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可以预约一周内的门票,也就是说4月29日的门票最早4月23日开放预约,4月30日的门票最早4月24日开放预约,5月1日的门票最早4月25日开放预约,5月2日的门票最早4月26日开放预约,5月3日的门票最早4月27日开放预约。

五一假期要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市民游客建议尽快提早预约。

南京博物院现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南京博物院展馆设置(点击名称即可获取)






南京博物院放票时间

南京博物院的门票放票时间一般是每天上午9:00开始,下午4:00结束。但具体放票时间可能会因季节和特殊活动而有所不同,建议您提前在南京博物院官方网站或者电话咨询确认当天的具体放票时间。同时,南京博物院也推荐游客提前预订门票,以免在现场排队等候。

如何“逛好”博物馆|博物馆科普系列:初识博物馆

换个时间在预约

 1 南京博物院实行“全员预约机制”,疫情期间每日限额。门票按上下午限流。上午票最晚请于当天13:00前进馆,下午票当天12:00-16:00之间进馆;

2 每日门票约满为止,现场无预约名额,当日也无余票发放;3 请在南博官网或小程序上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按照预约时间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或江苏省第三代社保卡原件进馆参观;4 预约门票当日可进馆两次,预约上午票的观众第一次进馆时间务必在13: 00前。

对于常年独自出行又热爱历史与古物的我, 博物馆 绝对是必去的旅行地,基本每去一个省会城市,都会去当地博物馆看看

这几年渐渐也去了很多博物馆,也逐渐从纯粹的“外行看热闹”到慢慢摸索出一些简单的门道

近些年,博物馆的宣传渐渐多了,大众对博物馆热情也渐渐高涨,尤其周末带孩子逛博物馆,成为很多父母的选择,很多热门博物馆预约也非常火热,需要熬夜抢票,例如国博、陕博,湖博等

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逛博物馆的确都是走马观花,毕竟术业有专攻,理解各种展品的历史和价值的确比较困难

现在基本所有的博物馆,都会有 语音讲解服务 ,人工或者租赁讲解器,的确会有所帮助,但我自己也用过,直观感受是, 很多讲解都是点状的 ,只会告诉你当前展品的相关知识,但缺少相互之间的 关联关系

而点状的知识,总是不那么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很可能逛三个小时,听三个小时下来,似乎知道了很多,但却无法完整叙述,别人问起看到了些什么,也说不上来,过段时间就都忘了,下一次逛新的博物馆,还是从零开始

其实各大博物馆的整体 展览架构都是类似的 ,虽然不同地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调整和突出重点,但核心的构成基本是相同的,而只要知道了基本的结构,每一家博物馆80%的部分其实就囊括了,不同的只是在这些架构上,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而明白了基本架构,脑海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带着这个框架去逛博物馆, 馆内的展品的介绍和文字说明,就可以对号入座 ,放在框架的固定位置上,等一圈逛下来,一个装满了丰富藏品的架子也就搭成了

这样不管是对于自己的理解,记忆,感知,还是对外的记录,复述,都有很好的帮助

等去过的博物馆越来越多,这样沉甸甸的架子也越来越多,各个博物馆形成的架子之间也会有串联,在某些瞬间,会突然有一些新的领悟,达到了 融会贯通 的境界,这就更上一个台阶了

归纳总结 ,永远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方法

为了督促自己将这些年逛博物馆的所感所得记录下来,也希望给一些喜欢了解文化和传承的朋友一些借鉴和参考,打算写一个“逛博物馆”系列,先从大框架说起,再介绍一些特色的展出

非专业人士,只是业余爱好,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共同交流

<博物馆的分类>

<综合类博物馆内的展厅分类>

<怎么快速搭建参观博物馆的框架>

<展厅内部怎么看>

<典型博物馆案例讲解>

<参观小贴士>

先抛个问题:中国有多少博物馆?

