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歌舞专场演出节目单❀
一、序《花漫鮀城》
表演: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二、歌曲《小公园记忆》
表演者: 陈婷婷
三、舞蹈《和美侨乡》
表演: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四、歌曲《万家灯火万家梦》、《灯火里的中国》
表演者: 林清菲 蒲充
五、舞蹈《四季鮀城》
表演: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六、歌曲《欢笑的日子》
表演者: 刘广忠
七、舞蹈《黑走马》
表演: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八、《颂歌献给党》
表演者: 陈婷婷 林清菲 蒲充 刘广忠
九、舞蹈《请茶》
表演: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十、歌曲《节日欢歌》、《一国之家》
表演者: 周胜男
十一、快板《赞歌》
表演: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十二、尾声《领航》
表演者: 林清菲 蒲充 陈婷婷 刘广忠
伴舞: 汕头市歌舞团舞蹈队
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和演员获奖名单?
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奖名单剧目奖
优秀剧目一等奖
戏剧类(5个)
话剧《与妻书》 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广州红豆粤剧团
山歌剧《合家福》梅县山歌剧团
粤剧《小凤仙》 佛山粤剧传习所
粤剧《青春作伴》 广东粤剧青年团
音舞类(2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东莞保利演艺团
舞剧《西岚卡普》 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
优秀剧目特别奖
戏剧类(2个)
广东汉剧《金莲》 广东汉剧院
潮剧《雅娘》广东潮剧院
音舞类(1个)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东莞塘厦东方松雷音乐剧剧团
优秀剧目二等奖
戏剧类(9个)
粤剧《南海一号》广东粤剧院一团
山歌剧《红婚纱》梅州市山歌剧团
粤剧《血沃共和花》广东香山粤剧团
潮剧《沉浮记》 揭阳市潮剧团
话剧《突围1978》深圳市宝安区文体旅游局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
粤剧《大明长城》 东莞市道滘粤剧团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粤剧《包公还砚》 肇庆市粤剧团
雷剧《海毗情》 湛江市实验雷剧团
音舞类(3个)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顺德凤城少年宫•凤城少儿艺术团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广东民族乐团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惠州市歌舞剧团
优秀剧目奖
戏剧类(13个)
先锋相声剧《我的牛郎我的牛》 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深圳市宝安区实验曲艺团
粤剧《少白英风》 江门市粤剧团
粤剧《苏秦拜相》 湛江粤剧团
花朝戏《双花缘》河源市紫金县花朝戏剧团
白字戏《江海沧桑》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潮剧《红头船》汕头市澄海区潮剧二团
粤剧《红楼梦》广东粤剧学校
(香港)广东粤剧推广协会
粤剧《东江纵队》深圳市万丰粤剧团
话剧《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皮影戏专场陆丰市皮影剧团
皮影戏专场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
正字戏《张飞闯辕门》陆丰市正字戏剧团
话剧《大桥下》佛山粤剧传习所
音舞类(2个)
儿童剧《啊,摇篮》 珠海市格林童话艺术中心
采茶歌舞情景剧《丰碑》韶关市采茶剧团
韶关市歌舞剧团
单项奖
优秀表演奖
戏剧类(14个)
粤剧《青春作伴》曾小敏
粤剧《大明长城》卢文斌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吕维平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崔玉梅
粤剧《血沃共和花》刘建科
山歌剧《红婚纱》杨苑玲
