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犍陀罗艺术展观展指南
开幕时间:2023年3月15日
开幕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展期:2023年3月16日至2023年6月15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
展览门票:凭故宫门票免费参观(需要提前预约购买故宫门票)。
主办方: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共同主办
影响力: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
展览内容:
选取了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塔克西拉博物馆、白沙瓦博物馆、伊斯兰堡博物馆、迪尔博物馆、斯瓦特博物馆和洪德博物馆共七家博物馆。这些文物多为考古发掘出土,时代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不等。
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早期佛菩萨造像、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塔建筑构件等犍陀罗石雕艺术之外,还有金银器物和首饰,充分展示了犍陀罗艺术的风格多样性及其艺术魅力,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原貌。故宫博物院文物30件(套),大多从古代犍陀罗地区通过高原丝绸之路上斯瓦特、喀什米尔等艺术中心进入中国西藏西部。这些文物对古格王国的金铜造像风格与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展现出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艺术交流的悠久历史。
古代犍陀罗的考古遗址主要分布在今天兴都库什山和喀拉昆仑山的南端,这里是丝绸之路连接南亚次大陆的重要枢纽,地中海文明、伊朗文明、中亚草原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在此激烈碰撞后锻造出丰富多彩的文明。展览以“香遍国:多元文化下犍陀罗文明的诞生”“犍陀罗艺术的辉煌”和“犍陀罗艺术的余辉”三个单元,从古代犍陀罗文明发展的角度,为观众展示犍陀罗文化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
》》
》》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莫高窟 Dunhuang Caves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着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从市区至莫高窟约有25公里,汽车行驶约25分钟左右。莫高窟谷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概 况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千”意为多。它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可供参观洞窟10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元代(公元1271~1368年)基本结束,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敦煌艺术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
[编辑本段]风格演变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家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萨全身著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编辑本段]主要建筑
洞窟:现存洞窟735座,内有壁画、彩塑等文物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九十六号,始建时仅有四层楼,后五层是后来修建的,内有一尊大佛,是世界“室内第一大佛”
藏经洞陈列馆: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
