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价格
白马寺全票35/人次、半价票17.5元/人次。
重要提醒:洛阳白马寺门票需现场购买。从未委托任何人、任何团体、任何平台进行网络销售或代办白马寺门票。除非在白马寺有免费门票活动时,则可能需要网上预约,具体要看当次活动公告。
优惠政策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白马寺实际情况,对特殊群体实行门票价格优惠政策:
一、60周岁 (含60周岁) 以上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及老年证实行免票优惠;
二、12周岁 (含12周岁) 以下或身高1.4米 (含1.4米) 以下的少年儿童凭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证件予以免票优惠;
三、12周岁 (不含12周岁) -18周岁 (含18周岁) 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身份证及有效学生证件实行半价优惠;
四、对人民教师凭教师资格证实行半价优惠;
五、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符合门票优惠政策条件的凭有效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学生证件,均可享受门票优惠价格;
六、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人民警察、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凭有效证件予以免票优惠;
七、残疾人持本人身份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予以免票优惠,视力、智力残疾人或一级、二级肢体残疾人的一名陪护人员免收门票;
八、佛教居士持菩萨戒戒牒可免费入寺礼佛,持皈依证可享受初一十五免票、其余时间半价;
九、门票当日有效,票款当面点清,过后恕不负责;
十、进门时请主动出示有效证件(国外证件无效) ,配合门岗的工作。
开放时间
冬季开放时间:10月8日——3月31日
开始售票:08:00
停止售票:17:00
关门时间:17:30
齐云塔院
开门时间:08:00
关门时间:17:00
夏季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7日
开始售票:07:40
停止售票:18:00
关门时间:18:40
齐云塔院
开门时间:07:40
关门时间:18:00
温馨提醒
白马寺属于洛阳旅游年票景区。
白马寺游记
“白马寺在中国为数不少,唯洛阳白马寺名声最大”。这是洛阳文艺界的朋友在北京开会时对我说的一句话,我记的特别牢,到洛阳白马寺去游览,已列入我的计划。
去年的秋天,我和朋友们到西安旅游,刚进入洛阳市郊,便看到310国道旁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神采各异的唐三彩马。“停车,停车!”王军叫了起来,他的叫声,把我从沉睡中惊醒。原来,他们想停车买马。我叫司机停了下来。大家你争我挑地买了陶瓷的唐三彩马。洛阳唐三彩,是中国唐三彩的发源地,怪不得大家购马的热情这么高。
大家买了马,正准备上车赶路,发现几辆旅游车都在这里停了下来,这些旅游团体,不是来买马,而是来参观白马寺的。我这才知道我们来到了洛阳白马寺的门旁。既然已到眼前,何必等返回来再参观、游览呢我同大家一商议,顺手牵羊地参观了白马寺。边参观边记录,草草成文。
白马寺山门是座牌坊式三门洞建筑,门额镶嵌着“白马寺”三个大字,山门两侧有一对石雕马,进了大门,院内苍松挺拔,翠柏茁壮,把院落遮盖的难见日光,显得寺庙庄重肃穆。
白马寺的第一殿便是天王殿, 这是一座歇山式建筑,正脊透雕花龙,两端有鸱尾,中作火焰纹“法轮”,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开前后门,四周有回廊。天王殿内,有神态各异的四大天王象,中央佛龛内,有神态可恭的弥勒佛。
大佛殿是白马寺主建筑。殿内主尊释迦牟尼, 贴金雕花端坐在须佛座上,高2 4米。他的左边是药师佛,右边是弥陀佛。这三座佛,在佛教上讲,他们分管着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故又称“三世佛”。
在这三座佛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十八罗汉像。那十八罗汉,神情不一,表情生动,使人过目不忘,这也是现有塑像中的精华。
接引殿内有主尊释迦牟尼立像,两旁侍立二菩萨:拿净瓶的是观音菩萨,拿牟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这就是佛教称他们是管理西方世界的“西方三圣”。
毗卢阁在清凉台上,这是寺院中最高的一组庭院式建筑。这组建筑,在古柏的掩映下,显得雄伟壮观。
正面大殿是毗卢殿,为重檐歇山阁楼式建筑,故又称:毗卢阁“。殿内主尊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清静法身,左边站立着文殊菩萨,右边站立普贤菩萨。 这一佛二菩萨称为“华严三尊”。
清凉台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读书和乘凉的地方。永平年间从印度取回的佛经与图像,就放在这里,后又在此翻译佛经。白马寺东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造的齐云塔。塔四角十三层,高24米。白马寺背负邙山,南临洛河,古刹高塔,遥相辉映。
白马寺,在中国佛教之中之所以多,一朋友告诉我一曰唐僧取经回来时,由白马驮经而归,二曰唐代大将薛仁贵东征,在那个寺院拴过白马,便叫白马寺。
