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由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献演《儒风开海峤》。
✉演出简介✉
《儒风开海峤》是由汕头市艺术研究室原创的一部潮乐合唱诗剧。剧本和歌词由国家级编剧陈韩星根据“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履职潮汕期间改善民生、兴学重教、治水驱鳄等事迹。其以诗文的形式进行创作,作曲及配器由潮汕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中的优秀代表王培瑜、林英苹、郑伊洋三位老师联手合作,由汕头市爱乐合唱团、艺研室“筝情潮韵”筝团 和 仙乐爱乐童声团联袂献演。
✉主创人员✉
编剧:陈韩星
作曲:林英苹、王培瑜、郑伊洋
朗诵:曾若明
指挥:吴博
✉出演单位✉
汕头市爱乐合唱团;艺研室“筝情潮韵”筝团;仙乐爱乐童声团
方展荣的演出剧目
日场(14时30分)
《穆桂英招亲》
《井边会》
《晨钟惊梦》
《铁弓缘》
夜场(19时45分)
《梦圆锦香亭》
2006年11月5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五日,下午:2006潮剧(广州)国际文化周暨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成立庆典举行
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在广东国际大酒店举行成立大会。广东省领导蔡东士、黄伟鸿、雷于蓝、林木声、许德立,老同志郭荣昌、林若、张汉青,知名人士马介璋、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拍郎西等出席成立大会。
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蔡东士在成立大会上提出,成立基金会,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潮剧艺术的传承、改革和创新,培养和扶植潮剧艺术的优秀人才。蔡东士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基金会的工作,使潮剧这朵南国奇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为配合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的成立,在广东省文联的提议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从起至11月11日联合举办2006潮剧(广州)国际文化周。这是解放以来首次在广州举办的国际性潮剧活动。参加这次文化周演出的有汕头、潮州、揭阳以及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潮剧表演院团。演员中既有姚璇秋、方展荣、张长城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又有张怡凰等优秀中青年艺术家。
2006年11月1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一日,晚:广东潮剧院一团2006年赴泰义演汇报演出举行
广东潮剧院一团赴泰义演汇报演出在谢慧如剧场举行。演出了潮剧经典剧目《春草闯堂》,由国家一级演员方展荣、国家二级演员蔡明晖担纲主演。
2006年12月8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十八日:广东潮剧院一团2006年赴泰义演
广东潮剧院一团于12月8日至12月26日赴泰国进行为期18天的义演活动。为泰国的潮剧票友献演《东吴郡主》、《辞郎洲》、《春草闯堂》、《告亲夫》、《西施归越》、《金花女》、《汉文皇后》等13台好戏。本次赴泰演出是时隔十三年后,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次出访泰国,也是首次以泰国潮州会馆的名义邀请潮剧团的演出。
此次演出团汕头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姚英杰担任顾问,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为艺术顾问,广东潮剧院党委书记朱宏林为团长,副院长马烈泳为副团长。本次演出团名角荟萃,阵容强大,人数达79人,为出访演出历史之最。主要演员有姚璇秋、张长城、方展荣、郑健英、陈秦梦、孙小华、蔡明晖、杨应森、刘小丽、张怡凰、李义鹏、陈幸希、吴奕敏、林初发、陈鸿飞等。
个人部分作品:
柴房会、酒、半空下山、国舅爷善解两世仇、纵坠黄泉也相依、神仙说我赛神仙、桃花过渡、财丁兴旺,钱银甜甜来、意神医选段、溜梯特技、人、英雄潮汕人、柴房会、灵山回首、钱银甜甜来、爱游好景韩山来、前人造福后人享、百年好合、可怜慈母心、地块有钱地块抱、老三烧饼歌、人、畏嬷会会歌、戒烟歌、拥金囝MP3、文豹与许大姑娘、柴房会、潮丑扇子功、潮丑的地位、胡进升官在眼前、李老三义帮二娘、掠无水鸡捅蛤蟆、十五贯亚鼠自叹、急子回国有隐忧、客鸟客客声MP3、程咬金宿店、洗浴拍胸歌MP3、十丑闹春……
其中桃花过渡、柴房会等均为经典作品,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
广东潮剧院的旧潮剧班的组织机构
老正顺香班
初由澄海外砂王立秀购买海阳官塘中正兴班,充实后命名老正顺香。50年代后称正顺潮剧团。郭石梅、吴美松、谢清足等老艺 人及姚璇秋等演《扫窗会》、《长城白骨》为潮剧六大班之一。1965年与玉梨剧团合并,改称为汕头市潮剧团。
三正顺香班
潮剧专业演出团体。20世纪20年代澄海县外砂凤沼陈家泽买来三玉堂戏班组建而成,名三正顺香。1943年,新班主为澄海莲阳人陈雄,为后为澄海餐砂陈春富。50年代后称三正潮剧团,为六大班之一。该团率先尝试以女小生代替童伶,演《牛郎织女》受观众喜爱。1958年并入广东潮剧院,成员分散到潮剧院属各潮团。
老源正兴班
1924年卖给澄海县外砂人王阿倦,后多次易主。著名剧目有《泰德避雨》、《秦雪梅咬指》等。50年代为六大班之一,称源正潮剧团。较受欢迎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白毛女》等剧。1958年并入广东潮剧院,并以该团为基础组成潮剧院第二团。
老玉梨春班
清末海阳县彩塘金砂陈胜阳创办,民国初卖给同乡陈和利之父,由陈和利经营多年。1958年并入广东潮剧院落,以该团为基础组成潮剧院第四团。1961年复名玉梨潮剧团,1965年并入新组合的汕头市潮剧团。此戏班以演青衣戏出名。
老怡利春班
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初时班主为潮阳人,后转让给同县人。50年代称怡梨潮剧团。谢大目、黄秋葵等曾是该团艺术骨干,曾演出《失印》、《扫窗会》等。1958年并入广东潮剧院,成为院属第三团。
目前,院属单位和团体有一团、二团、三团以及舞台美术制作厂;院部设有艺术研究室、人秘科、行政科、老艺员管理科、工会以及慧如剧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