莫高窟陈列馆:位于售票处对面,陈列着莫高窟出口文物及由专家以1:1比例重现的几座洞窟。
藏经洞: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天津市武清区丸子营村怎么走(从104国道)
看, ; ;直:播* `绣. '比`B. '的-来.!'叁; :柒`C.伍; ,点' -匸*⊙;m.2006年五一快乐山西自驾游路书路线:北京--戴家营--宣化--大同--云冈石窟--恒山--应县—太原-乔家大院-平遥--石家庄-北京
历时:4天
里程:1476公里
费用:2135元
5月2日,晴
7点35分:从家出发。出发前将里程表清零。走三环,从马甸桥进入八达岭高速。
7点55分:到达八达岭高速清河收费站,领卡。里程表显示17公里。 此时车渐渐多了起来,快到长城时开始堵车,大旅游车非常多,越往前走坡路越多,一路“坡起”,如果是新手还真够呛,好不容易过了长城景区,车才渐渐少了,车速也明显加快了。
9点09分:到达北京、河北交界康庄收费站,里程表显示78公里,交纳高速费35元。继续向前,进入河北省。
9点24分:到达官厅服务区,里程表显示98公里,停车休息。9点30分继续前行。
9点56分:到达戴家营收费站,里程表显示140公里,交纳高速费30元。 驶上宣(化 )大(同)高速后,发现这条高速公路路况非常好,宽阔、平坦,视线很好,路上标识很清楚,车不多,大货车几乎没有,不知不觉车速已达140,而一些好车从我旁边飞驰而过,估计时速在160以上。在宣大高速开了没多久,就不时听到前风挡处发出轻微的“啪,啪”声,开始以为是小石子打到风挡上发出的声音,后来发现原来是由于车速快,空中飞舞的一些小飞虫躲闪不及,被撞死在风挡玻璃上,看来随着此处高速公路的建设及车辆的增多,这些无辜的小飞虫也跟着遭殃了。后来在服务区发现许多车的前脸及风挡玻璃都粘着大量的小飞虫,显得肮脏不堪,每天不知有多少小飞虫“牺牲”在此路段。
10点10分:到达高速宣化服务区(4星级服务区),里程表显示164公里,停车休息。
消费三根雪糕,共计6元。宣化服务区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服务区,停车场估计能停二、三百
车,服务设施也很干净、整洁。10点30分继续前行。
11点30分:到达河北、山西界孙启庄收费站,里程表显示277公里,交纳高速费40元。 继续向前,进入山西省。
12点05分:从宣大高速大同出口出去,里程表显示335公里,交纳高速费20元。 进入大同市区,在大同宾馆泊车。在宾馆附近半亩地莜面村吃午饭,消费34元。内蒙古风味莜面卷卷、莜面球球和莜面饺饺都很有特点,感觉不错,好吃不贵。其中莜面卷卷4元/屉,莜面球球4元/屉,莜面饺饺8元/屉(8个),比北京的西贝莜面村便宜多了。
13点40分:前往云冈石窟。里程表显示345公里。市区给汽车加油140元,93#汽油 4.50元/升。
14点15分:到达距市区16公里的云冈石窟,里程表显示361公里。门票每人60 元,孩子半价,共计150元,停车10元。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16点40分:离开云冈石窟,返回市区。在GPS导引下,到达大同电力宾馆(2星级宾馆),里程表显示380公里。我们的运气不错,问的时候已没房间,正准备走,赶上一个退房的,标间228元,条件不错,便住了下来。安顿好以后,步行前往市中心,在一大商场地下超市购食品花费18.6元,买水果花费7.4元。
18点30分:在宾馆对面三六九饭馆吃饭,共计46元,干部菜(大片五花肉、豆腐干、肉丸子及煮鸡蛋炖在一起,味道不错,就是太腻)、地皮菜叫人耳目一新。山西风味抹豆面感觉一般。
5月3日,晴
8点30分:宾馆结账,出发,里程表显示380公里。早餐花费5元,交停车费5元。出了大同市区,本想上108国道转省道赶往悬空寺,却在一个十字路口走错了路,本该左转,但在GPS导引下,却一直向前走,刚驶上这条路时路况不错,两边绿树成荫,车也较少,可走了没多久,就进入北村、南村,有意思的是,每个村庄的入口处都有一棵大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不知是否是当年打鬼子时种的“消息树”。过了北村、南村后,路况越来越差,其间曾产生怀疑:为何去悬空寺的路上车这么少?但由于过分相信GPS,便一直向前,最终驶入了农村的田间地头,路况极差,开在这样的路上,车身剧烈颠簸,车的四周尘土飞扬,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把越野拉力赛的感觉。中途曾碰到一辆返回的北京牌照的普桑,开始以为他是从悬空寺返回的,后来一想,他可能也是走错了,可他见了我们也不告知一声,害得我们又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后来向村民问明路线,得知前方无法到达悬空寺,只好原路返回,由108国道进入山西省道,浪费了近一小时的时间。上了山西省道后,发现省道与刚才走错的路距离不远,并且走向相同,因此奉劝采用“灵图3.0版”GPS地图的用户一定要小心,有时地图会有误差,即使有GPS也最好多问问,不可过分相信GPS。