是否如此,不得而知,洛阳的白马寺,因何而得名,我问了导游,她告诉我:洛阳的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距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白马寺被佛教称之为“释源”,其意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据说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顶有白光,飞绕殿庭。白天他召集群臣,把梦中情况讲了一遍,问:“此梦主何征兆”大臣傅毅说:“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
明帝便派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等十多人,前往印度寻求佛法。蔡愔、秦景于永平十年用白马驮载佛经和释迦像回到洛阳,明帝亲自接见了他们,并在洛阳城外御道边,修建了一座寺院,以作纪念。因佛经是白马驮来的,故叫白马寺。
游览结束后,大家上车赶路。在车内,各人都拿出刚买的马给我看。我发现他们买的马大多是现代马,而不是唐三彩。因现代马是崇毛直竖,飞腾欲跃之势。而唐三彩则尾巴微翘,身上有鞍,胸有饰物。大家听我这么一说,叫苦不迭。
这时朋友王海侠,在观其马时,忽然惊叫起来,我购的马是次品,身上布满了裂纹。”她这么一叫,大家把自己的马拿出一看,也有裂纹。便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对他们说:这不是次品,这是洛阳的龟裂瓷。不信,你们用手摸摸,瓷面是平滑的。大家摸,果然平滑。
关于唐三彩的知识,我也是前几天才学的,哪知在这里给大家当了一次老师。
洛阳白马寺下午去好不好
1990年前,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寺院的山门、殿阁、齐云塔院。1990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白马寺增加了钟鼓楼、泰式佛殿、卧玉佛殿和齐云塔院内的客堂、禅房等。
佛殿
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其中,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明代夹纻弥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韦驮天将像等;大佛殿为单檐歇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一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二供养人,观音菩萨等塑像;大雄殿为悬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释迦、阿弥陀、药师“三世佛”,韦驮、韦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23尊元代夹纻造像,韦力天将泥塑像等;接引殿,硬山式,面阔3间,进深2间,内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毗卢阁为重檐歇山式,位于清凉台之上,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毗卢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
钟鼓楼
分别位于山门内南北中轴线东侧和西侧。其中,钟楼由日本国中村包行先生捐资400万日元、白马寺出资60万元人民币于1991年6月建成;鼓楼于1992年竣工。钟鼓楼同为方形角楼,高7米,重檐歇山式,上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同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钟鼓楼的建成恢复了寺院晨钟暮鼓的礼佛仪式,恢复了历史悠久的洛阳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
法宝阁与藏经阁
分别位于清凉台的东、西两侧,坐落在东西长252米,南北宽225米,高5米的台基之上。1995年建成。二阁形制相同,重檐歇山式,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4间,长185米,宽1295米,朱漆圆柱,额枋彩绘,上覆灰色筒瓦。其中,藏经阁内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收藏有龙藏经、中华大藏经、日本大藏经、西藏大藏经、敦煌大藏经等10余种藏经;法宝阁内供奉着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时赠送的一尊铜佛像,并收藏有数十种“法宝”。
泰式佛殿
位于寺院西侧墙外100米处,始建于1992年,1995年4月竣工。该殿坐西朝东,建于长273米,宽213米,高12米的台基之上。大殿南北长144米,东西宽75米,高10米,其廊柱与墙面均用大理石镶嵌,三重檐,顶饰琉璃瓦,具有鲜明的泰式建筑风格。在该殿之中,供奉泰国友人赠送的铜佛一尊。
卧玉佛殿
位于大佛殿东侧,原为斋堂,1996年辟建。该殿为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南北长1725米,东西宽54米,建于石砌台基之上,殿中供奉卧玉佛一尊。
玉佛殿
位于大佛殿西侧,原为禅堂,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南北长1725米,东西宽54米,建于石砌台基之上,殿内供奉玉佛一尊。
六祖殿
位于大佛殿西侧南部,原为祖堂,硬山式建筑,西阔七间,南北长245米,东西宽54米,建于石砌台基之上。殿内供奉禅宗六祖木雕像。
齐云塔院
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其中,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称“齐云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市人民政府对齐云塔实施保护,于1990年建成,占地15亩的齐云塔院。该院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在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放生池、石拱桥、齐云塔等建筑。在齐云塔的东西两侧分布着附属建筑:西侧修建有3间念佛堂、3间斋堂;东侧修建有3间客堂、3间培训班教室,另修建有禅房,所有建筑均为硬山式。在山门的两侧为大型佛教碑廊,西边为禅宗三十三祖画像及传法偈,东边为“释迦牟尼应化事迹”及高僧大德墨宝。1999年前后,白马寺寺院把白马寺镇政府所建的“狄公祠”收归寺院所有,并进行改建。此外,还新建了假山、观赏亭、放生池等游览设施。