粤剧《苏秦拜相》梁兆明
粤剧《包公还砚》李秋元
粤剧《小凤仙》陆志鹏
山歌剧《合家福》廖明星
话剧《突围1978》段建国
粤剧《少白英风》 古非凡
潮剧《沉浮记》 洪丽卿
粤剧《青春作伴》李虹陶
音舞类(4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石玉心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 曹玉荣
舞剧《西岚卡普》 戴莉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王静
表演奖
戏剧类(50个)
话剧《与妻书》 关晓敏
粤剧《南海一号》 吴泽东
粤剧《小凤仙》 卫 国、杨 雁
粤剧《大明长城》 谭思翼、李湛平、李小玲
山歌剧《红婚纱》 王映楼、曹艳常、廖小娴
粤剧《包公还砚》 梁 钰、莫宜昌
粤剧《血沃共和花》 金 凤
粤剧《东江纵队》 梁 朝、罗惠芬
广东汉剧《金莲》 万 瑜、吕晓燕、潘智勇
山歌剧《合家福》 刘谦隆、朱丽芳、夏丹丹
潮剧《沉浮记》 陈练群
粤剧《少白英风》 高桂强
粤剧《青春作伴》 彭庆华
潮剧《红头船》郑 莎、蔡植群、涂少英
潮剧《雅娘》郑健英、林武燕
雷剧《海毗情》唐金凤、陈乃焕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杨小秋
话剧《突围1978》赵 睿、陈箭箭
花朝戏《双花缘》杜丽英、钟晓珍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子佳、陈少文
粤剧《红楼梦》 叶幼琪、淡敏仪
话剧《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车刘证、谢天天
先锋相声剧《我的牛郎我的牛》 刘 迪、赵婷婷
话剧《大桥下》刘亚娜
正字戏《张飞闯辕门》庄良芦
白字戏《江海沧桑》余海平
陆丰市皮影剧团林雪萍
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常才智、李桂香
音舞类(13个)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
缪晓铮、殷飚、陈冬、李建中、潘伟文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明政、吴培佩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孙晓亮、杨柳、王婧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马小倩、邱瑞、陶渊
优秀编剧奖
戏剧类(4个)
话剧《与妻书》 编剧:龚应恬
山歌剧《合家福》 编剧:林文祥、罗锐曾
粤剧《大明长城》 编剧:陈大卫
粤剧《青春作伴》编剧:文电伯、秦中英、余楚杏、李新华
音舞类(3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编剧:关山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编剧:梦梅、梅哲
舞剧《西岚卡普》编剧:谢晓泳
编剧奖
戏剧类(7个)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编剧:卫中
粤剧《小凤仙》编剧:尹洪波、梁郁南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编剧:陈中秋
粤剧《血沃共和花》编剧:潘邦榛、陆键东
话剧《突围1978》编剧:潘钰求、王沿中、刘强
潮剧《沉浮记》编剧:李发启、李云鹏
广东汉剧《金莲》编剧:隆学义
音舞类(2个)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编剧:李景文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编剧:王蕙玲
优秀导演奖
戏剧类(5个)
山歌剧《合家福》 导演:梅晓
话剧《与妻书》 导演:吴晓江
粤剧《血沃共和花》 导演:郑卫国
粤剧《大明长城》 总导演:王佳纳
粤剧《小凤仙》 导演:龙俊杰
音舞类(3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导演:王婷婷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导演:王丽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导演:卓依•马可尼里
导演奖
戏剧类(7个)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导演:龙杰锋
广东汉剧《金莲》总导演:王向明
粤剧《青春作伴》 总导演:王佳纳
粤剧《包公还砚》 导演:金桐
粤剧《南海一号》 导演:傅勇凡、丁凡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导演:涂玲慧
话剧《突围1978》 导演:王维斌
