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宋代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意思是“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在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景,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所想。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当时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景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