确切的数字其实很难回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 超过5000家 ,其中国家评定的一级博物就有204家

这个数字是不是超出了日常的想象~~

在一般的认知内,一个城市可能也就两三个有名的博物馆,但实际上中国的博物馆数量是很多的,有一些因为偏专业较小众,所以不是很出名

分类上来看,目前中国的博物馆一般可以分成以下 四类 :

社会历史类、文化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是以 研究和反映社会历史 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

这些博物馆的主题都是围绕历史两个字,只是着眼点不同,像中国历史博物馆,涉及的历史范围就大一些,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就只涉及半坡遗址的历史,围绕一处距今大约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来展开陈列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绘画、书法、工艺美术、文学、戏剧、建筑等主题,例如故宫博物院、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等等

这一类博物馆更多的是 从艺术的角度 去展览,着重体现展品的艺术价值,比如同样一尊四羊方尊,在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体现的是商周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但在艺术类博物馆,更多的则是分析起高超的铸造工艺和美学价值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涵盖也很广, 主旨在科普,从更加专业和科学的角度 ,展示一些特定主题,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科技馆都在范围内,同时这类博物馆也是带孩子参观的很好的选择,寓教于乐

是兼具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双重性质的博物馆,我们常提到的 知名度较高 的博物馆很多属于综合类博物馆

例如: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博物馆等等,各大省博都属于综合类博物馆,最为大众周知,并且人气最旺的,通常也都是综合类博物馆

前三类博物馆的专业性都相对较强,着眼点较小,比较小众,比较难从通用的角度去介绍,在这个系列后期,可能会挑几个我自己去过比较喜欢的博物馆介绍一下,这一篇,我们就着重说说:综合类博物馆

综合类博物馆内展厅一般分两类: 基本陈列和临时特展

基本陈列就是博物馆内 长期的展览 ,一般很少变动,除非有大的调整,可能会封闭一段时间,更新陈列和展品

临时特展则是 临时的展出 ,一般持续时间2,3个月到半年一年不等,展品或临时从其他地方借调,或只是短期对公众开放,时间结束之后,就看不到了

基本陈列一般是免费参观,特展一般是收费,当然也有免费的

由于特展主题较多,比较难罗列,这里的展厅主题介绍,就只说 基本陈列 的部分

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基本陈列也多种多样,名字也取得五花八门,但整体来说,以下 三类 基本可以囊括:

1、所在地区的 历史介绍 ,一般会从远古时代一直介绍到近当代;例如:国家博物馆的 “古代中国陈列”

2、所在地区, 有代表性的,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较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介绍 ,或是围绕某一知名历史事件的介绍,或是围绕某一知名考古事件的介绍;例如: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湖南博物馆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3、所在地区的 较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或是围绕知名人物、政治家、革命家或是艺术家展开的展览;例如:四川博物馆的张大千书画馆;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

知道博物馆展厅的分类之后,我们就抓住了参观 博物馆的核心主线 ,虽然各地博物馆建筑形式不同、内部设计不同、各个展厅名称不同、风格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去逛之前可以简单做一些功课,看看 官网介绍 ,有几个开放展厅,按上面的介绍,区分出哪些是基本陈列,哪些是特展,特展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参观;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博物馆 入口都会有展厅分布 ,花几分钟看一下,也能了解大概

对于基本陈列的展厅,按上述三类去区分

第一类:所在地区的历史介绍,基本是所有综合性博物馆都会有的,区别只是展示时间段和方式

第二、三类则要根据不同的博物馆,具体去看

把基本陈列按上述分类之后,通常建议先看 历史介绍 ,一般比较全面,也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要非常专业的背景,很多博物馆历史介绍的展厅也会有好几个,根据 不同的逻辑线 分布,稍做功课之后,能很容易了解之间的关系,参观的时候 排个顺序 ,就不会乱

剩余归入第二、三类的博物馆,通常是针对所在地区某一个特定的亮点的放大和详细介绍,这些展厅会需要一点点专业知识和背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稍微查一些资料

这样分类之后,不管什么样的博物馆,有多少命名五花八门的展厅,都被明明白白妥妥当当地放在既定的框架里,容易理顺,也容易记忆,打下了“逛好”博物馆的基础

展厅的大框架搭好之后,就可以像上面说的,往框架里填丰富的材料了,材料从哪里来呢,当然从展厅内的展品和介绍中来

每一个展厅都有 设计展览的逻辑线 ,绝大部分为 时间线 (例如从远古追溯到近当代),少量是 按主题区分 (例如根据衣食住行的场景分类)