音舞类(2个)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导演:颜进
舞剧《西岚卡普》导演:谢晓泳
优秀音乐创作奖
戏剧类(4个)
潮剧《雅娘》 作曲:李廷波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唱腔音乐设计:严木田、刘锦和
乐队配器、指挥、艺术指导兼音乐总监:陈勇铁
山歌剧《红婚纱》作曲:滕冬红、陈勋华
音乐配器:滕冬红
粤剧《小凤仙》音乐设计:谈声贤
唱腔设计:卜灿荣、傅小健
音舞类(3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作曲:三宝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作曲:钟建龙
舞剧《西岚卡普》作曲:彭梦麟、罗慧琦
音乐创作奖
戏剧类(10个)
潮剧《沉浮记》 作曲:李廷波
广东汉剧《金莲》 音乐唱腔设计:钟礼俊、钟礼坤
粤剧《血沃共和花》 音乐唱腔设计:梁德文
粤剧《青春作伴》 唱腔设计:陈仲琰
音乐作曲:隋晓峰
唱腔配器:彭继光
潮剧《红头船》 作曲:林立勤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音乐唱腔设计:邹裕伟
雷剧《海毗情》作曲、唱腔设计:曾健
粤剧《南海一号》作曲:石松
山歌剧《合家福》作曲:陈勋华、余辉辉
粤剧《苏秦拜相》音乐设计:万霭端
音舞类(2个)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集体)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作曲:熊辉、吴军
优秀舞台美术奖
戏剧类(9个)
粤剧《小凤仙》舞台设计:周本义、周上华
灯光设计:朱光武、张高波
粤剧《包公还砚》舞台设计:边文彤
服装设计:范晓慧
粤剧《南海一号》舞台设计:秦立运、马骏、何新荣、何俊
灯光设计:刘凤恕、张小璋
广东汉剧《金莲》 舞台设计:薛殿杰、叶波
粤剧《青春作伴》 舞台设计:李春人
灯光设计:韩关坤
化妆设计:方国良
山歌剧《合家福》 舞台设计:陈庆文、梦梅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舞台设计:赵国良
灯光设计:胡华庆、何光荣
服装设计:王玲、袁存
潮剧《雅娘》 舞台设计:赵曙明
灯光设计:周正平、谢纯生、章伟峰
服装设计:蓝玲、曾育妮
话剧《与妻书》 舞台设计:那树枫、曾荣新
灯光设计:邢辛
服装设计:王钰宽、黄海忠
音舞类(4个)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舞台设计:马起
服装设计:王苏
灯光设计:梅晓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舞台设计:王琛
服装设计:赵艳
灯光设计:王瑞国、刘毅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舞台设计:申奥
服装设计:郭培
灯光设计:阿伦•罗尔帝
舞剧《西岚卡普》舞台设计:毛光辉、梁溪清
服装设计:孙玉玲
舞台美术奖
戏剧类(15个)
粤剧《大明长城》舞台设计:李春人
灯光设计:韩关坤
服装设计:黄天波
山歌剧《红婚纱》舞台设计:陈庆文、梦梅、张嵘
灯光设计:何凯宏、梦梅、陈夫
粤剧《血沃共和花》舞台设计:韦黎辉
服装设计:尉涛
化妆设计:邵帆
潮剧《沉浮记》 服装设计:吴筱南
粤剧《青春作伴》 服装设计:黄天波
山歌剧《合家福》舞台设计:陈庆文、梦梅
灯光设计:何凯宏、陈夫
服装设计:张宁、钟莹莹
粤剧《少白英风》舞台设计:关振东
雷剧《海毗情》 灯光设计:黄兆保、庄杰
花朝戏《双花缘》 舞台设计:张向阳
服装设计:杜丽英
话剧《与妻书》化妆设计:梁雪艳
话剧《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舞台设计:王珑
灯光设计:章伟峰
服装设计:陈嘉欣
化妆设计:夏雅璇
话剧《突围1978》舞台设计:石昊
灯光设计:崔鹏、吕福龙
服装设计:莫非、杨秋华
化妆设计:杨秋华、孔远霞
先锋相声剧《我的牛郎我的牛》 灯光设计:闫安
话剧《大桥下》灯光设计:杨晓光
皮影戏专场(陆丰市皮影剧团《鸡斗》) 舞台设计:江海滨 蔡锦镇
音舞类(3个)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舞台设计:李艺梅
灯光设计:李蔚
采茶歌舞情景剧《丰碑》服装设计:赵蓉、骆丽青
儿童剧《啊,摇篮》 服装设计:顾洋
灯光设计:林晓武
新秀奖
戏剧类
山歌剧《合家福》叶柳华
粤剧《青春作伴》文汝清
话剧《与妻书》鞠月斌
粤剧《血沃共和花》嘉裕
潮剧《沉浮记》林帆
山歌剧《红婚纱》潘锡岳
粤剧《苏秦拜相》莫燕云
潮剧《雅娘》黄映伟
音舞类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 张璐璐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吕欢