1990年以后,白马寺先后接受了国际友人和居士们赠送的佛像,分别供奉于不同的殿堂之内。
泰国佛像供奉于泰式佛殿内,1991年泰国内务部长瓦塔纳先生和友人常媛女士到白马寺朝拜时赠送。佛像铜质鎏金,通高72米,重达668吨。
释迦太子像供奉于法宝阁内,1993年9月印度总理拉奥访华期间参观白马寺后赠送。佛像通高150米,螺纹高肉髻,着偏左袒式袈裟立于弥须座上。
中华古佛拇指般大小,铜质鎏金,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是世界上仅有的造型奇美的佛像。源于中国东汉时期,始塑于洛阳白马寺,后流落民间,由西域传至南亚、东南亚,最后分别收藏于泰国博物馆和泰国一富商家中。1995年,泰国复制两尊,其中一尊归宗白马寺,供奉于藏经阁。
卧玉佛是1996年前后,在弘法寺本焕大和尚及白马寺印贤法师的感召下,深圳、广州的部分居士捐资,用缅甸玉敬雕成卧玉佛像,1996年12月由印贤法师护送到白马寺,供奉于卧玉佛殿内。1997年12月19日,白马寺专门举行了开光法会。该佛像用缅甸玉雕刻而成,身长5米,重8吨,侧卧于榻上。 印度佛殿
2004年6月25日,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参访白马寺,并虔诚地朝拜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的圣冢。在朝拜之时,诱发灵感,萌生在白马寺修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佛殿的念头。此后,经中印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了建殿意向。2005年4月9日至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其间,温总理与印度共和国总理曼莫汉·辛格,共同出席了在洛阳白马寺建印度佛殿的《备忘录》签字仪式,并载入中印两国的联合声明中。印度风格佛殿规划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主体建筑布局规整,别具匠心。大佛殿中央供奉佛祖说法时的雕像,顶部安装有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透射下去,照射在佛像周围。大佛殿底部设计有水系,俯瞰大殿及水系,犹如盛开的莲花。2006年7月印度佛殿在白马寺西侧、泰国佛殿之南破土动工,省市领导参加奠基仪式。
经过数十个月的精心施工,于2010年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佛殿落成仪式,并为佛殿剪彩揭碑。印度佛殿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窿顶,神秘莫测;佛殿下水流往来,喷涌不断,清澈圣洁;佛殿外回廊环绕,静谧整齐,超凡脱俗。整个佛殿装修精工,格调高雅,雕刻美妙,慎密细致,好似西方天国。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佛教寺院并立,她是中印两国人民世代交好的象征。
缅甸佛殿
缅甸风格佛塔位于白马寺院西北侧、泰国风格佛殿苑之西,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缅甸风格佛塔主体建筑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径5171米,底层为展览厅。大金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门一道。这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贡榜王朝的缅甸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东、西两方除主门之外还各有一个简约的小门,高375米,小门上用缅甸文写有“大金塔(梵文音译)”字样。
2010年,应我国国家文物局的邀请,缅甸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郭蒂梭先生参加了河南之旅活动,期间获悉可以在洛阳白马寺修建一座供奉缅甸佛像的佛塔。同年11月初,郭蒂梭公使衔参赞向缅甸驻华大使吴登伦汇报后,致信洛阳市人民政府郭洪昌市长,询问佛殿修建的有关事宜。依据修建印度风格佛殿苑的经验,同年12月,郭洪昌市长向郭蒂梭公使衔参赞回信,对白马寺预留的缅甸风格佛塔有关情况做了具体介绍。
2012年4月10日,缅甸风格佛塔奠基典礼如期举行,缅甸宗教部长一行17人莅临参加典礼。缅甸风格佛塔由缅甸政府出资兴建,缅甸亚洲世界有限公司承包并组织施工。缅甸风格佛塔的装饰材料均由缅甸政府捐赠,每次物资到达白马寺,僧众都会举行隆重的洒净祈福法会。2013年6月,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14年6月,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全部工程圆满完成。
作为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缅甸风格佛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省市主管单位等各级领导等先后到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宗教事务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洛阳市人民政府等先后对缅甸风格佛塔作出重要批示。缅甸宗教部杜拉吴敏貌部长、缅甸驻华大使馆吴丁乌大使等多次莅临白马寺指导缅甸风格佛塔工程建设。缅甸吴登盛总统也时刻关注着缅甸风格佛塔的工程进度。
