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姓主妇」之名活跃于网路世界,想知道在扮演「主妇」这个角色之前,妳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一直是个处事干练、明快的女人。

生小孩之前,我有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在从事「行销企划」相关的工作。简单地说,我一直是个处事干练、明快的女人。

做行销企划时期累积下来的功夫与思维,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后来我切入食谱撰写与社群经营的角度。
常听妳聊育儿,好奇妳与自己母亲之间的互动是什么样子?
我妈妈是位职业妇女。与我的个性很像,某种程度上她也算是一个性格很「强悍」的女人;爸爸长年在海外工作,妈妈一边工作、

一边还要独立拉拔我与哥哥长大。她让我见识到:女人其实是可以很独当一面的。
我知道许多外省家庭吃饭很讲究、家里时常会看见所谓的「大菜」;如果生长在那样的家庭,今日我的料理风格也许会有所不同。

而我现在在走的路线,其实也反映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的母亲也是位职业妇女,所以她追求的比较是如何喂饱一家人,同时不把自己给累死。
成为主妇后,人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辞去喜欢的工作,专心做一位全职的妈妈。
我从没想过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在怀孕的当下仍抱着「休个半年育婴假,然后就回归职场」的心。

直到实际上当了妈妈、与孩子相处之后,我才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并且更理解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

当妈妈之后,我的个性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转变,但或多或少比起从前有了更多的耐心与智慧;带孩子时不能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批判,

尤其当他们只是在「做个孩子」。这样的自我成长也算是一种很惊奇的旅程,是不是?(儿子在一旁回答:「对~」)

♥ 林姓主妇私心最爱

带小孩出门吃饭就像打仗,要准备的东西一大堆。这个组合把我需要的都装好了,材质也很令人放心,我很喜欢。
根据书中内容,妳是在美国留学时期才开始接触烹饪。想请问妳生平第一次在做菜方面得到成就感的经验是?
做出妈妈味道的牛肉面。

虽然是在美国才开始下厨,我其实从小就很喜欢收看料理节目。并不是那种刻意、还一边做笔记地看;而是纯粹欣赏画面、

聆听「爆香」时锅子那滋滋的声音。看久了,自然会悟出一番在烹饪这个领域的逻辑感。

于是,当在国外念书、想念起妈妈的家常牛肉面时,我便透过越洋电话,请她一步一步传授我作法。虽然只靠言语形容,

对我来说却不是太难理解的事(因为料理节目的耳濡目染)。后来的确有顺利作出记忆中的味道,觉得算得上是件得意的事。

开始在网路上分享食谱与后来出书的契机为何?

最一开始,我只是在网路上分享「婴儿副食品」的做法。因为我儿子在吃副食品时碰到许多困难,

当我自己发现一些小技巧可以改善他吃的状况,就会很想要分享出来,帮助其他妈妈~

出书则是由于之前工作时累积了一些人脉,因此在还没有很多粉丝时就已经被注意到、受邀撰写专栏。而写专栏,

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出书的跳板,因为一段时间后必定会累积到某个份量、又具备一定质感的文字,一切可说是水到渠成。
我的主要身分还是母亲,林姓主妇是利用我育儿空档所做的事情,所以我不是那种很用力在经营自己、

会定期发文甚至花钱去自我宣传的人,能在短时间内出版自己的食谱,觉得相当幸运。(双手合十)
很喜欢一句妳的名言:「留得青葱在,不怕没菜烧」。请说明一下妳主张的「新世代主妇料理哲学」是什么~
其实我自己这一辈,身边很多的女生是不会煮饭的。觉得很伟大的是,她们之中许多人是在生完孩子、为了让下一代吃得健康才走进厨房。

因为起步得较晚,所以用传统的标准去衡量她们、觉得「妳怎么连这个都不会」是不太公平的。
把做菜这件事情简化,简单到让她们觉得做菜不是负担⋯⋯,我觉得是我们这一辈很多主妇的心声。
另外就是「美感」。近几年台湾人也很重视生活氛围、懂得欣赏设计师的作品。即便妳做的不是什么丰盛的大菜,

