晚则偕同宋美龄到另外一个更隐蔽、更安全的小别墅过夜。何云则从这个小别墅进入毛广翔的别墅,住进了蒋介石住的房间。
虽说历经了重庆的露馅事件,但性命总比面子重要,此次与红军和毛泽东近在咫尺,心头发憷的蒋介石还是让何云随同前来。而这一切,只有3个人知道,蒋介石、何云、为何云化妆的蒋介石的理发师老胡,就连宋美龄也被蒙在鼓里。
何云自进入黔境以来,不仅心情紧张,而且也很沉重。他冒着生命危险扮演蒋介石,更重要的是蒋介石不在时他要当“蒋介石”。他知道,说话办事稍有不慎,露出马脚,他的命没了不算,还有可能危及蒋介石;假如蒋介石出了问题,他更难逃一死。
蒋介石来贵阳,宴会自然少不了。蒋介石很反感这些宴会,但他又不能全把这些人得罪了,他需
要稳定的局面,利用他们来对付红军。因此,有宴会、有人来请,一般都让何云代他去。出席这些宴会,何云多是不讲话,或只讲几句话,学蒋介石点个头,就算礼数到了。没想到一件事,差点儿使何云露出了马脚。
那晚,请客的是贵阳商会。宴会开始前,照例是胖会长发表一通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接着请委员长“训示”。何云摆出“委员长”的架势,摇了摇手,表示不说了。可这胖会长是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他根本不了解蒋介石的性格与为人,为了表示热情,一次又一次领头鼓掌,请求“蒋介石”“训示”。何云不好当场发火,泼众人的冷水。于是,他慢慢地站起来,环顾四周,开口说道:“诸位,今日‘蒋某人’亲赴贵州,旨在消除匪患。匪患不除,黔境难安。诸位都与‘蒋某人’一样,负有剿匪安境之责。……”这时,“啪”地一声,灯突然黑了。蒋介石所有的侍卫一下子都围到了何云身边,将何云围在了中间。何云也“刷”地站了起来,拔出了腰间的小手枪。
灯很快地亮了起来,何云马上惊觉,将枪藏进裤袋里。幸好,他的枪未拿到上身以上,只是垂手拿着,顺手放进裤袋,也很快、很自然,没有人发现。要是被人发现,必会产生怀疑:“怎么委员长还拿出枪来?”
何云很镇定地坐着,侍卫们还站在他的四周。胖会长诚惶诚恐地跑到“蒋介石”面前,挥着汗,颤颤地说:“委员长,贵阳的火电厂常有跳闸
事故,刚才定是跳闸断电了。”
宴会便草草结束了。回到毛广翔的别墅,关上了门,何云瘫倒在了床上……
胆战心惊
蒋介石亲自督战川黔,但毛泽东用兵如神,采用的战略战术让蒋介石吃足了苦头。这次,毛泽东又来了个大动作,对贵阳发动了佯攻。4月6日夜晚,蒋介石如坐针毡。白天,一个个坏消息让他心烦,不是这里红军打一下,便是那里红军落一炮,贵阳城里甚至有了“欢迎红军进城”的传单。假如城池被破落在红军手上……蒋介石虽说带来了“替身”,仍不免胆战心惊。
但日子最难过的还是何云,他候在别墅的一间密室里,没有一点儿自由。不仅要避开贵阳的党政要人、新闻记者,更难受的是要避开蒋介石带来的一帮子人。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有人冒充蒋介石还必须有人冒充宋美龄。要给何云配一个“宋美龄”。这点,陈立夫在南京时就想到了。可他不能跟蒋介石讲,一是怕蒋介石不同意,二是怕宋美龄知道有人冒充她,不仅不同意,还有可能发怒。
陈立夫想得周到,办得也周到。他悄悄地在南京中央大学找到一个形似宋美龄的女生,叫郭晓玲。郭晓玲是江苏省一个县长之女,陈立夫把她拉进了CC系中统特务组织,填了表,宣了誓,就把她安排到宋美龄办公室当秘书,并叮嘱她秘密学习宋美龄的生活习性、穿着打扮、言语行为。郭晓玲聪明伶俐,一学就会