通往悬空寺的省道路况很好,一路上看到许多北京及河北牌照的小车,估计也是前往悬空寺旅游的。开了十几公里后,进入山区,道路逐渐变窄,路两边均是陡峭的山崖,看到这样的地形,使我想到了平型关,当年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了日军的车队,而我们正走的这条山路与平型关十分相似,都是“两山夹一沟”,不知当年八路军在此是否也伏击过小鬼子。又行驶不远,赶上前方修路,堵了20分钟才缓慢通过。
10点30分:到达恒山收费站,里程表显示447公里,交纳省道费10元。
11点30分:到达悬空寺停车场,里程表显示483公里。(中途遇到修路,堵车20分钟)悬空寺门票每人60元,停车费5元,买雪糕3元。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最早是一座驿站,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
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在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公输就是鲁班,也叫公输般,春秋战国时代人,被认为是建筑工匠的祖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筑物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
从停车场向上走不远,就能看见悬空寺的样子,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抬头望上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数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一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我不由得为这座寺院的建造者称奇!虽然悬空寺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栋“危楼”,但出于好奇和“探险”的冲动,谁都愿意鼓起勇气踏上寺门,因为只有登上去才能领略“悬空”的感觉。
此时寺下的台阶上已排满了想上去的游客,考虑到文物保护和安全方面的因素,每次只能放行几十人。等在下面的人不时向上喊:“快点,别拍照了,快点下来!”,维持秩序的武警战士也不断用大喇叭催促游人快走。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等待了近1个小时,才登上悬空寺。站在寺门外的平台上,俯视山下巨石上雕刻的李太白手书的“壮观”二字,以及宛如长龙的游人队伍,我觉得“壮观” 二字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悬空寺,也可形容游人的排队长龙。
进寺后,有楼梯可攀上楼,这里不并不显得多么惊险,但当你在楼上,沿着紧贴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过一条栈道,走到北边的那座三层三檐的楼阁时,就会发现这里的地势已相当高。往上望,“上载危岩”,往下看,“下临深谷”,脚下的楼板又有晃动的感觉,真是惊心动魄,惊险之至,令人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寺下的立木,每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由于人过多,支撑的柱子有些晃,看得心里不免有些哆嗦。我后面有一游客,趁着维持秩序的武警战士没注意,就用手使劲摇晃一根碗口粗细的支撑木,听到头顶上游人的尖叫,他还很得意地大笑,看着他的举动,我心里只有一个感觉:“这人有病,而且还病得不清”。看着此人的行为,再看看悬空寺下丢弃的大量垃圾,我真为这已屹立了近1500年的古建筑感到担心,不知在这些不文明游人的摧残下,它还能再屹立多少年?!
14点30分:悬空寺游览完毕,开始赶往应县木塔。
15点05分:到达省道西坊城收费站,里程表显示512公里,交纳省道费10元。
15点25分:到达应县木塔,里程表显示534公里。应县木塔收费60元,没上去,周围转了转,拍照留念,买雪糕3元。
