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在华为Mate 50系列上,率先支持了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可在无地面网络的紧急情况下,向外界发出救援信息。

据了解,近日,三名驴友在内蒙古贡格尔草原徒步时遭遇大雪,因能见度低且所处区域没信号,男子李某与队友走散并失联,后通过华为手机的北斗卫星通讯功能向队友发送求救短信,成功脱险。

有网友表示,“科技创新关键时刻能救命”、“手机有北斗功能曾被网友们说功能过剩不实用,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失联超30小时!72岁柳州驴友在里雍镇旗山登顶后,发生了什么?

近日,柳州72岁的驴友黄杰在里雍镇骑行并登顶旗山,同行驴友都回家了他却迟迟未归,妻子急忙报警求助。后经过消防、民警以及驴友和志愿者上百人的多次搜索,于失联六日后的4月3日中午,在旗山附近一座山峰的山腰杂草中发现了黄杰的遗体,根据山腰上长达数米的滑落痕迹判断,黄杰可能是滑倒受伤最终导致去世的。

72岁柳州驴友失联

3月29号的上午九点多钟,年逾七旬的柳州驴友黄杰和驴友们骑行来到旗山脚下,把自行车放在山脚后就开始爬山。中午12点左右,老当益壮的黄杰顺利登顶,并且插上红旗拍照留念。之后大家便陆陆续续开始下山,黄杰的自行车和另外一人是锁到一起的,所以他独自走在前面急着下山开锁。到下午2:30,有驴友打电话给他,他却一直没接,之后3:00左右,有驴友看到他坐在山脚附近的一块刻有“旗山”两字大石头旁,之后就再没人见过他了。

过百人地毯式搜救

下午5:00左右,也一直没见到黄杰的身影,大家都以为他去附近山上观看景色了,那位驴友把自行车上的锁撬开,自己骑着车先回家了。一直到傍晚时分,黄杰的妻子还没有看到丈夫归来,便意识到情况不对,马上报警求助。据悉,黄杰是一名户外经验丰富的资深驴友,去过西藏、爬过旗山、也到过不少名山大川,身体一向很好,此次出现失联状况实属意外。此后当地民警和村民、黄杰的家属展开了第一轮搜索,没有结果;30号早上,驴友和公安、消防也加入了搜索队伍,拉开了地毯式进行搜索,还用到了手机卫星定位和无人机航拍,但仍然未能成功找到黄杰。

疑似滑倒后受伤去世

此后,中华志愿者协会也派出9名志愿者赶来参加搜救行动,但一直难有结果。直到搜寻到旗山附近一座无名山峰的栅栏旁边,有两名结伴搜救的驴友闻到异味后,才在山腰上的杂草中发现了黄杰的遗体,此时黄杰已没有了生命迹象。可这个地点离旗山已经有一定距离了,黄杰下山给自行车开锁,怎么又会跑到这里来,还爬到了半山腰上?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推断,黄杰应该是想从这里爬上山腰去,但一不小心从山腰上滑了下来,滑落痕迹长达数米,后因受伤去世。

大理苍山失联人员已用卫星电话联系上,他们失联期间都经历了什么?

在失联的期间他们一直试图和外界进行联系,同时也没有放弃按原计划继续向前走。从失联人员此前的动态来看,此次他们是有组织有计划上山冒险的。其中的一位领队是老兵回家公益项目的领导人之一,由于其有着较好的体能,所以经常会进行野外探险。此次13人之中有着较丰富野外经验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并且里面还有蓝天救援队的成员。由此可见,在上山之前他们是做了周密的安排的。

在搜寻一段时间之后,领队已经通过卫星电话预约后方取得了联系,其表示他们13个人都很平安,食物和水等一切物资都非常充足,正在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中。此次上山并不是盲目的,在上山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以及计划。就这个领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动态来看,他们此次是想要寻找二战的飞机残骸。在上山之前他们就预测自己此次将要步行4天左右,同时需要负重十几公斤,还要在灌木丛中砍出一条路,但是这些困难和危险远远没有他们心中的信念重要。

他们立志要自己上山进行调查,寻找驼峰航线60号飞机坠毁的残骸,想真正的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说才会义无反顾地上山。从他的动态来看,此次是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的。由于苍山之上信号比较弱,所以说短时间失联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了解此次活动的相关人员都告诉大家要放宽心,他们都算是比较专业的人员,大概率不会有问题。

正是因为他们上山前有做准备,所以说在和外界失联的过程之中也并没有惊慌,而是一直在尝试使用微信电话和外界保持联系,同时继续按照计划向前行走。

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原理 手机卫星通信是什么有什么用

近日华为手机mate50支持卫星通信,成为一大亮点,不少手机厂商也将目光投到卫星通信,那么,手机卫星通信有什么用?手机如何直连卫星?下面我就带来介绍。

手机卫星通信有什么用

很多手机厂商都瞄准了卫星通信,由此可见,卫星通信时代或将来临。

普通 智能手机 支持卫星通信用处是非常大的,同时也得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有些人一直生活在城市地区,全天24小时不会离开地面基站覆盖的范围,所以手机支持普通的通信功能即可。

但对于一些野外,海上工作者来说,智能手机支持卫星通信就很重要了。但这些人身处沙漠、海洋、森林等远离运营商基站场景的时候,若遇上紧急情况就能通过卫星通信功能向外界发送求援信息。

网上有多少新闻消息是因野外失联而发生悲剧的,即便不是身处野外,戈壁荒野,当发生自然灾害时,被困无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上卫星通信功能。

