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郑六大春季旅游线路推荐

采摘游、拜祖游、踏春游、研学游、乡村游、红色游六大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如下:

· 拜祖游

107国道——黄帝千古情——欧阳修陵园纪念馆——新郑博物馆——黄帝故里——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郑韩故城遗址公园

· 踏春游

郑尧高速新郑西站——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洧水公园——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轩辕湖公园——郑风苑

· 采摘游

京港澳高速新郑站——红枣小镇园区(薛店镇)(全年)——匠心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城关乡胡庄村)(全年)——轩辕牧耕庄园(城关乡敬楼村)(全年)——锦亿农业有限公司(辛店镇王庄村)(夏季)——星源生态农庄(辛店镇西李庄村)(夏季)——科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观音寺镇石固堆村)(夏、秋季)

· 研学游

1.非遗研学游:

107国道——师家膏药研学基地——新郑好想你红枣文化非遗研学示范基地——有熊国创文化产业园——嫘祖蚕桑文化园——黄帝故里——欧阳修传说研学基地

2.考古研学游:

郑尧高速新郑西站——欧阳修陵园纪念馆——裴李岗遗址——新郑市博物馆——新郑考院博物馆——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乡村游

107国道——龙湖镇西泰山村——裴李岗村——北靳楼村——孙河民俗村——刘湾村(汉窑田园)——东郭寺村(白居易故里)——潩水寨村(千年古寨)

· 红色游

107国道——龙湖镇千稼集(廉政馆)——红枣小镇(党建馆)——新郑市烈士陵园——千年古村潩水寨(红色纪念馆)——人和寨(日军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新郑旅游景点有哪些

新郑旅游景点有:黄帝故里景区、郑韩故城、黄帝古枣园、安阳马氏庄园、八里沟等。

1、黄帝故里景区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著名景点轩辕庙、中华姓氏广场等。

2、郑韩故城

位于河南郑州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的地方,郑韩故城的城垣均是用土夯筑而成,城墙高一般为10米左右,最高可达16米、城墙基宽40—60米,顶宽2.5米。2100多年过去,郑韩故地至今仍城垣逶逦,巍巍壮观,它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3、黄帝古枣园

位于河南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西南方,面积约680多亩,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至今仍有树龄在500年以上枣树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

4、安阳马氏庄园

安阳马氏庄园始建于清代,凭借严谨的布局,非凡的气势被誉为“中原第一官宅”。整座庄园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有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5、八里沟

八里沟山势独特,重峦叠嶂,嶙峋怪石相望,既有泰山之雄浑,黄山之秀丽,又有嵩山之挺拔,华山之险峻。景区内四季水流不断,飞瀑鸣涧,被赞为“中原九寨,北方水世界”,是自驾休闲的绝佳去处。

以上内容参考-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郑韩故城-马氏庄园

新郑市有哪些有名的旅游景点呢?

【黄帝故里】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地,双洎河(即《诗经》里提到的洧水)由北向南经遗址的西边流过,然后紧靠遗址南部又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遗址就在河湾中部的岗地上。
【郑王陵博物馆】
郑王陵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270亩,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
【新郑博物馆】
位于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占地8091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是河南省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始祖山景区】
始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793米,面积49平方公里。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
【郑风苑】
郑风苑景区位于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长1.2公里,占地面积1000余亩(水域面积200亩),有郑风苑、郑声苑、历史名人苑和游乐园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有乐水亭、郑风阁、郑国东门、荷花仙子像、郑声苑、琴瑟宫、九曲流英、历史名人苑等景点。该景区于2002年7月建成开放。
“欧坟烟雨”——【欧阳修陵园】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自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欧阳修被宋神宗赐葬(宋代有关制度规定,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须葬于开封京畿五百里以内)此地后,他的儿孙也相继埋葬于此,逐渐形成了欧阳修的家族墓群。
【黄帝古枣园】
黄帝古枣园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西南方,面积约680多亩,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至今仍有树龄在500年以上枣树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