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以它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有流传于晋、冀两省的民谣说:“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府里的大菩萨”,说的都是历史遗存中的珍品,应州塔即指此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外观九层,可用空间只有五层,谓“明五暗四”。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使塔的外观轮廓构成一条优美的逐层收分的曲线。整座塔比例适当,巍巍耸立,蔚为壮观。历史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日,木塔岿然不动。350年前明王朝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烈度为九级的强震,房屋倒坍,人死几千,而水塔无损。近几年来,大同一带屡次地震,波及应县,而木塔安然无恙。1926年,山西军阀混战,对塔炮击200余发,塔身弹痕累累,有多次击中后燃烧起火,可是很快“自行”熄灭。矗立晋北高原900多年的木塔抗震、防火能力,至今未有公认的科学解释。高层木构建筑另一个最大的自然灾害是雷击。历史上的木塔部分曾毁于雷火。应县木塔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防雷范例。它为何不受雷击,长期以来是一个不解之谜。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受雷击和它高达10米的金属塔刹有关。塔刹全为铁件制成,有覆钵、相轮、露盘、月牙、宝珠等,略显亮光,中心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周设八根铁链系紧,迄今完好无损。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防雷装置——现代消雷器的原理看,应县木塔的塔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防雷装置。因此,可使木塔千年不受雷击。事实上也是如此,木塔四周在雷雨天常有雷击现象,仅本世纪50年代,在离塔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两次雷击,但木塔却安然无恙。
15点45分:木塔游览完毕,然后赶往大运高速。
16点22分:到达大运高速山阴入口,里程表显示566公里。
17点:到达大运高速大营服务区(四星级服务区,条件很好,还有篮球场和健身区),里程表显示629公里。又前行不远,到达大运高速原平服务区,给汽车加油110元,93#汽油 4.55元/升。
18点27分:到达大运高速太原北收费站,里程表显示743公里。得知此处离太原市区尚远,应在下一个出口出去,因此马上倒车,重新驶上大运高速继续前行。此路段已属于太原的环城高速,基本上建在山的半山腰,而太原城区就在山脚下,行驶在这样的路上,可边走边俯瞰太原城,感觉很奇妙。
18点40分:到达大运高速太原杨家峪出口,里程表显示754公里,交纳高速费70元。进入市区不远,开始找旅馆,首先发现一家部队招待所,看房时被要求换拖鞋进去,感觉好生奇怪。由于此招待所的房间又贵又不好,便继续寻找。前行不远,在太原火车站旁边发现一家五龙假日酒店,透过门口玻璃窗看见横幅上醒目地写着“标间58元”,便停车进去,这才发现这家假日酒店同时还是一家洗浴中心,“标间58元”是指优惠后的客房4小时收费58元。我们换拖鞋后(可能太原的宾馆都是这规矩,不换拖鞋不让进),查看了一间豪华三人间,发现条件非常不错,房间很大,有近30平米,有三张单人床,大沙发,彩电,还有一张电动麻将桌,入住后还送一次免费桑那,价格也不贵,138元/12小时,退房时每
超一小时加价10元。入住后在假日酒店的餐厅吃的晚饭,品尝了山西特色菜“过油肉”,发现跟我们熟悉的“滑溜肉片”很像。晚上睡觉时感觉很热,可屋内的中央空调是坏的,由于窗户临街,非常吵,无法开窗,整晚只能在闷热及吵闹声中度过。
5月4日,阴
早晨起床后发现昨夜太原下了一场小雨,早晨气温降了不少,感觉凉爽了许多,看来今天行车及游玩时不会挨晒了。
8点00分:从宾馆出发赶往乔家大院,出发时里程表显示760公里。 从杨家峪入口进入大运高速。
8点26分: 到达高速出口小店收费站,交费5元,里程表显示788公里。驶入208国道。
8点31分: 到达208国道小店收费站,交费5元,里程表显示792公里。