手机如何直连卫星

传统的手机通信主要依靠地面基站与电信网络连接,但连接卫星通信以后,手机可以“抛弃”基站,直接与天上的通信卫星相连接,卫星负责接收和转发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放大。

卫星通信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因为早在1964年,第一颗商用卫星就发射成功了,此后卫星通信技术蓬勃发展,以中、低轨道卫星星座系统为空中转接平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到2021年,全球共有7942颗在轨卫星,通信卫星为2867颗,占比为63%。卫星通信已成为地面通信的良好补充,并在诸多行业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像公众熟知的“卫星电视”“卫星宽带”都是卫星通信的典型案例。还有卫星电话方面,它常被用于地质勘探、远洋运输、森林巡护等领域,供给特殊人群使用。汶川地震时,第一批救援人员就携带卫星电话进入震区,在通信中断的条件下,取得与外界的联系。

卫星电话对硬件要求比较苛刻,必须做到功率大、方向性和抗干扰性强。常见卫星电话一般体积都不小,且配备了一根较长的天线,只能在户外场景使用,即便如此,通信效率依然不高且价格昂贵。

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智能手机拥有与卫星直接连接的功能,爬野山、探险的驴友在没有卫星电话的前提下,也能直接与外界取得联系。遇险时通过卫星通信功能紧急求救,还能发送位置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灾难发生。

但卫星电话并非智能手机,后者想要与卫星直连“握手”,实则门槛不低,在技术上并不容易实现。把智能手机和卫星电话二合一,手机厂商必须攻克移动通信编码和高灵敏度信号捕获等多项技术,但智能手机体积非常小,想要容纳高功率的射频器件非常困难,强行嵌入相关芯片模块,可能会让智能手机体积变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技术层面以外,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向记者表示,智能手机目前尚不具备大量的应用场景,普通公众也鲜有需要卫星沟通的需求,供需关系不平衡,也是制约手机卫星直连重要因素之一。

两者结合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卫星通信系统本身就比较复杂,我们常见的卫星电话都有一根非常长的天线,这根天线也会改进放在手机里,势必会侵占其他零部件的位置,产生更大能耗,如何平衡是个考验。

华为Mate50北斗卫星消息可发送19个字符,此功能有何作用?

华为mate50是否拿出了大招?

华为mate50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信息的智能手机,并且支持一次发送19个字符。这样的设定可以在关键时刻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智能手机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也就让不少出色的智能手机厂商频繁出现,其中我们中国的华为手机近些年的发展确实是非常不错,在很多方面都迎来了实质性的创新。尤其在华为mate50的发布会上面,他们宣布此系列的手机将会成为全球第1款支持北斗卫星信息的智能通讯手机。甚至比苹果公司还要提早一天发布。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此功能想要使用,一般都会在极端条件下被激活,如果用户身处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又或者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信号和其他人的帮助,那么就可以通过华为手机自带的畅连APP将所需要的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送。甚至还支持生成运动轨迹,而这样的信息只支持19个字符。虽然仅仅只有19个文字,但是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之下,但这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个救命的稻草。不过因为技术受限,现在用户只能够向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发送信息,并不支持接收,只能用于单方面的求救。

不过既然华为公司能够在现阶段有如此高的突破,就证明他们的技术正在激烈的研发当中,也许未来有朝一日就能够推出一个可以通过卫星系统进行相互交流的软件和功能,这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革新。也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期待华为公司能够在mate50上面获得大卖。

穿越秦岭失联27天的上海驴友确认遇难,救援队采取了哪些急救工作?

徒步穿越秦岭失联二十多天的驴友已经找到,但是带回来的并不是好消息,这位驴友因为内伤和失温去世。其实很多人心里面早就已经知道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但是经过漫长的寻找,没有得到最后的结果,总是会抱着一丝希望。只是可惜最终得到的还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救援者采取了哪些急救工作?

和他同行的三位队友一直没能找到失联的黄某,因此下山选择报警,当地警方接到报警电话之后,也赶紧派出了救援队上山进行搜救工作。救援队沿着他们原来所走的线路,重新走了一遍,但是并没有找到黄某。之后黄某的家属赶到之后也和救援队一起再一次进山搜救,还是没能找到黄某的踪迹。除了搜救队之外,当地的村民也组织了人员到山上进行救援工作,家属甚至还发出了有偿的寻人启事,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找到黄某。

秦岭有多危险?

秦岭是中国气候的分界线,这里非常危险,而且地势非常险峻,气候多变,经常会遇到极端的天气。秦岭的山下是风和日丽,但是山上可能就是狂风暴雨,温度非常低,这些年已经有不少的人因为穿越了秦岭鳌太线而发生意外死亡,大多数都是因为失温而死。

个人看法

诗和远方确实非常美,尤其是未经开发的大自然,鬼斧神工,更是令人向往。但是远方却需要用生命作为代价,那么就不值得大家这样子冒险。尽管秦岭鳌太线已经出现很多失联的例子,但是还是有不少的驴友抱着侥幸的心理,想要穿越鳌太线,最终出现各种死亡失踪的事情。每一次如有失联,都需要出动大量的搜救人员进行搜救,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同时也是拿救援人员的生命来冒险。户外运动固然刺激,但是各位驴友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最终害人害己不仅自己丢了性命,甚至还导致搜救人员在搜救的过程中也因此发生意外去世。自己不重视自己的生命,但是也不要拿别人的生命不当一回事。