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勒流街道

2023年清明期间拜祭安全工作的通告

2023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为满足市民群众清明祭扫需要,不断巩固勒流街道殡葬改革成果,严防山火和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街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和要求,今年清明期间勒流街道各殡葬服务机构将统一采取预约、错峰、限流及“无烟祭扫”等措施。现将相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提倡预约祭扫、错峰出行。勒流大凤岗公益墓园(即虾头墓园)、勒流大凤岗公园(即沙富道观)于4月5日、8日、9日共三天实施预约祭扫,市民在前往祭扫前完成实名预约。除以上预约时间外,各殡葬服务机构按常提供祭扫服务,无需预约。系统于3月29日上线,届时市民可以关注“佛山民政”“佛山发布”“顺德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或“佛山+”客户端进行预约。勒流大凤岗公益墓园(虾头墓园)咨询电话:25635500,勒流大凤岗公园(即沙富道观骨灰堂)咨询电话:25632027、 25631037。

二、严格执行“无烟祭扫”相关要求,提倡文明祭扫。勒流街道自4月5日至4月30日,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全面禁止明火祭扫。禁止任何人在公墓、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场所内燃烧鞭炮,焚烧香烛、冥币纸钱、纸扎物等丧葬祭祀用品。请广大市民服从殡葬服务机构的工作安排,自觉接受工作人员对祭祀用品的检查。禁止在山林、耕地、杂地、荒地和其它公共地方,重立坟墓以及进行骨灰土葬。

三、为做好祭扫期间的健康防护,建议参加现场祭扫的市民全程佩戴口罩,并在现场祭祀期间要做好自我防护。同时,市民祭扫前如出现体温异常(体温≥37.3℃)、咳嗽、乏力、胸闷、气促、腹泻、嗅觉和味觉出现异常等症状,建议请勿前往现场祭扫。

四、大凤岗公益墓园部分墓地的管理费缴费期限已届满,请逾期缴费的有关客户尽快携带《墓位使用证》或提供墓位号前往墓园管理处办理续期手续。根据使用规定,逾期两年不交管理费的将作无主坟处理。

勒流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

2023年3月23日

清明节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节日2023年清明节放几天





导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踏青出游、感怀先人、追思怀远等等。最近小编有一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2023年清明节放几天?清明节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节日?那么,今日小编就来分享一些大家需要的内容。
2023年清明节放几天
2023年清明节放1天,4月5日放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1天。
清明节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节日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清明节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等活动。由于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不同,各地区在过清明节时也会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
清明节是唯一的节气与节日重合的节日
代表传统农耕文化产物的"二十四节气",清明属其中之一,列为春季第五个节气,在"春分"之后,寓意为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还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等一系列反映农耕文明的农谚流传。
且因这一天,从天文角度而言,太阳刚好到达黄金15度,正是万物复苏气清景明的时候,大地显得一片生机盎然。《历书》中记载谓之"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清明"之说便由此而来,源起于周朝,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由此,清明原本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事性节令,反映节令气候最为明显。这在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中就精准道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的感恩情怀
就清明节而言,感念先祖之恩应是它要突出的主题,清明节文化的精义在于感恩。而这种思想在清明节节俗活动的外在表现,就是清明祭祖。清明节祭拜的主要对象是自己的先人和父母。因为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有功之人是自己的父母和先人。而对于先人和父母的恩德,子女要用“孝”来表达。这种“孝”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清明祭祖扫墓就是“祭之以礼”,人们在清明节在祠堂、坟墓祭拜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清明节要祭祀自己的父母,还要祭祀列祖列宗,这体现了对血缘先人的感恩之情。
在节日期间人们除了要对自己的祖先进行拜祭之外,还要对那些有功于国家之人进行祭祀,这些祭祀行为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国家有功之人的感恩,如清明节期间的黄帝祭陵。三月三在河南新郑举行的朝拜轩辕黄帝活动,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的人文始祖,对轩辕黄帝的的祭拜,便是对先人的感恩。“感恩文化是遗产传承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承的前提、保障”。
人们在清明节期间不仅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还要祭拜大自然。因为在先民的意识中,人类的一切生活用品都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给予了人类所需的一切。因此,人类应对大自然心存感念。而在先民们看来,大自然中水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这一观念体现到清明节中就是上巳节的水中沐浴。先民们认为水不仅可以_除不祥,还可以孕育新生命,上巳节的水中沐浴和临水流觞,就是先民们对自然的一种亲近,通过与水的亲密接触,来表达对水的感恩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