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岛太平山中央公园做了哪些提升?

本次太平山中央公园提升设计,主要聚焦于绿道的建设,通过这条环山绿道,首次实现了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等多园区融合,将沿线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资源串联起来。绿道选线时重点考虑与周边市政道路、周边用地的联系,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就近入园、就近入山,感受便捷。

绿道全线总长为7.9公里,共分为汇泉段、小西湖段、动物园段、榉林公园段、湛山寺段、植物园段等六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道建设,两侧绿化种植、水系净化,可视范围内的林相更新,驿站、公厕、雕塑小品、导向标识、标志标牌、休憩坐凳、果皮箱的建设等。

太平山绿道

太平山公园生态绿道建设围绕着保护好太平山这一城市生态“绿肺”,依托山、海、城等城市自然景观和优良的人文景观资源,以绿色为本底、绿道为脉络、山水为景观,尊重自然、增加绿量、丰富植物种类,建设景区型的市民公园,实现从环境绿化到文化生态的转变、从植物园林到公共空间的转变、从市民公园到全域景区的转变。

一条绿道看遍满山风景。太平山绿道全长7.9公里,贯穿中山公园、动物园、榉林公园、植物园四个公园,是一条集休闲健身、登高望远、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步道。

除了新增设的景点,太平山中央公园项目建设期间,还实施了生态修复,最大限度还山于民、还绿于民,开放中山公园东部桃园、苗圃及提升太平山北部山林区域共60余万平方米,拆除39处建筑恢复绿化,实施采石坑治理和水系疏理等生态修复,打造了桃园山语、海棠春樾、春晖画屏、花溪谷、登高观景线等一批特色景观园区。

花溪谷等景观

太平山中央公园花溪谷区域,原先是一片地势低洼、山石裸露的未开发区域,整治提升过程中利用谷地特点及林下空间,开展了层次丰富的景观绿化,打造出一处特色景观节点。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太平山中央公园着眼市民健身休闲需求,完善、提升公园服务设施,充分做到利民、惠民。太平山绿道沿线大中型导示牌共有117个,绿道沿线一共设置了75处入口,确保市民可以随时进入,176个座椅方便市民休憩,5处驿站提供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