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篇:1、千古一帝秦始皇:秦王扫六合,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数千年来成为统一国家的根基。秦之前,中国各地语言文字,货币不相统一。秦之统一,使得中国避免了欧洲分裂为数十国家的命运。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再也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现在的欧盟虽然有统一的趋势,但是离统一的国家还有相当距离。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为后世王朝留下了政权组织形式,奠定了国家的基本模式。
2.、前无古人汉武帝:武帝前承文景之治,后启昭宣中兴。虽有好大喜功之嫌,然一生致力于驱逐匈奴,于国于民有大功。在位期间,解除匈奴威胁。晚年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听信谗言。逼死太子,冤杀皇后卫氏家族。然最终醒悟,下罪己诏。古来帝王下罪己诏者寥寥可数,武帝当为表率。武帝用实际行动向列国展示了大汉的强悍。将汉文明传播至极边之地。汉之威严东至朝鲜半岛,南至今越南中部,西边更是跨过今帕米尔高原,远达中亚地区,北边包括匈奴故地(今蒙古国)。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之强盛已经达到了当时中国人认识的极限之地。汉武帝留给一个民族一段精彩的历史,更是将汉字永远烙在一个民族身上。汉之后始有汉人,汉文明,汉字汉语称呼。一句话形容: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之脊梁所在。3、震古烁今唐太宗:太宗起兵于晋阳,虽为太宗,实为唐帝国的实际缔造者。隋末乱世,群雄割据。太宗力推李渊起兵反隋,征战沙场多年。先后荡平王世充、窦建德、李密等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功高震主,遭太子李建成不容,多次设计加害。太宗无赖之下,与心腹大将发动玄武门之变,干脆利落夺得大权。长安城外,渭河之滨。太宗单骑见突厥颉利可汗,以胆气慑服颉利,逼其退兵。此等大智大勇帝王之中恐无人能及。渭水之盟后,太宗深感突厥威胁巨大,加之隋末乱世,民生凋敝,民困国乏。于是励精图治,与民休息,四年之后,终一战定乾坤。击溃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汉之击溃匈奴,卧薪尝胆60年,凡三十余年,数次大战,终得成功。太宗面对突厥,仅四年,国力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一战成功。纵向比较,虽不能说明什么,也可见太宗文治武功实属罕见。太宗终其一生始终在为大唐安危着想,在位期间统一全国,灭东突厥,征高句丽,灭高昌、吐谷浑,臣服西突厥。太宗文治武功,体恤百姓,令胡汉相亲,草原部族称其为天可汗。大唐威仪远至大漠草原戈壁大海,汉文明传播之广更是超过汉武帝时期。太宗时期实为武帝之后汉人王朝的又一大盛世。4、远迈汉唐明成祖: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清代官修明史如是评价,虽然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但是明成祖其人其事, 获此殊荣,亦不为过。明成祖朱棣,原为燕王,为明朝北地藩王,镇守北平,常年领军征战漠北。胸有大志,怀帝王之才。明太祖死后,将帝位传于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恐叔父夺权,力主削藩,燕王镇守北方劳苦功高,不仅不赏,还要时刻提防朝廷借口加害。后无赖之下以家丁八百靖难起事,经三年苦战终于夺得帝位。
登基之后,成祖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一、营造新都北京,将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此举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此刻得以确立,直到今日仍然如此。二、编修《永乐大典》,成祖编书,原书如何,一字不改。相比清代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毁书一半,要好得多。而且论规模《永乐大典》要比后者大得多。三、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华文明传播至远天极地之处(今印度洋沿岸),范围之广远超汉唐。郑和船队大船二百多艘,军士28000余人,规模为百年之后欧洲航海家数十倍之大。四、同汉武唐宗一样,成祖时代仍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此时已是蒙古。成祖为解除北部边患,五次亲征漠北。蒙古势力在成祖时期基本得到压制,成祖之后虽有反复,已无大碍。成祖时期为汉人王朝自汉唐之后又一大盛世。5 、再造中华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布衣,得国最正。元代错误的民族政策,汉人为四等人,处处受压迫。时势造英雄,元朝末年,皇帝无道,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有识之士,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元末红巾大起义遍及大江南北,整个中原大地到处是血雨腥风。备受蒙古贵族压迫的汉人,百年积怨,此刻爆发。最终朱元璋以南京为基地,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正确策略,削平群雄,最终攻占元大都,蒙古人退回漠北草原。明代经过太祖几十年修养生息,汉文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明太祖再造中华之功,实至名归。明朝不仅驱逐了蒙古人,还收复脱离中原汉族王朝统治两百余年的中原地区,四百余年的幽云十六州、宁夏河套地区,六百余年的河西、新疆东部及云南地区。这些地区常年脱离于中原王朝统治范围,原本居住的汉族百姓已经不同程度开始胡化。明太祖下诏于汉地除胡俗,恢复衣冠礼仪如唐制,将逐渐异化的汉文明拉回正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明太组驱逐蒙古,收复丢失的汉家故土,如今的中华文明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