9点13分:到达乔家大院停车场,里程表显示830公里。购票进入乔家大院,停车费10元,门票成人40元/人,儿童20元/人。走到距大门约50米处就走不动了,不宽的街道已被人流完全堵死,每隔约20分钟,人流才能向前移动10几米,到了距大门约10米处,才发现这里由多名武警战士组成了两道封锁线,每隔约20分钟放行几十人进去,以保证游人不会过分拥挤。武警战士也真辛苦,我们过节游玩,他们却在这里站岗执勤,问他们进乔家大院玩过没有,他们都说没去过。面对这么多的游人,一个武警战士还开玩笑说:“这么多人,如果发生暴乱,再来一个师也平定不了” 。旅游风景区由武警战士维持秩序,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吧。好不容易进入了乔家大院,发现这里每个院落都已被游人挤的满满当当,在此游览,都快赶上每天早上高峰期的公交车了,感觉就是一个字“挤”!刚转了2、3个院落,就已汗流浃背了。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64公里,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事象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院落建筑构思精巧,平面为“双喜”字形。宅院古朴、大方,为传统式中式结构。宅院周围,高墙围拢,达十几米。上有女墙垛口,房顶上,多达140余个烟囱,形制各异、无一雷同。院内斗拱飞檐、木砖石雕刻、精美大方,典雅美观,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作品。这一院落,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是我国清代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 博物馆内,馆藏文物达1110件,仅古字画一项,就达500件,而且为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名作,多属珍品。
乔家大院的砖雕、石雕、木雕最有艺术价值,雕刻不但非常精致、美轮美奂,极富艺术气息,而且每处雕刻都寓含着好几层意思,常常是意味深远,知道了顿时会赞叹不绝。我看到在门窗上、椽檐上、阶石上、栏杆上、屋脊上到处都是精致的雕刻,据说就连屋顶上104个烟囱也都各有特点,没有一个重样的。大院的雕刻中,把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的题材发挥到了极致,细节刻画到了极致,美妙绝伦,当然奢侈也到了极点,除了皇家故宫,民宅里面恐怕独一无二。大院正门上方,石刻行书“古风”两字,笔力遒劲,温厚质朴;漆黑的大门给人一种沉重感,大门上遒劲有力地刻着李鸿章送给乔家的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大门对面的照壁两旁有左宗棠的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乔家大院大门内书“身备六行”主张修身养德;统楼院楼上大书“为善最乐”。
散发着晋商的商业智慧,饱含了主人的道德理念和生活态度。院内的工作人员说,乔家大院也有时代巨变的痕迹。随着封建王朝的崩溃,中国经济日渐衰落凋零,乔家虽出现过一度的中兴,但总体上走了下坡路。当时地方治安不佳,乔家大院便成为了全封闭城堡大院。然而乔家第六代时期,受到新文化冲击,这时候乔家大院的扩建工程明显仿照了西洋的装饰风格,院内的迎门影壁的砖雕更为精致,整个院子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融入了西方气息。
游览完乔家大院,在大院外的商业街购买了石子饼10元。石子饼是这里的特色商品之一,是用洗干净的小鹅卵石加热后烤熟薄饼,制作过程很有意思,整条商业街几乎每隔4、5米就有一个摊位卖石子饼,并且还现场制作。
12点30分:吃过午饭后(中饭费用14元),离开乔家大院,沿208国道赶往平遥古城。
12点38分:到达208国道东观收费站,里程表显示832公里,交费10元。
13点15分:到达平遥古城,里程表显示866公里,停车费10元。从停车场一出来,就有许多人问我们是否要租三轮车游览,被我们回绝了。古城通票120元/人,可游览城内18处景点,但如果你只想在古城内逛逛,不去那18处景点,就不用买票。进入古城没多远,就到了步行街,所有车辆不得进入,如果坐游览车,也只能坐到这里。在古城中游览、照相、吃饭,购物,花费饭费计46元。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782年的周宣王时期。《平遥县志》记载,西周大将尹吉甫、严允曾驻兵于此。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今日的砖石城墙。这座县城,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修茸26次。多次的修葺,使平遥古城墙日益坚固、壮观。平遥古城墙,城池子面呈方形,略偏东南向。东、西、北三面线条取直,只有南墙沿河走向曲折。城墙周长6157.7米(12.3华里),墙高6-10米;墙外筑护城壕,深、宽各1丈。