自建国以来有过哪些红色经典的话剧、歌舞剧啊?
1、《江姐》
为纪念建党90周年,重温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缅怀他们的革命精神,广东潮剧院一团复排了经典潮剧《江姐》,并于18日上午进行连排。该剧再现了革命先驱江姐的英勇事迹,把她为革命理想献身的精神传递给了新一代的年轻人。
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江姐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故事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她的英勇事迹也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江姐》由潮剧著名剧作家郑文风、王菲、谢吟、何苦根据小说《红岩》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由陈华、张伯杰、杨广泉作曲,吴峰、麦飞导演,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演,70年代由汕头地区青年实验潮剧团复演。
后有广东潮剧院二团、潮州潮剧团演出《江姐》,先后多次的复排,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该剧历经几代艺术家的锤炼而成为潮剧经典剧目。
2、《红旗谱》
2014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编排大型红色经典话剧,该剧由北方演艺集团副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钟海先生亲任执导,邀享有“中国第一农民”之称的著名演员、电视剧版《红旗谱》朱老忠的扮演者吴京安倾力加盟,并且还有十余位国家一级演员的演出。
3、《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注下诞生的。
《红色娘子军》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芭蕾艺术领域融合了中西文化。《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有《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
4、《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5、《大别山人》
楚剧《大别山人》是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简称“八艺节”)献礼剧。写的是革命战争时期,一对恋人桂英、王福信守一句“不死就回,不死就等”的生死诺言,演绎了一曲革命老区大别山人在爱情、亲情和友情等感情纠葛上的传奇故事。
介绍一下潮剧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等,为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海南岛、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一带,因活动中心在潮州并以潮州方言演唱而得名。潮剧又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明代称为潮腔、潮调,清代初年称泉潮雅调。历史沿革
潮剧历史悠久,是元朝、明朝南戏的遗音。潮剧在明代中叶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剧目、唱腔和完整的戏剧演出形式,当时也叫“潮调”、“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
南宋时中国东南沿海出现戏曲,史称南戏。到元末明初,南戏比北杂剧更为兴盛,流播各地。南戏最迟到明初已传入潮州。(1547年)《潮州府志》记载正德年间“潮阳俗尚戏剧”,可见明代戏剧活动,已蔚然成风,相沿成俗。
早期的潮剧与南戏有历史渊源关系,是逐渐地方化了的南戏。明、清两代弋阳腔 、 昆山腔 、 西秦戏 、外江戏相继流入潮州,潮剧兼收弋、昆、梆、簧和当地民间音乐、说唱、歌舞, 唱腔、表演都更加丰富多采。
清代前期,潮剧称为“泉潮雅调”和潮州戏。泉潮雅调从音乐唱腔得名;潮州戏则是从地域而得称。福建泉州的泉腔和广东潮州的潮腔相互汲收,渗透融合,1566年就已有“潮泉二部”合刻的《荔镜记》,再进一步发展,成为“泉潮雅调”。潮泉二腔融合中也接受戈阳、昆山等声腔影响。泉潮雅调是曲牌联缀体,以“其歌轻婉,闽广相半”为特征。南北曲是潮州戏的源来,发展中又有地方的特点,被形容为“南音土风”。据康雍、乾隆年间文献记载,当时潮州戏已有管弦乐器和锣鼓伴奏。
清代前期潮州戏的演出活动频繁,戏棚、神庙戏台、庭园戏台都有演出。莲阳还建有戏馆,其中戏厅、观戏台、戏班人员宿舍等俱全。
