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所以只有中国有春运是因为构成中国春运现象的四大因素是地理格局、传统文化、休息制度、经济结构既是中国春运现象的原因,所以也说明这一现象独有的原因。

2、外国没有像中国一样的统一文化传统下的国家,没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像欧洲、美国、甚至俄罗斯,他们或是有着近似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文化,但却要么不是统一的国家,要么没有类似中国一样的传统文化。

3、外国基本上没有像中国一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比中国面积大的俄罗斯和加拿大文化传统和中国不相同,而且也没有中国一样的人口,根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而比中国面积小太多的欧洲国家,因为国家面积小,人口又不多,又没有中国一样的文化传统,更不会出现中国春运这样的奇观。

4、国外的经济结构和中国相差巨大,不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不会因经济因素而造成社会发展的极大的不平衡,也就不会造成巨大的人口迁移。

5、国外没有我们这样内卷化的竞争,他们劳动保障制度完善,劳动者有比较充足的休假时间,不会造成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的出现拥堵。

6、综上所述,是中国特有的且同时具备的地理格局、传统文化、休息制度、经济结构这四项因素共同促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春运现象。

今年什么时候春运,为什么叫春运啊,跟平常有什么区别?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国家铁路局、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一般意义上的春运, 是指中国大陆的城际交通,不包括中国大陆与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交通以及国际交通。
2016年春运火车票预售期时间表正式出炉。预售期将从2015年11月26日起,当日电话订票及互联网售票最远可订1月24日火车票。
2016年春运将于1月24日正式启动,3月3日结束,按照目前火车票最长60天预售期计算,明天就可通过12306网站和电话预定春运首日(1月24日)的车票,其他途径购春运首日票是提前58天。在12306网站买票可自愿购“乘意险”。
春运的节前运输安排通常由每年腊月16日开始,那时候民工开始放假,纷纷乘交通工具回乡。每年春运,铁路运输是重中之重,中国铁路总公司采用“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和突发客流。如今中国铁路总公司为缓解购票压力,实行实名制购票,以窗口、网络、电话等多种渠道分散购票人群,“一票难求”的情况有所缓解。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约70亿人)的3/7,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中国春运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今年的春运正式开启,春运为何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

现在已经临近春节,所以我国特有的一年一度的春运再次开始进行,有越来越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返回到自己的家乡来陪伴自己的家人度过春节,在这种情况下也引起了很多国际友人的兴趣,他们特别难以理解,为什么在每年春节的时候,中国都会出现一个特殊的客运交通时期,春运呢?

之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在春节的时候和自己的家人团圆更加重要的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在春节之前会有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地返回到各自的家乡之中,来完成和自己家人团圆的梦想,度过了这几天的时间之后,再次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才让每年春运的时候客运都需要承担非常大的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可能需要经历几天的时间才能够回到家里,但是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两天,然后再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发现这些人假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已经放在了路上。真正能够陪伴自己家人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放弃回家过年,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所独有的文化内涵。

过年不仅仅是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同时也是走亲访友,进行交流的时候,由于现在工作都比较忙,所以平常大家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讲是比较少的,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亲戚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淡,但是过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个人都不需要工作,可以陪伴着自己的朋友畅谈心事,让自己一年的劳累和辛酸得到纾解,自己能够有更好的状态迎接第2年的工作。不过今年由于特殊情况的影响,所以导致有很多人没有办法回家过年,只能够就地过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办法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但是仍然能够陪伴自己的家人,随着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通讯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占有了越来越重的地位,通过网络能够把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和自己的家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大家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通过网络团聚。

为什么中国的春运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

这是中国的特色!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
春运定义:
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每年起止时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
春运期间,铁道部实行特殊运行图,加开大量临时客车。据查,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但客流与现在相差很远,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80年代以后,大量民工外出,春运成为社会热点。每年春运,铁路运输是重中之重,铁道部采用“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
一、春运是资源配置的必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在我们的春运中,交通的运输能力、现有的资源配置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都在加剧回家的难度。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要在同一个时期回乡过年,客运市场因需求远大于供给而引发一系列危机。那么多人,一个地方一下子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回家,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中国农村拥有大量素质较低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称为经济资源,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事实上由于本地不能提供太多合适的就业岗位,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只能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那些没有走出家门、在家里又挣不到钱的农民更是长期处于贫困边缘,成为社会危机的隐患。
此外,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也导致了这种人口流动,比如安徽民工,如果在合肥和杭州相同的工作可以赚到相同的钱,那何必再跑到杭州来呢?随着社会发展,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协调后能够疏散人流,交通方式改变了,春运回家的民工潮就可以缓解了。
二、春运终会成为历史名词(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流动人口,只是在中国,流动人口流动的目的就是糊口,要解决春运等一系列问题就要让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在杭州打工三四年的农民工,同样的工作、干同样的活,他们依旧是个外来务工者。原因在于户口壁垒,如果户口问题解决了,工作的地方真正成了他们生活的地方,定期的民工大潮也就随之缓解。比如美国人,从地方到首都纽约,有生存能力全家都可以定居,根本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对于外来人口,当地政府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他们有一个共同信念和一般行为,就是对外来人口只能欢迎,不能限制,只能与当地人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因为,人口流入,四海来归,一方面表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好,经济发展快,政府效率高,在地区竞争中走在前列;另一方面,也是调节本地劳动力供求、抑制当地工资成本上升、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障。限制和阻碍人口流入反而有悖常理,为智者所不取。
如果户口、待遇都不成问题了,虽然中国人有浓浓的乡土观念,但是在城市住久了,就不会每年非得在过年的时候兴师动众回老家了。

三、从劳动力自由流动到人口自由迁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春运并非交通运输业的常规,更不是一项不可改变的制度,而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就春运谈春运,春运问题不可能缓解,接家属前来过年,用高薪留住民工在当地过年,更是于事无补。
首先,一旦允许农民工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定居,成家立业,很多人就不会兴师动众回老家过年了,春运问题不解自消。其次,允许人口自由迁徙,现行一系列对民工不平等政策,包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方面面,就难以存续和实施,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加快。这是中国今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巨大动力。再次,因民工而存在的很多社会治安状况会大大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允许人口自由迁徙及其所导致的上述变化,将会加快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这也许是中国社会改造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为什么中国有"春运",而美国没有圣诞节客运高峰

有。美国家庭团聚除了圣诞节,也重视感恩节。而因为圣诞节通常假期长,回家,旅游的人潮就不显得如感恩节仅仅4天那么拥挤。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节日只星期四,五,六,日 4天。而通常到星期四才放假,传统上感恩节大餐又是下午4点,结果形成大家赶着在中午12点前到家。12点前,各地的高速公路车辆拥挤,飞机场人山人海,机票一票难求。但12点一过。都不见了。

更多“为什么只有中国有春运”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