一点就通,学宋美龄的样子、言行,真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不管郭晓玲学得如何像,陈立夫只准她做“影子宋美龄”,不准她在众人面前露面,更不准她正面对人讲话。
4月6日这一夜,何云与郭晓玲一整夜都没有睡觉。他俩在蒋介石房内,侧耳细听外面的动静,有时拉开窗帘一角,察看一下外面的动静。云南的救驾部队以一天60公里路的急行军速度,赶到了贵阳,还有各路的勤王之师,也陆续到了贵阳。蒋介石大为兴奋,设宴款待他们,并对滇军的各位旅长发大洋奖赏。贵阳之围解了,可红军也从此没了消息。原来,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只是声东击西的战术,待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忙抽调滇军进入贵州时,却突然挥师奔袭昆明。而此时南京政府对云南部队尚未全部控制,蒋介石只好亲自到昆明安抚云南将领,留下何云在贵阳应付日常事务。
就在蒋介石去昆明那天晚上,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何云在白天处理了一些一般事务后,就进了卧室,郭晓玲从屏风后转了出来,给何云倒了杯水。蒋介石喜欢喝白开水,半个小时左右,就要喝一口。喝时,慢慢地、轻轻地咂一下,仿佛要咂出水中的味来。何、郭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蒋介石的卧室内,是从不喝茶的。何云接过了水,很快一气喝完了。郭晓玲向他白了一眼,何云马上意识到了。因为这时侍卫还未完全退出卧室。等侍卫走了,郭晓玲才笑
笑说:“达令,你太渴了。”
何云惶恐地答道:“不渴,见了你,我一时大意了。”
何、郭二人又说了一阵话,何云正要休息,门口侍卫与人吵了起来。来人是乌江江防司令王家烈,他来火了,一个小小的卫兵竟然不让他堂堂的司令见委员长。何云从陈立夫给的资料里,了解了王家烈的一些情况,他也知道蒋介石此次入黔的打算,既然让王家烈做司令,就说明蒋介石还要用此人,何况是紧急军情,出了事,他也有责任。蒋介石临行前交代他相机处理,此时用密电跟昆明的蒋介石联系,已来不及了。何云不知如何办才好,郭晓玲见何云为难,便对他说,人骑在马上,只能随马跑了。
“让他进来!”
王家烈大眼一瞪侍卫,进了蒋介石的卧室。一见“蒋介石”,又见“宋美龄”在床上,朝里侧卧,似乎睡着了。何云沉着脸问:“什么事,直闯我的卧室?”王家烈马上软了下来。双腿都抖了,说:“红军的大批部队已到了乌江一线,把我的一个团吃了。据可靠情报,毛泽东的中央红军也在乌江旁出现,他们要渡乌江无疑。我那几个兵是守不住乌江的,请委员长下令增援。不然,红军过了江,与张(国焘)、徐(向前)会合就糟了。”
何云一听,的确情况紧急,便问:“你向薛主任请求过吗?”
王家烈马上答:“我求过他了,他不肯发兵。”
“我让他派兵增援你!你去吧!”何云本想让王家烈去后与郭晓玲商量一下,再拿主意,岂料王家烈不肯
去,又求道:“委员长,我过去有错,有失职之处,此次获委员长信任,我少武再不死战,就不是娘养的。我只等委员长一声令下,我立即回到乌江前线去!”