清代中叶,全国各地方戏曲蓬勃兴起,以板式变化为主体的戏曲逐渐取代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戏曲,成为主流。广州外省戏班云集,潮州虽偏处一隅,也受乱弹诸腔影响,乾嘉、道光年间西秦戏、外江戏相继流入并逐渐扎根。潮州戏在曲牌联缀的唱腔基础上也开始汲取板式变化灵活的唱腔。
从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和政治风云的变幻对潮州戏都有影响;各艺术品种相互汲取,潮剧吸收正音、西秦、外江诸戏曲艺术,从民间音乐、大锣鼓中汲取滋养,在戏曲内容和音乐表演各方面都有所改进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称谓有潮音戏、白字戏、本地班等,潮剧一词也开始使用。潮剧用土语土调,妇孺易晓,因而日趋繁荣,戏班数量大增。新编剧目增多,内容扩展,改编的传统戏有《张古董借妻》《三打王英》、《五台会兄》等,新编的时事戏和时装戏有《林则徐》、《滴水记》和《女英雄记》(《印度寻亲记》)。新编剧目促进了表演的丰富,丑、生、旦诸行当都有所创新。音乐唱腔变化更为明显,在曲牌的基础上融汇板式,与诸戏融合,但唱腔仍以柔婉为特征,少有激越的音调。舞台美术方面用刺绣幕布帘代替竹帘;服饰穿戴上开始采用潮绣,在戏曲舞台上成为时尚。清末,许多潮剧班社还到暹罗等东南亚地区华侨聚居处演出。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十多年间,潮剧有较大的变化发展。在海外形成以曼谷为首的潮剧中心,从曼谷到暹罗、新加坡、柬埔寨、安南等地的演出网点纵横交错,30年代形成海外潮剧的黄金时代。音乐唱腔形成曲牌联缀与板式变化的综合体制,演出场所由神庙戏台进入戏院。
建国后潮剧进入改革的新时期。1950年成立潮剧改进会,进行“改人、改戏、改制”的潮剧改革工作。戏班主动停演庸俗、低级的旧剧目,创作和编演的新戏有《长城白骨》、《韦昌辉》、《闯王进京》、《生死恨》等,还相继移植改编《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等。1951年废除童伶制,烧掉卖身契,并改革班主所有制,招收培养青年演员,一批新演员先后崭露头角。
1956年广东潮剧团成立,同年举办潮剧演员训练班,这是潮剧发展的标志。1955至1957年间各县相继建立专业潮剧团。
1958年12月成立广东潮剧院,下分五个演出团。1957年至1959年两次进京演出并在沪、杭公演,与各戏曲剧团接触和交流,提高了表演艺术。1960年赴柬埔寨和香港演出,使潮剧在海外扩大了影响。1963年到1965年,潮剧出现了上演现代戏的热潮,剧目有《焦裕禄》、《滨海风潮》、《江姐》等。“文革 ”结束后,1978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新创作了《彭湃》、《七日红》等现代戏,优秀传统剧目恢复上演。
90年代以来,潮汕三市职业剧团的数量空前增加。还出现一批民办剧团活跃于城乡农村。 这些剧团创作、整理了一批优秀的古今剧目。1979年以来,每年都有一至两个潮剧团到泰国、新加坡或港澳演出。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潮剧院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属剧团,共21个剧团,1000人次到海外演出。加强了海内外潮剧艺术的交流,促进了潮剧的繁荣发展。
艺术特点
潮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音乐和表演形式兼收并蓄、博取众长而融为一体,程式严而不僵。潮剧唱腔轻婉低回,抒情优美;语言注重本土特色,善于运用方言、俚语,又具文采,有特殊的方言文学风味;生、旦表演轻歌曼舞,柔美俏丽;丑行分工细密,程式丰富,机巧灵活,形体动作遵循蹲、缩、小的原则;舞台美术使用潮绣等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特点。
潮剧唱腔是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的综合体制,并有一唱众和的帮腔、帮声形式,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曲调以地方化的南北曲兼收昆、弋、梆、黄牌调及潮州民间弹词、歌册、小调融和而成。潮州方言语音具有八个声调,演唱出字行腔讲究“含、咬、吞、吐”,形成潮剧唱腔的地方风格。
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潮剧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传统的剧目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大锣戏最具特色也最为古老,唱词典雅,曲牌完整,唱腔缠绵,音乐多用重六、活五调;善于表现低沉气氛及悲怨情绪;小锣戏的剧目多是生活小戏,词语生动,采用地方舞蹈,生活气息浓厚,音乐多用轻六、反线调;苏锣戏气氛庄严、热烈,剧目多为公堂诉讼、征战打斗戏。
