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除了地大物博之外,无论是在美食方面,还是节日文化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下面生活日记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中国七大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bai]它是中国民间最为热闹且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形成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那个时候还并未称之为春节,而是叫做“腊祭”,是为了对百神赐予表示感谢,也为了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所以取名为春节,是因为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一般到了春节,民间都会换上新的对联、贴年画、福字,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长辈给晚辈封“压岁钱”等等。

2、元宵

元宵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叫作“上元节”。元宵节是在汉朝时期发起的,与宗教文化离不开关系。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猜灯谜、点花灯等等。而元宵节点花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猜灯谜最早是出现在宋朝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节又增添了各种民间活动,如舞狮、耍龙灯、踩高跷、打太平鼓等等。

3、清明 

清明是每年阳历4月5日。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节气和节日兼并的民俗大节。清明

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它是在唐宋时期之后才真正形成民俗节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日,有吃寒食的习俗,而到了清明节则是以祭祖扫墓为重点。

4、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bai]其起源说法颇多,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源于百姓将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防止屈原尸体被鱼吃掉;其龙舟竞渡之起源也是源于楚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划船追赶拯救。除此之外,端午节还要挂艾叶菖蒲,插于门楣,有驱魔除鬼之神效。

5、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起源于汉代。因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所以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穿针乞巧、坐看牛郎织女星是七夕时民间的习俗。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6、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直到唐初,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宋朝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共话丰收,人月双圆,故又叫“团圆节”。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中秋节的传说以嫦娥奔月最为著名。

7、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现被我国又定为敬老节。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古代民间在该日又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唐代被官方正式确立。重阳节的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