一般根据逻辑线,会分成几个小的部分,最前面会有 前言 ,每个子part,会有 开篇的介绍 ,大概读完每个part的介绍,逻辑线都会很清楚了,大概能明白后面的展品,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下一步,就到了 展品的部分 ,首先要明确的是,展品展览的目的是什么,展品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展品的目的,是为了更生动地说明和佐证文字,而展品的主要价值,一是 艺术价值 ,而是 考古价值

理解了这两点,不难理解,每一part内的展品,也是围绕这一部分的主题展开的,那我们在看到一件展品的时候,只需要想两点:

     1、这件展品是如何证明这段历史中的存在的;

     2、这件展品从艺术角度,是否有较高价值;例如四羊方尊,就是同时具备非常高的上述两个价值,所以成为国宝级文物

当然不是所有的展品,都具备上述两个价值的,或者说,有些展品的价值点并不是特别高,我个人的习惯是,重点看:

    1、能标注出 关键历史进程 的展品,例如刻有铭文的器具;有明显异于同时期其他物品的特征的展品,例如最前面放的湖南博物馆人面铜方鼎的图,同时期以人面为装饰的青铜器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2、从 个人审美 角度来看,比较喜欢的展品。这个就纯属个人爱好,不过逛博物馆本来就是个人娱乐,而且仁者见仁,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快乐呀

如果愿意提前做功课的朋友,上官网看看 珍品介绍 ,会更有帮助

如果没时间,就着重看,保护得比较好,陈列在中间的展品,一般价值较高

这一部分,我以 山西博物院 为例,简单说一下,我参观完山西博物院之后的所见所得,整体方法就用上面所介绍的部分,不做其他专业延伸

      山西博物院是全面介绍山西省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山西太原市

     馆内大小展厅十余间,其中基本陈列12间,详细介绍了山西省的历史发展足迹和灿烂的文明。

     其中七间展厅(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山西省从远古文明一直到明清时期,几百万年间的历史发展进程。

     展览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明特征,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晋国的前世今生;秦汉时期的民族融合;南北朝时期鼎盛的佛教;明清时期繁盛的晋商等等。

     除此之外,另外五间展厅(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从木制建筑、精美玉器、珍贵字画、货币发展、陶瓷艺术的角度,展出了三晋大地丰富灿烂的物质文明,让我们体会到这片土地不一样的魅力

    馆内展品丰富,珍宝众多,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进程,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古时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鸟尊,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的墓中,距今近3000年,底部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印证了晋国的历史,同时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宗庙祭祀文化;

    鸟尊整体造型像一只伫立回首的凤鸟,凤尾处向下弯成一个象首的形状,与凤的双腿形成三点支撑,造型奇特优美,想象丰富

以上,是不是很简单,但又挺清楚的呢

由于文字形式,可能看着比较正式,口语中可以增加很多趣味性,但整体框架是很清楚的

好啦,这一篇入门篇就先介绍到这里,下一篇,我们详细说说几乎每个博物馆都会有的一类展品:青铜器,包括起源、基本分类等等,欢迎交流

非专业人士,只是业余爱好,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交流,如果喜欢,点赞转发收藏,给点写文的动力也可以~~

1、一般省会城市都会有省博物馆和市博物馆,通常知名的都是省博物馆,注意区分

2、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博物馆全年开放,周一闭馆,开放时间一般9:00~17:00,16:00开始禁止入馆,去旅游准备逛博物馆的朋友要注意预留时间

3、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免费居多,特展一般是收费的;入馆都是实名制,需要携带身份证

最后附上一些比较热门的博物馆的预约方式

国家博物馆:

      预约入口:微信搜索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官网;人数限制:每天预约人数为8000人;预约时间:提前1-7天,参观前一天16:00点前停止预约;人气:五颗星

陕西历史博物馆

      预约入口:微信搜索陕西历史博物馆;人数限制:每天预约人数为9000人;预约时间:基本陈列门票提前14天(含当天),大唐遗宝展和壁画馆门票可提前3天(含当天);人气:五颗星

南京博物院

      预约入口:微信搜索南京博物院;预约时间:提前1~20天;人气:四颗星

湖南博物馆

      预约入口:微信搜索湖南博物馆/湖南博物馆官网;人数限制:每天预约人数为9000人;预约时间:提前3天(含当天);人气:四颗星

山西博物院

      预约入口:微信搜索山西博物院;人数限制:每天预约人数为4500人;预约时间:提前3天(含当天);人气:三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