行当流派
潮剧有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每一行当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
生行
小生: 多扮演风流潇洒的青年男子,穿项衫,重唱工,表演庄重文雅,多为正面人物,如《荔镜记》的陈三。
老生: 扮演中老年男子,挂髯口,唱做并重,注重髯口、水袖的运用,如《闹开封》的王佐。
花生: 也称丑生,多扮演行为不端或举止轻浮的人物,属小生行当,如《三笑姻缘》的唐伯虎。
武生: 扮演武士或有武术的青年男子,重武工的发挥运用,如《杀嫂》中的武松。
旦行
乌衫旦: 扮演已出嫁的中青年妇女,多属贤妻良母或贞节烈女,重唱工,多为悲剧人物,如《井边会》的李三娘。
蓝衫旦: 扮演官宦的干金小姐或富家的闺秀,表演唱做并重,如《荔镜记》的黄五娘。
衫裙旦: 扮演富家小姐或风骚少妇,重身段做工,正面人物如《戏珊瑚》的吕珊瑚,反面人物如《戏叔》的潘金莲。
花旦:扮演村姑或婶女,穿窄袖衣衫,系腰带,多属天真乖巧、聪明伶俐的喜剧人物,如《苏六娘》的婢女桃花。
老旦: 扮演年迈的老妇,重唱工,如《杨令婆辩本》的杨令婆。
武旦: 扮演江湖侠女或巾帼英雄,多为机智豪爽的正面人物,表演以刀枪拳棍见长。如《武松打店》的孙二娘。
净行
按表演风格,分为文乌面和武乌面。
文乌面:注重袍蟒工架造型,如《摘印》中的潘仁美。
武乌面:也称草鞋乌面,表演注重武工做派,如张飞、鲁智深等。
丑行
官袍丑: 扮演官场人物,穿官袍,多为府县官爷或下属门官驿丞等,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表演重提袍揭带,重须眉眼脸,重靴帽等做工。
项衫丑: 多扮演中青年男子,多为品格低下的人物,如《活捉张三》中的张三。表演注重技法的发挥,如水袖、折扇等,其模仿皮影动作的表演,富有特色。
踢鞋丑:扮演相士、老艺人等走江湖或市井码头的低层人物,多为有正义感、喜打抱不平的正面人物,如《柴房会》的李老三。表演注重腰腿工,常带有特技表演。
武丑 : 多扮演有武艺而性格善良、豪爽的正面人物,如《宿店》的时迁,。表演多属南派武工。
老丑、小丑 :这两类丑多扮演正直善良、性格风趣的底层人物,如艄公、更夫,以及家僮、店小二等童角。老丑表演重口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女丑 :扮演势利的媒婆、鸨婆、店婆或善良风趣的乳娘、农妇等中老年妇女。化妆造型表演均有特色,头饰为梳大板拖鬃,足穿翘头红鞋,身穿大边镶的衣裤,手执大葵扇,多为男角扮演,动作夸张,粗中透娇,滑稽可笑,如《骑驴探亲》的农村亲姆,《换偶记》的张幼花等。
潮汕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
■潮汕人外出习俗穿着——城乡人们外出办事、做客,都注意穿戴齐整。若做新客或参加节日盛会,要穿上最漂亮最适时质地最好的衣服,农村人叫“做皮衫裤”。60年代以前,农民上圩市做买卖,多赤足。80年代以后穿鞋着袜上圩市做买卖的日多。青年男女儿童,出门走亲戚则多有穿新衣习俗。
携带——旧时,人们上圩市多带市篮、箩筐;走亲戚带装礼品的花篮、藤篮,如远行携带衣物,平民用包袱,有的用水布作包袱,有钱人用藤荚、皮箱。解放后,人们时尚用军干用的背包、皮包,女人多花布手提袋、塑皮袋;80年代后,各式各样手袋、背包、皮箱,随人喜好。
交通工具——解放前人们外出多步行,远途坐船为多。计算路途远近,以10华里为一铺,通常走一小时。轿是富贵人家的交通工具,城镇多有专供雇用的轿铺,官贵者坐四人大轿,一般有钱人坐二人抬竹轿,新娘出嫁坐花轿。轿在解放后已弃用。本地极少有牛车,没有马车。解放后,驻军曾有马车,后也为汽车代替。
20世纪以前,内河近海交通靠木帆船、篷船,上苏杭、下海南及出远洋靠双桅红头船。汕头开埠后,门户开放,外国轮船纷纷到来,外资、华侨、内资轮船公司甚多,内河也行小轮船。至30年代水运发达,人们出洋南下北上做生意,多坐轮船,红头船退位。潮汕铁路1904年动工,1906年建成通车,成为汕头与潮州人们交通的主动脉。20年代末至30年代,潮汕各市县普遍筑汽车公路,1933年筑汕头飞机场;至此,海陆空交通全面畅通,有钱人、生意人,多以此为交通工具。清末民国初人力车(黄包车)成为市区路面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无论城乡,短途仍靠步行。解放后,大量单车出现,市区脚踏三轮车也多,至六七十年代,汕头成为单车密度最高地区。80年代后,汕头海陆交通全面发展,摩托车也成为全国密度最高地区;公路交通和市区公共汽车,也逐步发展。出门坐车、坐船、搭飞机,不管长途短途,已成为人们外出的习惯。平原地区过河,旧时多靠渡船,解放以来多已建桥,农村的小渡船,也已是凤毛麟角。
辞送——凡亲人挚友远行,必有辞送。潮人出洋谋生者众,远离故土,未知何日回归,亲情惜别,往往缠绵悱恻,或互赠礼品留念,或送钱财作盘缠,或煮鸡蛋甜丸送顺风,千叮咛,万嘱咐,世俗人情,至善至礼。旧时有“父母在,不远游”观念,今交通便利,人皆以事业为重,观念渐变。
