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这里运用了“双重否定”变肯定,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淡泊”、“宁静”不是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