何云一脸严肃的神色,在会客室踱来踱去,心想:防守乌江没有错,他蒋介石曾下过令:“谁放红军一兵一卒过乌江,就要谁的脑袋!”假如他何云不抓住这个机会,就等于他何云放红军过乌江,那么,他何云的脑袋不保不说,还坏了党国大事,到那时,倘有十万个何云也抵不了此时犯下的罪过。想到这儿,何云马上拿起电话,接通了薛岳。要求他立即派一个整编师增援乌江前线。先头增援部队限明早7时出动。另外抽调两个师做预备,随时听令增援。
事后,在云南的蒋介石得知大发雷霆,将何云训斥一通,但却不便打电话给薛岳,免得露出马脚。第二天清晨,蒋介石匆匆赶回贵阳,召见薛岳,意欲修改命令。不料,唯命是从的薛岳已随先头部队出发,前往黔北。蒋介石十分震怒,命人将何云禁闭,准备严惩。幸亏后来的事态发生变化,红军本来就不准备攻击贵阳,而是乘滇军外调贵州之机,突然巧渡金沙江,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尾追,转向陕甘宁方向。于是,薛岳也没有白跑,他未费一枪一弹,率军“收复”了连一个红军也没有的遵义城,号称“遵义大捷”,并在报告中恭维蒋介石神机妙算,将红军赶出了贵州。这样一来,蒋介石心平气和,反而觉得何云指挥得当,把他
从禁闭室放出来,赐宴压惊。
何云此次虽转危为安,但感到命运无常,想到“伴君如伴虎”的古训,便提出要辞职,但蒋介石没答应。因为这次西南之行,蒋介石对何云的成功表演非常满意,决定长期留用在侍从室,今后还要派上用场。后来有许多公开场合,何云都替蒋介石出面亮相,诸如剪彩、合影之类的事情。后来汪精卫再次遇刺,蒋介石更是庆幸自己的远识和戒心,对陈立夫也更加赏识和信赖。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替身,蒋介石的行动更方便,想走就走,旁人难以识破。许多国民党要人,特别是蒋介石不太愿意见到的人,他都指派何云代见。常来吵嚷着要给“盟弟”蒋介石上课的冯玉祥、头脑顽固的阎锡山、桂系的李宗仁、军界元老程潜、“云南王”龙云,以及国民党中常委中的“左派分子”,大都受到过何云这位“委员长”的接待。不过,他们谁也不识庐山真面目。
可是不几年,何云还是离开了总统府,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扮蒋介石惟妙惟肖,像得太神,连宋美龄也经常弄错,惹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二是何云的国语讲不准,带有难懂的方言。但最主要的还是宋美龄对他有反感,两个“蒋介石”让她无所适从。
何云在离开总统府时,蒋介石给了他一个军委会少将参议的头衔,让他领一份高薪度日。但给他作了几个硬性规定:一是不准外出,待在家中静养;二是不准向任何人透露自己当
替身的事。抗战胜利后,何云奉令回杭州隐居,他多次写信给蒋介石和陈立夫,请求恢复公职。可是,一直杳无回音。何云直到病逝前,还感慨:“我当过‘委员长’,可是委员长不认我了!”自此再未担任公职。1947年9月,何云病逝于家乡建德县,终年61岁。1952年7月台湾出版的《中国国民党将领传略》一书中,何云的简介被记录在册。那时,这位“蒋委员长”离开人世已有5年了。
其他名人替身
拿破仑的替身
拿破仑在称帝后,曾经至少雇佣了4个替身。这4个替身,一个在一次战斗中被流弹击中身亡;一个在骑马时出意外瘸了条腿,从此不能再以“拿破仑”的身份出现;另一个则在滑铁卢战役前,被拿破仑的政敌毒死。除了这三个外,拿破仑第四个替身的名字叫弗朗索瓦。罗布德,一直以来有传说称,死在圣赫勒拿岛上的并非拿破仑本人,而是他的这个替身。实际上,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退位,这位弗朗索瓦。罗布德便也“退休”了。他回到老家,靠养兔子为生。
希特勒的替身
希特勒曾雇用过三个替身,在三个替身中,有一个的声音很像希特勒,他接受了严格的专门训练,能代替希特勒在不重要的场合发表简短的演说。三个替身的代号是“第一”“第二”和“第三”,绰号是“小威利”“老俾斯麦”和“布齐”。他们当中只有“布齐”在代替希特勒时被人
袭击过。有一次他在慕尼黑的大街上检阅时,被一颗子弹射中肩部,由于凶手使用的枪上装有消音器,所以只有同车的人才知道“元首”受了伤。布齐的伤并不重,他一直坚持到检阅结束。凶手未被捕获,此事也未公开。布齐后来得了5000马克的赏金和一次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