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哥特式建筑,最典型的一定是位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了。可惜巴黎圣母院因大火尚在维修当中,深感遗憾。其实,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壮观的哥特式建筑。在辽宁沈阳就有一座,你能猜到是哪里吗?

小南天主教堂,因位于沈河区小南街上而得名,也称南关教堂。最早由法国传教士方若望所建,这座教堂整体格局也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作为沈阳唯一的一座哥特式建筑,可见其极具价值以及观赏性。

在新中国成立前,小南天主教堂一直都是沈阳城内最高的建筑。双塔直插云霄,高度达40米,当时如果能够登临此高度远眺,沈阳景致尽收眼底。教堂初建于19世纪末期,后因义和团运动,于1900年被毁,9年后重建,最终在1912年竣工,距今已有108年历史。

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过这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欣赏建筑的时候,无论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我们同样会惊叹于前人的构思巧妙。音乐无国界,建筑同样无国界。一座造型优美的建筑,怎么看都会是赏心悦目的。

沿教堂外围走上一圈,就能发觉原来这座教堂还拥着着如此宽长的身躯,如加以留意,也能看到内部玫瑰花窗斑驳的影子。这是因为哥特式的教堂继承了罗马式教堂的长方形会堂和高窗,就算不入内也能想象内部的构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一个高大长廊的礼堂,两侧位于高处的玫瑰花窗在灯光的映射下绚丽夺目。

因为时间问题,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然过了开放的时间,无法进入到教堂内部参观。从前我曾参观过其他不少的哥特式风格教堂,加上我并没有信奉相关的宗教,因此在外边可以好好地玩味建筑风格,远比入内碰到更多无法解读的内容要好。当然了,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

教堂前面有一个大广场,附近的市民闲暇之余乐意在广场上做些运动,或跑跑步,或放放风筝,或遛遛宠物,的确很接地气。未曾靠近的时候,倒是没有察觉这座教堂有多恢弘,或许现代人看惯了高楼大厦,与古人并不可相提并论了。

路边不时有摊贩小心翼翼地卖着一些小商品,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做点小本生意也不容易。都说教堂能带给人们一种心安和祥和。我想,更多的可能性是因为在高大的建筑面前,人就显得过于渺小了吧,一大一小的矛盾对比,偏偏使人能自觉放下自己的高傲。

教堂距离沈阳的另外两个热门景点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都不远,走路不出一公里也有所及。不过,这里的游客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如果你的时间充裕,我倒是很建议能到此一游。毕竟,哪怕纯粹欣赏一番建筑,也是一种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