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2023清明节踏青活动

活动一:四月踏春季

七星景区大门票享优惠价——45元

活动二:汉服踏青之旅

身着汉服大门票享5折优惠价——27.5元

时间:2023年4月1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

购票入口:点击扫码进入

桂林七星景区杜鹃花赏花指南

地址:桂林市七星区自由路3号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花桥大门/驼峰大门8:00-19:00,龙隐大门/岩洞9:00-17:00(岩洞每整点一批游览)

介绍:七星景区里有个杜鹃园,将一抹抹红集中在一块,姹紫嫣红争相夺艳。七星景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漓江支流小东江畔,距市中心1.5公里。是桂林市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景致最多最集中的综合性景区。

花期:4月-5月

花语:杜鹃花花语是思念和繁荣,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大展宏图。在爱情里意味着永远属于你。

门票价格:50元(票价时有变动,具体以购票界面为准)

2023年清明节怎么只放假一天

清明节的法定节假日只有当天一天,原来之所以放三天是因为挨着周末或者占用了周末,通过调休就变成了三天小长假。而2023年清明节在4月5日,这天星期三,没有挨着周末也没有占用周末,所以就只有一天假期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节令食物: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即使在寒食习俗颇为盛行的唐宋时代,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晋陆翙《邺中记》最早谈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清明节放哪几天假2023

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5日。

清明节(别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习俗

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2023年清明节4月5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前后(公历日期)。它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被称为“踏青节”、“寒食节”。清明节起源于古代中国周朝时期,最初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人们会整装前往祖先的坟墓,祭拜祖先、扫墓除草、献上鲜花和祭品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意。现在的清明节已经发展成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综合性节日,包括扫墓、祭祖、探亲、踏青、登高、祈福等多种活动。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吃寒食、踏青赏花、放风筝、荡秋千等,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