宜忌——旧时远行者,路途艰险,多有求神问卜,选择吉日之俗。动身之时,宜说吉利话,忌说跌、沉、翻、倒一类词语。近年交通事故频生,司机和旅客,也还有求神保佑和掼珓者。
■潮汕人待客送客习俗
待客
迎客。客人到来,主人要上前迎接。客人若是生客,主人要向家人介绍客人身份、称谓,要招呼客人坐在适当位置。远道来客,还有递巾洗脸之礼。
敬烟茶。敬烟茶是潮人最普遍礼俗,在家待客更少不了。不吸烟的人,客人到来,也会很热切买烟。潮人好脸子,敬烟要用高级烟,若无高级烟,常向客人道声“对不起”。旧时,在农村,农民用烟筒吸烟,客人到来,为客人装烟点火,递烟筒时,常用手掌擦烟筒嘴,然后递与客人。后来,有了纸烟,就给客人卷纸烟。在清代,潮人还有敬槟榔风俗。乾隆《潮州府志》载:“蒌叶槟榔,无时释口,亲朋往来,不具酒茗,勿以为嫌,不设槟榔,便称简慢。”后来,槟榔蒌叶,少有,旱烟卷烟普及,敬槟榔礼俗,遂为敬烟茶代替。
送客
农村送客较为热情,凡客人有带礼品来者,主人只收一部分,另送礼物回敬,他们尊守古训:“来而不往非礼也。”送客也必送至巷口、村外。在城市,也有这种风俗,但不若农村之讲究。
■从潮汕俗语看潮人的饮食习俗
蜡 笔
潮汕俗语是潮人日常口头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潮人对生活经历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归纳,蕴涵着潮人的生活哲理和处事原则。而饮食,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自然在潮汕俗语中有着广泛的反映,其内容涉及到潮汕的小吃、特产,潮人的饮食偏好、饮食戒忌、烹调讲究等等,潮人的饮食习俗在诙谐幽默的潮汕俗语中表现得更为具体生动、活泼有趣。可以这么说潮汕俗语也是探索潮人饮食习俗与文化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下面就将有关潮人饮食习俗的潮汕俗语归纳如下,以请教于方家。
一.见诸潮汕俗语的潮汕小吃、特产
潮汕小吃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芭,历代民间点心师傅博采众家之长,搜尽地方之特产,精心制作,逐步积累形成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艺术品。更以品种多样、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味道可口而闻名遐迩。其中的著名品牌在潮汕俗语中都有所表现:
1.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
老妈宫粽球指汕头市升平路头妈祖宫(即老妈宫)附近的顺德号的粽球。由于粽是用竹叶包裹,要打开吃了才知道味道,于是有此俗语。喻事久见人心。由于潮人有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而且在南方过了端午节,气候开始转热,故俗语中还有“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的谚语。
2.苏南薄饼—嘴甜舌滑
苏南薄饼汕头市澄海区名产小吃,以入口即化,酥香可口为上品。以此喻某人能言善道,善于吹捧。
3.靖海豆楫—好着喉衰着齿
靖海豆楫揭阳市惠来县名产小吃,香甜可口,但因质地柔韧,牙齿不好的人容易粘在牙缝中。俗语以此喻有所好必有所损。
4.意溪饼—大块厚
意溪饼潮州市意溪镇名产—酥皮潮式月饼,比其他地方所产的月饼较大块,也较厚。以此喻较好的机会或较丰厚的收入。
5.棉湖酥糖—无粕
棉湖酥糖现揭阳市揭西县棉湖的名产,入口即化,不留余渣。以此喻无根据的乱讲一通。
6.老君堂香腐—楞楞
老君堂香腐潮州市下东平路老君堂所产姑苏香腐。质地硬韧,需慢吞细嚼。喻坚韧。
7.海山虾米—大插
海山虾米揭阳市饶平县三百门盛产的对插大虾干。以此喻有大的收入来源。
8.狮头鹅—大只雅
狮头鹅汕头市澄海区名产,个头大,体态优雅,肉质鲜美。俗语以此喻高大健美之人。
9.潮州柑—碰桶
潮州柑潮汕名产,个头大,汁多肉美,以前长期为出口外销产品。
10.赤内琵琶鸭背柿
赤内、鸭背地属潮州市潮安县的归湖镇,是有名的水果之乡,一个盛产琵琶,一个盛产柿子。
11.陈桥阿妈惊吊瓜溪东老爷畏麦
陈桥、溪东都属潮州市,一个盛产青瓜,一个盛产麦子,大家久食生厌。
12.南畔洲菜头—痛窟
南畔洲菜头汕头市澄海区盛产的良种萝卜,个头大。传说某农民一天早上下地,发现萝卜被盗,地里只剩下一个个的大窟窿,面对如此场景,老农只能对着窟窿心疼被盗的萝卜咋那么大个。由此喻损失惨重。
13.猪肠胀糯米
猪肠胀糯米即糯米香肠,潮汕有名小吃。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塞入猪肠制作而成,皮薄,馅饱,圆鼓鼓的。俗语以其外形喻某人衣着太过紧束身肢。
14.棉湖豆干—热单畔