2014年6月30日,“缅甸风格佛塔落成典礼暨安奉开光法会”在白马寺隆重举行,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河南省省长谢伏瞻、中国驻缅大使杨厚兰、河南省委常委兼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以及河南省、洛阳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活动,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永信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王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灵光寺方丈常藏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和尚及僧俗二众的热情接待。期间,中缅两国高僧大德共同为供奉在缅甸风格佛塔的佛像举行了开光仪式。
这座雄伟壮丽、独具缅甸佛教建筑风格的佛塔在白马寺圆满落成,将成为中缅佛教友好交流上的又一重要标志。
泰国佛殿
泰国佛殿苑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南与印度佛殿苑相邻。1991年7月30日,泰国善信瓦塔纳先生到白马寺参观朝拜,为增进中泰两国佛教界的友谊,同白马寺签订了《向中国洛阳白马寺院赠送佛像的备忘录》。1992年,泰国善信瓦塔纳先生及多位泰国善信捐赠的一尊高72米,重8吨的铜质镀金佛像运抵白马寺,白马寺出资修建泰式风格佛殿一座供奉佛像。佛殿于1992年奠基,1995年竣工,1997年举行佛殿落成和佛像开光典礼。该殿坐南朝北,建于长273米,宽213米的台基上。大殿长144米,宽75米,高10余米,三层重檐,黄瓦覆顶,内饰壁画。殿内正中坛上供所赠佛像。2010年初,为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泰国佛教文化内容,促进中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泰国高僧拍特实铁哥颂长老、善信瓦塔纳先生参访白马寺后出资对泰国佛殿苑进行翻修,并进行扩建,修起了围墙、大门,辟建了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四面佛、凉亭、僧寮及配套设施等,扩建后的规模,长宽各108米。
洛阳白马寺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下午去好,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而首个4A景区,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一说到名字,可谓是路人皆知!
这就是位于洛阳市老城的白马寺,是个小有名气的千年古寺。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作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从而显示了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的独特地位。
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白马寺不仅在国内影响巨大,而且,还把佛教传播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
自19世纪末以来,泰国、印度、缅甸相继出资在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白马寺曾经历朝历代多次翻建修葺,跟原本的面貌已经大相径庭,现存的寺院是明清时重新修筑的。而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寺庙坐北面南,白马寺坐北朝南,前后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寺院大门威严壮观,大门左右由两匹石雕白马,雕工细腻,形态温和,是寺院的标志性雕塑。
从白马寺出来,往左走,大概走200米就是齐云塔,这是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兴盛,整个寺庙的知名度也是在不断提升。白马寺的游客数量非常多,而且香火十分旺盛,毕竟这里有日常的上殿、过堂,初一、十五及佛诞日上供、半月布萨等佛事。
如果游客有什么美好的愿望,也可以来这个寺庙里面上香许愿。
地址: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门票:35元/人
建议游览用时:2-3小时
交通: 洛阳火车站乘56路公交车终点下车,关林庙乘58路到终点站下车。
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寺门前有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中国第一座古刹是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齐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经”始于洛阳;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最早的译经道场是白马寺内的清凉台;第一相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的;第一本汉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这十项第一,我们可以称之为“祖庭十古”。正是这“祖庭十古”,使洛阳折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