城门共有6座,各城门外曾设吊桥,瓮城上筑重檐歇山顶城楼;四周各有角楼一座;四面墙体,每隔60米,筑观敌楼一座,整个城墙上共有72座观敌楼。传说,城墙上有垛口 3000个,现敌楼72处,是按孔夫子的弟子3000、贤人72的数字修筑的。民间,人民群众根据地平面布局,有“乌龟城”之称,平遥城墙,墙体内填土夯实,外周青砖砌裹,顶部铺砖排水,城墙四角,各建角楼,东南角还建有奎星楼一座。平遥城墙,东西设有城门两道,每道城门都突出在墙体外部,有里外二门,呈瓮形。由于瓮城共有6座,这就形成“乌龟城”之说。人们认为:南北两门象头、尾,东西四门象四只脚。南门,里外两门直通,象龟的头部向外伸出,正好南门外有两眼水井,人们将两眼水井喻为乌龟眼睛。北门的外门形状向东弯曲,又似龟尾东甩。东西四门,分别向头的方向弯曲,犹如乌龟四脚爬行。平遥城内,有大量的清朝末年民居、寺庙建筑、街道铺面等,与古城墙共同组成完整的平遥古城。旧时的平遥城是票号、富商汇集地,严谨而不呆板的住宅布局,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都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民族特色。
16点55分:平遥古城游览完毕,从平遥入口上大运高速,里程表显示876公里。
17点54分:从太原南环转入太旧高速,里程表显示973公里。
18点12分:到达晋中服务区,里程表显示997公里。 加油115元。93#汽油4.59元/升。18点30分继续前行。
19点00分:距寿阳2公里处,开始严重堵车,此时天色已暗了下来,望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及一片红色的刹车灯,心里十分焦急,看来原计划8点多赶到石家庄是不可能的了。路上大车很多,停在路上等待时还老轰油,使得空气中废气弥漫,令人窒息。在我们旁边有一辆拉鸡的卡车,车上鸡笼子摞得老高,许多鸡都把脑袋探出来向四周张望,好像也想搞清楚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好不容易蹭过这两公里后,才发现由于前方修路,太旧高速公路已被封闭,交卡不收费,被迫改走307国道。19点54分,绕行约7公里后才重新进入太旧高速。一上高速,所有的车都像听到发令枪的赛车一样,玩儿命地向前冲,众多大货车也不例外,冒出的黑烟与扬起的尘土使得行车视线很受影响。刚走没多远,一辆十几米长的大型工程拖车飞快地从我们车旁超了过去,此时正处在连续下坡弯道处,这辆大型工程拖车却毫不减速,向山下冲去,让我感觉十分恐怖。查看GPS,发现这条路此处的海拔有1340米,怪不得我的耳朵一直不舒服,从这里到石家庄基本上一直是这种连续下坡弯道,并且隔离带上的遮光板很少,对面大车的远光灯晃得我睁不开眼,根本看不清路,本想走外侧车道,可大量大货车均在外侧车道行驶,许多连示宽灯都不开,不到近处根本看不见。为安全起见,我将车速控制在80公里左右,即使这样,还是出现了两次险情。一次是我正在外侧车道行驶,发现前方有一辆大货车,便看了看后视镜,发现后车离我尚远,便打左转向灯,向内侧车道并线,没想到后面那辆车见我并线,突然想疯了一样,加速向我冲了过来,我如果继续并线,我们肯定会相撞,只好向右微微打了一下把,就这一瞬间,后车擦着我的左侧冲了过去,不知他如此玩儿命是为什么。另一次险情发生在其后不久,行驶中发现前方好像有微弱的亮光在闪,便马上减速,待驶近后才发现是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横在路中央,刚才闪亮光的是摆在大货车后面的几个隔离墩上的荧光带,可这些隔离墩距大货车仅几米,如果车速较快,即使看到隔离墩,也根本刹不住,幸好我们车速不快,及时发现,才没撞上。绕过事故车时,发现小轿车被撞得很厉害,但两车中均没人,估计事故已发生了一段时间,伤者已被救走。经过这两次险情后,开车更加小心。建议各位驾车的朋友,最好不要夜间在此路段行驶,太危险!!!!!
20点40分:到达太旧高速旧关收费站,里程表显示1040公里。 交费20元。
21点20分:到达井陉西收费站,里程表显示1132公里。 领卡前行。
22点00分:到达石家庄石清收费站,里程表显示1173公里,交纳高速费20元。进入石家庄市区,入住东方宾馆。房费210元。夜宵28元。停车5元。
5月5日,晴
14点15分:离开石家庄,进入京石高速,里程表显示1199公里。
15点45分:到达徐水服务区,停车休息。里程表1352公里。 16点06分继续前行。
16点50分:到达涿州收费站,里程表显示1425公里,交纳高速费85元。
17点30分:到达北京杜家坎收费站,里程表显示1461公里,交纳高速费15元。
17点45分:回到家中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睗;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