挑选一些精致的器皿、餐巾,也能把一顿饭烘托得很幸福、很不一样。
在《林姓主妇的家务事》介绍过的61 道料理中,妳私底下最常烧的是哪2 道?为什么?
红萝卜煎蛋,还有义大利肉酱面。会特别常做,都是因为儿子喜欢吃。

红萝卜煎蛋是我们家常出现的配菜,只要觉得儿子那阵子饮食欠营养时就会做来给他补一下。

义大利肉酱在食谱中,我是做成千层面,但儿子喜欢淋在笔管面或是卷心面上。我肉酱都会多做一些,

分装冷冻起来,忙的时候三两下就可以上菜给儿子吃。

书中食谱涵盖了家常菜、轻食、功夫菜与汤等等,却完全跳过甜点⋯⋯。妳也喜欢做甜点吗?

我完全不喜欢做甜点。(大笑)因为我不吃奶制品,所以会让我感兴趣的甜点就已经少了大概百分之八十了吧?

如果真的要做,我大概会选择磅蛋糕、玛德莲这一类口感比较扎实、味道比较朴实的甜点。

做甜点我觉得不能凭直觉,因为它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必须一步一步精确地按照食谱来做。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就是它简单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这种「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不太能随性发挥的过程反而比较容易紧张。

♥ 林姓主妇私心最爱

除了抓住他们的胃,想请妳分享一下独门的驭夫/驭子术~
讲「驭」这个字有点⋯⋯,我们来聊聊「经营之道」吧。我是一个不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人,

总是很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也会适度地把它表现出来。
我的心中没有地雷。
有些女人,孩子大了之后她们会选择离婚,很可能是因为承受、隐忍了太多,丈夫也没有提供理性沟通的管道。

有些女人的心中埋了很多「地雷」,觉得老公不理解她,小孩压榨她、对她予取予求;于是,爆炸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在婆媳之间,或是与夫家的相处上,有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可以传授一下?
如果有什么「相处的智慧」可以分享,也应该是来自于我的婆婆。
我与小姑同年,所以婆婆真的把我视如己出、当成自己的女儿,没有那些传统印象中对「媳妇」在礼俗上的种种要求。

她让我做自己、欣赏我的优点;除了把先生小孩照顾好,她不曾对我有什么份外的期待。婆婆自己有很多朋友、

很丰富的生活,所以并没有把注意力过度地加诸在我的身上。
到婆家厨房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互动模式?
绝对不踏进去装忙。

厨房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她的「主战场」。与其为了礼数跑进去碍事、打乱她原本的步调,我宁愿在晚餐结束后主动洗碗善后。

作家吴尔芙曾说:「女性若是想要写作,一定要有钱和自己的房间。」

妳如何在人妻/人母的角色之余,找到自我满足的平衡?

我从未把自己视为一个「牺牲奉献派」的女人,或是把母亲的角色过度「神格化」。当妈妈之后自然会有一些小小牺牲,

例如不能常常和朋友出门逛街、看电影,但是我觉得自己很能接受这种生活型态的转变。

在儿子八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在部落格发表食谱,虽然辞掉了工作,但是我仍能在生活中持续得到成就感。

既能把小孩照顾好,又能同时兼顾自己想做的事情,给予我很大的自信。

小孩是一种不断进化的生物,每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肯定很不一样。我想提醒新手妈妈学习去跟「焦虑」共处,

因为焦虑感会一直存在,试着克制这些感受。把自己从焦虑中释放出来,才会找回更多能量,

拿去关心除了孩子以外其他的议题。让自己可以从母亲的角色中,适时抽离。
书里有介绍摆盘技巧,也有一部分篇幅在讨论妳愛的生活小物,感受得到妳对生活美学相当在意。

对妳而言,何谓「美好生活」?
全家人一起舒舒服服坐在家里,好好吃顿饭。
♥ 林姓主妇私心最爱

这是我梦想中的餐柜,有点怀旧的手工感,拿来放自己收集来的器皿一定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