棉湖豆干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的名产。吃时把豆干放入油锅中煎,只煎一面,使其半边焦黄味道香脆,另半边仍然乳白鲜嫩,吃起来别有风味。俗语使用同音相关的手法,喻单相思。
15.无可奈何舂甜
甜,潮人用糯米和红糖蒸成的一种糯米年糕。由于不易变质,方便保存,同时又耐消化,能吃饱肚子。是过去坐红头船到海外打工者必备的食品。由于飘洋过海,出外打工,是事出无奈,故有此叹。
二、潮汕俗语所反映出来的潮人饮食偏好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对食物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机体特征、时代条件、周围的自然环境等,而且更取决于其文化特点。不同的文化,对食物有不同的标准和消费方式。地处海滨的潮汕人对于食物更是有自己的一方见解和偏好。
1.年夜尖头冬节乌
尖头:江海交汇处的一种鱼。乌:乌鱼,一种淡水养殖鱼。冬节:冬至。在冬节至年关,此两种鱼最肥美。乌鱼是潮汕人较喜欢食用,也是比较值钱的一种淡水鱼,在潮汕俗语中有广泛的反映。与之相关的俗语还有“寒乌热鲈”(冬天的乌鱼、夏天的鲈鱼最为肥美),“乌鱼鳃,唔甘分厝边”(乌鱼味美,就连不能吃的鱼鳃都不与别人),到了六月,乌鱼不当令了,但这时苦瓜、勒鱼开始新鲜上市,于是又有“六月乌鱼存个嘴,苦瓜上市勒鱼肥”一谚。
2. 鲤姑喉吃赢草鱼头
潮人谓鲤姑鱼的头部与肚子之间的部位最好吃,比草鱼头还美味。鲤姑鱼到六月最为肥美,是趁时好货。故还有俗语“六月鲤姑”一说。
3.立冬蔗食病痛
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
4.夜昏东,眠起北,赤鬃鱼,鲜薄壳
晚刮东风,早刮北风,正是赤鬃鱼和短齿贻贝当令的季节。薄壳为潮汕特产,生长在江河的入海口,六月天的时候,生长得最为饱满,故有“六月薄壳—假大头”一说。
5.钱螺蚌仔—食酸嘴
钱螺、蚌仔两种贝壳类食物,个小肉少,不方便进食,同时也没有什么吃头。
6.三四卖梅,五六刮草
每年的三、四月杨梅当令,市面上就开始有人卖杨梅了。但“一粒杨梅,三斗火”,杨梅有热气,容易上火,不能够多吃。由于杨梅不易保存,过了端午节,市面上就没有杨梅卖了。即“水梅唔过四月八,杨梅唔过五月节”。
每年的五、六月天气热,街上开始有人卖草(凉份)。草,是三伏天潮汕民间小贩所卖的一种清热小食。一般都用一个大缸盛之,当有人购买时,用勺子从缸中一块一块的刮出装碗,并同时在碗中切割几下,撒上砂糖即可食用,与之相仿的消暑食物还有豆腐花。这些都是本小利大的生意。故人称“草豆花,砍参割”(本小利大)。相关的俗语还有“别人草,别人糖”(别人的东西,可以任意挥霍浪费)、“草熬熟,天时变局”(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南肚浮乌云,草卖有存”(下雨天,草果卖不出去)等等。
7.三四桃李柰,七八犹甘柿
三、四月桃、李、柰成熟,七、八月份犹甘和柿子当令。
8.霜降,橄榄落瓮
霜降时,橄榄成熟可以收获。要用瓮来装是因为橄榄见风就起皱,需装入瓮中密封保存才长久。
9.食鱼爱食马鲛鲳,看戏爱看《苏六娘》
谓马鲛鱼和鲳鱼是好鱼,潮剧《苏六娘》是好戏。潮人特别爱好吃鲳鱼头,爱食到什么程度呢,有俗语“卖田卖地买鲳鱼鼻”以夸张手法极言鲳鱼头的美味。
10.食蛴试身份
蛴,蟹类的一种,壳的两端成锥状,大足瘦长,潮人喜用生蛴腌制生食,味极鲜美,但肠胃不好,易引起腹泻。
三、从潮汕俗语看潮人的烹调讲究。
潮人的烹调技术,注重色、香、味俱全,其悠久的烹调文化,通过散布在国内外的大小潮州菜馆,早就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潮州菜以海鲜见长,烹调用料,多姿多彩,采用鱼翅、燕窝、禽畜内脏和某些蔬菜,都是世界各国很少使用的。
1.潮州菜的制作方法
“煎炒烙”潮菜烹调中的三种主要炒盘工艺。炒盘时讲究“猛火厚香鱼露”。“炖” 潮菜烹调中四种清汤的制法。:就是用生鱼菜在滚烫的汤中泡熟,就象现在的吃火锅。潮菜中以汤泡类最为特色。特点是清甜可口,而且能保持原味。
2.潮州菜的“彩盘”艺术
潮州菜在装盘的时候,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色各样的花鸟之类或放上蔬菜,置于盘中做点缀之用。所以俗语有“莞荽姐叠盘头”之说。莞荽,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香菜,做为盘头配用。“姐”字纯粹是一种拟人化的尊称,并不意味就是女的。此俗语比喻走在前头的人和事。
3.潮菜烹调配料的讲究
有“嫩姜陈醋”、“生葱熟蒜”之说。调味用的姜要用嫩的,醋要用陈酿的。用葱时只需切碎无需炒熟,用蒜时就需炒熟。这些都是潮汕厨师们经验的高度总结。潮州菜还很重视调料,每样大菜上席时,必配上“酱碟”,有时是甜酱、有时是梅膏酱、有时是桔汁等等。这都要根据上什么菜而定。蘸上各种“酱碟”,吃起来风味更加独特。
4.潮菜宴席菜式的讲究
潮菜宴席菜式讲究饮食多样化,荤素结合。故有“食鱼食肉,还着菜甲”一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